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與您相約第八屆中國國際樁與深基礎峰會

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與您相約第八屆中國國際樁與深基礎峰會

2018.04.16-18 上海興榮溫德姆酒店(楊浦區寧國路25號)

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與您相約第八屆中國國際樁與深基礎峰會

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的從事逆作法工程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的專業科研機構。中心從事逆作法研究、設計、諮詢、施工、檢測、培訓和標準編制等工作,並向社會推廣這一“綠色、節能、高效、經濟”的先進基坑施工技術。

中心依託單位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是建設部指定的逆作法技術依託單位。該集團於1990年在上海地鐵1號線陝西南路車站成功實施了逆作法施工,20多年來始終作為國內逆作法施工技術的引領者和推廣者,創造了多項逆作法施工記錄並主編了上海市工程建設規範《逆作法施工技術規程》。先後被授予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高層建築多層地下逆作法施工技術”依託單位、建設部建築業十項新技術“逆作法施工技術”諮詢服務單位。

中心下設工程設計研發部、關鍵技術研發部、工程試驗檢測部和工程設備後勤部等研發機構、綜合機構和工程建設產業化機構。技術委員會由近二十名教授級專家組成,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中心擁有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的創新團隊,其中領軍人物4人,高級研究員8人,博士研究生佔其核心研究人員總數的30%以上。

中心在以下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核心技術:“一柱一樁調垂技術”、“雙向同步施工技術”、“逆作躍層施工技術”、“逆作無排吊模技術”、“蓋挖逆作施工技術”和“地下原位開發技術”等。經工程實踐運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中心將秉承“綠色逆作,構建和諧”的核心理念,緊跟產業導向,圍繞逆作法領域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結合,規範逆作法施工工藝,統一行業技術標準,推動逆作法先進技術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

  • 逆作法簡介

一、背景

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大規模的高層建築地基基礎與地下室、大型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地下車站、地下交通樞紐、地下變電站等的建設中都面臨的深基坑工程的問題。由於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複雜多變、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基坑工程規模向超大面積和大深度方向發展、工期進度及資源節約等開發條件要求日益複雜。與傳統的深基坑施工方法相比,逆作法具有保護環境、節約社會資源、縮短建設週期等諸多優點,它克服了常規臨時支護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是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效技術手段。

二、概念

逆作法施工是等圍護結構及工程樁完成以後,並不是進行大開挖,而是直接施工地下結構的頂板或者開挖一定深度再進行地下結構的頂板、中間柱的施工,然後再依次逐層向下進行地面以下各層的挖土,並交錯進行各層樓板的施工,每次均完成本層樓板施工後才進行下層土方的開挖。上部結構的施工可以在地下結構完工後進行,也可以在下部結構施工的同時從地面向上進行,上部結構施工的時間和規模可以通過整體結構的施工工況計算(特別是計算地下結構以及基礎受力)來確定。

三、逆作法的分類

逆作法按不同分類方法有不同類型,一般按照上部建築與地下室是否同步施工,分成以下幾類:

(1)上下同步逆作法

按照地下結構從上至下的工序先澆築樓板,再開挖該層樓板下的土體,然後澆築下一層的樓板,開挖下一層樓板下的土體,這樣一直施工至底板澆築完成。在地下結構施工同步進行上部結構施工。上部結構施工層數,則根據樁基的佈置和承載力、地下結構狀況、上部建築荷載等確定。

(2)全逆作法

地下結構與全逆作法相同,按上至下的工序逐層施工,待地下結構完成後再施工上部主體結構。在軟土地區因樁的承載力較小,往往採用這種施工方法。

(3)部分逆作法

部分逆作法包括平面上部分區域順作、部分區域逆作和豎向上部分樓層順作、部分樓層逆作,工程實踐中周邊逆作結合中心島順作、裙樓逆作結合塔樓順作或者躍層逆作等。

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與您相約第八屆中國國際樁與深基礎峰會

四、逆作法施工的特點及適用性

逆作法的基本特點體現在三個結合上:1、水平結構構件與基坑支撐相結合,俗稱“以板代撐”;2、豎向結構與立柱樁相結合,俗稱“一柱一樁”;3、地下室外牆與圍護牆體相結合,俗稱“兩牆合一”。逆作法的基本施工方法是在完成樁牆工程後,進行地面層結構施工,再同步往上往下進行上部結構與地下結構施工。

受多種因素影響,逆作法施工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1、周邊環境複雜、周邊保護要求極高、文明施工要求高;2、工期要求緊;3、地下室層數多,基坑較深;4、周邊場地緊缺、支撐佈置困難、距建築紅線距離極近;5、成本控制嚴格。

