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方式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革新程度,潜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教育这个庞大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和进步,随之带来的问题也明显突出,这些问题大大小小都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相比单一的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那么从根本上做出防范性措施更为明智。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实践和效仿的,效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从一线的教职员工看,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亦或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优秀方法等等都应该得到推广和学习,优秀的资源会成倍的加速一个区域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方式

魏书生,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专家,它曾是一名工人在盘锦电机厂工作,在此期间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做老师。而后放弃优越的仕途,凭着上百次叩击教育之门的虔诚,造就了一个为教书而生的优秀教育者。他对待教育所输送的东西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方式

以下简摘几点作为学习,这也是当下编者个人的学习点:

  1. 从事教育的态度:“笃”。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到"老师永远也不可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看似消极,但所涉及到的是观念问题,也道出了教师这个行业的特点。实事如此,教师这个行业注定了教师的默默无闻,它不可能大红大紫,而只能埋头苦干。言传身教首先就注定是典范,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甘守寂寞,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似乎不仅仅是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所能概括的。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这份职业的态度和挚爱,也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于教育热土中,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成就。这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信仰!我感到,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一种摧毁不了的永久动力,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工作和生活,这正是我们从魏老师身上所要学的东西。愿我们每一个正在三尺讲台的耕耘者,都能找到这种信仰,我认为这不是鸡汤,真正懂得“信仰”,你的教育事业才会更加顺利和轻松,也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当下教育出现的问题,或许会让你失望无奈甚至有些愤怒,但教育本身不是让我们在这种环境下还在伟大付出,而是它的职业信仰就注定你要比常人多一份“用心”,也才能成为“师”。

  2. 对学生的“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魏书生就是以德立身、以爱育人的典范。他有着大海般的胸怀,包容一切,包容那些犯错的学生甚至是失足的孩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回迷失的自我。他从不贬低讽刺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他为人坦荡、光明磊落,受其影响他的学生有了错误就会主动认错,自我处罚、虚心改正。以德育人是他的立教之本。他的爱使人受用一生,让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老师的行为是会影响学生的,或许当下这个社会让我们难以找到教育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但你的言传身教终究会是影响学生的,做一名对学生有爱的能让学生体会到,在将来学生也会感谢这位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这也是教育的意义,若为师,代代为师。

  3. 对班级的“理’。在我看来魏书生是最成功的班主任,最潇洒的班主任。他曾经近半年时间是在外地开会、讲学,可他管理的班级从不找人代理,学生秩序井然,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各项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就是一种根源养成的“魂”,我也一直在思考,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在实际工作展开当中,做到这一点实为不易,很少可以做到,但他的班级管理充分验证了这一点的可能:“教育民主,管理民主使然”。管理民主就是还学生的主人地位,它的境界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在魏书生眼里,每个学生就是他的副班主任,都是他的助手,都是班级的主人,集众人的智慧,举全班之力,班风、学风何愁不盛?他在学生身上追求全面发展,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使得班级资源既充分得到使用,学生也会潜意识学到一份责任和担当,他在班级管理上从来都是商量的口气,商量的创新管理模式,遇事商量商量,就是一般人可以想到但却难以做到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指挥学生去做什么,总是强求孩子们去服从什么。命令也好,指挥也好,强求也好,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但殊不如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你命令,他要抗命;你指挥,他要逆行;你强求,他要反抗,终究不是教育良策。其中他的教育十二个习惯也是很实用:读、写、讲、错题集、出考试题、筛选资料、定计划、自己留作业、大事办不了小事赶紧办等等,尤其是大事办不了小事赶紧办,灌输这些小的习惯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学生会慢慢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做当前更应该做的事,商量应该是师生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润滑剂,会让教师的脾气不再暴躁,会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慢慢拉近,会让学校的管理、班级的管理越来越井然有序。

  4. 对工作的“实”。魏书生是一位优秀实干家。在之前担任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的日子里:他一直引导盘锦的师生做到四条标准:“1.眼前符合师生利益和国家利益。2.将来可持续性发展。3.时间成本低。4.经济成本低”;十几年来,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每年都会在相同的时间举行校长会;每年教育局的工作计划的结束语都是一样的:“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的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显然,他成功的秘诀在于他能把认为对的事情一千次、一万次的去做。要把从事教书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守住、守住、再守住;坚持、坚持、再坚持。他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说了算,定了干。他运用“民主”和“科学”两大法宝,开启了“计划执行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三大系统,始终保持“松、静、匀、乐”的心境,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他就用这些相同的理念,实实在在地管理好了他的班级、学校和整个盘锦的教育。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方式

好的东西需要学习和效仿,总结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工作理念并不是一种空谈,而是为了真正引起反思,结合当下我们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也是学生的长久陪伴者,教育的工作注定需要我们比别人多出一份“用心”,在当下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很重要,或许当下向魏书生那样做,有些难度,但这种优秀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态度,是先于教育实践大环境的,也正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