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龍:一家餐廳的菜品「好吃」的目的是為了「吃好」

陳志龍:一家餐廳的菜品「好吃」的目的是為了「吃好」

OOOOO

你的火爆 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餐飲營銷,

就找中國餐飲營銷研究院!

定位|策劃|方案|落|引爆|

沒有營銷,飯店經營起來太累,你好,我是陳志龍10年餐飲營銷策劃,用營銷幫你解決餐廳經營難題,每天一篇文章,分享我的經驗和觀察。

等開了業就對外說,我家的菜是最好吃的菜,不好吃不要錢。然後顧客就來了,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反饋,有說好吃的,有說不好吃的,這個時候老闆壓力特別大。反饋多了就懷疑自己的菜是否真的好吃?

現實中確實有一家餐飲品牌他曾經說過,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不好吃就退錢,但是無論從品牌還是產品研發能力來說,普通的餐廳都是沒有能力跟它抗衡。如果你能夠做到不好吃就退錢,你一定會在這兩個字後面付出更多的辛苦。

有一句話說的好,眾口難調,一家三口吃飯都有差異,何況面對成百上千人。人對口味的差異除了地域差異、南北差異,還對心情、身體狀況、飢餓程度有關係。

其實好吃啊只是一個概念,影響一個人對菜品好不好吃有很多因素,沒有人能將一道菜品做到讓所有人都說的好吃。

做餐飲菜品當然重要,口味當然重要。顧客滿意這才最重要的,好的菜品就像一位美女,給人誘惑,又為迷惑。

一道菜好不好吃,不是讓所有人都說好吃。而是你在意你的人說好吃就可以。比如說榴蓮披薩你別指望七八十歲的老大爺會說你這味道特棒,比如現在比較火的各種茶飲,都是年輕人喜歡,你也別指望大爺大媽們都喜歡。

說實話,好吃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影響一道菜好不好吃的元素有很多,酸甜苦辣鹹,就比如說辣也分為一級辣,二級辣,三級辣,口味輕的人覺得好吃還是原材料本身的味道,口味重的人覺得越辣越好吃,越辣越刺激。

好吃只是一個概念,你在你的競爭對手旁邊開一家店,你的味道比它好吃顧客就會多。別人也就會給你更好的評價,如果有一天你旁邊再來一個競爭對手,比你的菜品做的還好,那麼在顧客心裡你可能就成了那家難吃的店。

很多老店做的菜品並沒有那麼好吃,為什麼開了幾十年生意還那麼好,因為大部分人是老顧客,對老顧客來說這是一個橫跨時間的味覺記憶,也就是我們說的兒時的味道。這樣的味道對於新顧客群體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只是因為缺少了時間這個維度。

還有一些飯店開了一段時間,顧客會對菜品的評價是味道不如以前了,其實廚師也沒換過原材料也沒換過。它的味道沒什麼變化,為什麼覺得它會有變化呢?因為顧客的喜好在變化,要滿足顧客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就要以變化應對變化。

一道菜好不好吃,不是讓所有人都說好,所以我們在做菜品之前,先做好客群定位。不要去討好所有的人,只要把那些你的忠實的粉絲抓住就可以了。

賣快餐的說:營養還是蒸的好,強調工藝特色,沒有直接說好吃。

賣牛排地說:一頭牛僅供六客,就說食材稀缺,沒有直接說牛排好吃。

賣酸菜魚地說:能喝湯的酸菜魚,就說湯好喝,也沒有直接說酸菜魚好吃。

賣餃子的說:水餃現包才好吃,就說食材新鮮和手工包的,沒有直接說餃子好吃。

上面這些店,沒有直接說自己的產品好吃。都是從製造手法,食材,特色上給人引導我們跟別人的不一樣,歸根到底還是在說自己的菜品好吃。

這就好比我們給一個男生介紹女朋友,說那女孩長得可漂亮了,對方可能是一頭霧水,但如果具體一點。說出他身高多少?三圍多少?體重多少?你可能就很清晰了,特別是三維,你的印象肯定會更加深刻。

如果讓顧客覺菜品好吃,一定要讓顧客吃得舒服。那麼即使口味並非是最好,也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表達好吃的時候,一定要換個維度來思考。

  1. 店內的燈光
  2. 餐具的選取
  3. 店內音樂
  4. 個性化服務

菜品口味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一定要給顧客一個美中不足,比如蘋果手機,每次都沒有那麼完美,但是每次出新一代產品升級的時候,都做了優化,所以人們才對蘋果手機有了新的期望。

如果我們想顧客讓在心目當中對你的菜品是好吃,一定要定期更新菜品和增加其他維度。好吃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吃好,是吃好,喝好,喝好、吃好、哈哈哈!今天全部是乾貨、今天沒有廣告。看廣告的點擊藍色字體:餐飲老闆們都在偷偷用的賺錢秘籍!千萬別讓競爭對手知道!

中國餐飲營銷研究院,一切為了更火爆的生意,餐飲老闆的貼身營銷顧問,今天是陳老師陪你共同成長的第863天,堅持,你的進步就能看得見!與高手切磋你才能成為高手。

陳志龍:一家餐廳的菜品「好吃」的目的是為了「吃好」

99999

分享越多,格局越大,收穫越多!越付出,越收穫!越同頻,越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