五、逆作法基坑施工與常規基坑施工相比,有著諸多顯著優勢:

1、縮短了結構施工總工期。傳統基坑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是水平交接,而且工序多(包括臨時支撐的安裝與拆除);而逆作法基坑施工上下部結構平行搭接,且工序少,沒有了臨時支撐、換撐、拆撐。基坑越深,縮短的總工期越顯著。

2、降低工程能耗,節約了資源。逆作法與常規基坑施工相比,採用的是以樁代柱、以板代撐、以圍護代牆,從而省去了大量臨時結構,節約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力資源。

3、保護了環境。較順作法相比,逆作法樓板支撐剛度大,而且是一次變形(無拆撐變形),變形小,對周邊環境變形的可控性強。廖創興金融中心大廈開挖深度28.4米,基坑變形僅21毫米,這在一般順作法基坑很難達到。此外,逆作法的技術特點滿足了封閉施工的原則,減少了施工噪音和揚塵汙染,同時也減少了施工造成的城市環境汙染。

4、現場作業環境更為合理。逆作法可以利用頂板優先施工的有利條件,進行施工場地的有序佈置,解決狹小場地施工安排問題,滿足文明施工的要求,此外,下部基坑施工在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中進行,施工受氣候影響小。

5、增加了地下空間利用率。與常規基坑開挖相比,逆作法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極小,便於從設計上增加地下空間開發面積、層數,而不需要大幅增加圍護成本,尤其適用於已開發成熟的市中心區域。

上海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與您相約第八屆中國國際樁與深基礎峰會

逆作法與順作法對比情況表

  • 企業目標

一、中心總體目標:

1. 規範逆作施工工藝,統一行業技術標準;

2. 進一步研發逆作法技術,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3. 推廣逆作先進技術,加速全國範圍普及;

4.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二、科研目標:

1. 致力於城市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的設計和建造技術的研發;

2. 重點發展城市核心區域既有建築地下空間原位開發技術;

3. 提高城市區域新建工程地下空間的施工安全性和綜合利用率;

4. 提高地下工程施工全過程多方位的實時監測與控制水平;

5. 實現建築工程逆作法工程建設的綠色環保施工;

6. 強化逆作法關鍵技術的改進和升級,構建標準化和產業化集成體系。

  • 部門介紹

綜合機構:

工程技術中心綜合機構主要有綜合管理部、知識產權管理部和技術合作交流部組成。

(1)綜合管理部:負責工程中心日常行政管理和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人才管理與服務,科研資料與檔案管理,資產財務管理,合同備案。

(2)知識產權管理部:主要負責研究成果在出版物發表、專利申請、工法工藝總結和申報,出版規範、規程等。

(3)技術合作交流部:主要工作為定期組織人員開展交流會議,聘請國內外專家舉辦專題講座,對前沿技術進行探討和學習,組織技術人員專業培訓,促進行業交流和發展。

研發機構:

研發機構主要包括工程設計研發部、關鍵技術研發部、工程試驗檢測部和工程設備後勤部。

(1)工程設計研發部:主要業務範圍為滬內滬外各類大中型基坑工程的逆作設計和諮詢工作,包括逆作基坑工程的方案設計和深化設計,設計方案的諮詢等。

(2)關鍵技術研發部:工作業務為逆作法工程施工中的關鍵技術研發和改進,主要包括一柱一樁結構承載力和垂直精度的改進研究,逆作結構關鍵節點形式的改進和受力機理研究,逆作基坑工程圍護與樁基沉降與差異沉降控制研究與改進,逆作基坑工程大面積降水控制技術研究,雙向同步逆作施工相關機理和核心技術的改進研究。

(3)工程試驗檢測部:工作內容是對研發中的逆作技術和設備進行試驗和檢測,進行安全性、可行性和實用性分析研究;對施工中逆作基坑工程進行實時監測,重點關注基坑整體受力狀態、結構構件和節點的安全性和工作性能,以便及時進行技術分析和信息反饋,總結歸納相關問題和解決方案。

(4)工程設備後勤部:工作內容主要是負責中心科研平臺及相關工程施工設備試製、改進、定製、調試和應用等工作,以及工程施工過程中設備故障處理和保養等後勤保障工作。

產業化機構:

產業化機構工作內容主要是將工程中心科研成果轉化成技術產品推向市場,通過工程總承包,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等形式實現成果產業化。

目前中心提供逆作法工程項目設計與諮詢、施工方案技術諮詢、一柱一樁調垂與檢測、關鍵節點優化設計、現場指導、相關試驗、技術交流與人員培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