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自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军连战连败,这才让各地组织团练,保境安民。当时清政府任命了四十二名在籍官员担任协办团练大臣,然而只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取得了成功,立下不世之功。然而,早期的湘军,一出战就遭到靖港惨败,战事也极度不顺。直到曾国藩领水陆二军并进,取下武昌以后,形势才好转。

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这时候的曾国藩踌躇满志,而且战争形势对他来说也确实有利。武昌是北上的门户,又控制长江中游的航运,凭借地理优势,他顺江而下,进入江西境内,收复了兴国、大冶、广济、黄梅,水师更是控制了重要险隘田家镇。这时候的湘军在九江已经摆下战场。

九江是太平军的军事重镇,防守非常严密。对于太平天国而言,宁要九江,不要武昌。在这一次攻打九江时,塔齐布战死,战斗失败。太平军又顺势反扑,将大好形势扭转过来。曾国藩本人因为父亲病逝,带上几位弟弟一起回家守孝。

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后来,因为军情紧急,朝廷让他夺情起复,曾国藩坐镇指挥,对太平天国的打击再一次升级。这时候,李续宾统领陆师,杨岳斌统领水师,再一次来到了老战场九江。

负责防守九江的是太平天国的林启容,他早早就"日夜缮守具,屯米粮”,“浚深沟,设炮台”。李续宾和杨岳斌到来后,坚持了几个昼夜的攻击,九江仍然没有被攻陷。两位统帅一商量,拿出湘军最擅长的本领:挖战壕,打持久战。

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李续宾将九江城三面都围住,修筑了三十里战壕,战壕还分为六道,每道深2丈,宽3丈5尺。同时,他与湘军水师一起,将整个九江城附近的据点一扫而空,让九江成为了孤城。

九江被围后,城内的粮草日益见底,后来靠自己种麦为生。围城一年多后,李续宾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挖掘地道炸毁九江城墙,拿下这个重要的军事重镇。这一仗,李续宾歼灭太平军一万七千人,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也是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中损失较大的战役之一。

得城后,李续宾对九江城进行了屠戮,因为破城有功,则被清廷授予巡抚衔。

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从1854年春,李续宾以一介平民,短短三年时间,通过战争迅速当上二品巡抚,这在和平时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因为这样的巨大刺激,他立功的心情更为迫切。此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在军中,也同样热血沸腾,两人商量要趁热打铁,继续作战。

李续宾打算攻克庐州,他一路连破潜山、桐城、舒城后,到达三河镇。此时的湘军,一个月之内没有经过修整,已经连下四城。他也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但他自信能对付三河镇的守将,只是担心太平军的援军。他在给朝廷的奏疏称:

数月以来,时常苦战未尝得一日之休止。伤损精锐,疮痍满目,现已不满五千人,皆系疲弱之卒。三河一带悍贼虽多,自揣犹足以制。若遇大股援贼,兵力亦恐难支。

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朝廷给他的回复中,则是鼓励他厉兵秣马,一鼓作气攻下三河。然而情报送到曾国藩处,这位湘军主帅却赶紧命人劝说李续宾适可为止,千万不能勉强。

李续宾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在援军到达之前,解决三河镇的守军。没想到,攻打九江等重镇还立下汗马功劳的李续宾部,由于连续作战,实在是有些难以为继。他们连攻三河镇的堡垒都遭到了失败。这个时候,如果撤走,还来得及。

连战连捷的李续宾追到三河镇,却遭到了湘军成立以来最大惨败

李续宾死命不肯撤退,太平军十万援兵来到。此时,李续宾只剩下几千人,此战全军覆灭。李续宾和曾国华战死,五千精锐尽失。这一仗后,胡林翼大声哀叹:

此番长城顿失。……以百战之余,覆于一旦,是(使)全军皆寒,此数万人,将动色相戒,不可复战。

为了表彰李续宾的忠烈,清廷特意以总督阵亡的标准加以抚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