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发际线:治愈脱发症的希望,就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了?

拯救发际线:治愈脱发症的希望,就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了?

本文转自科研圈

拯救发际线:治愈脱发症的希望,就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了?
拯救发际线:治愈脱发症的希望,就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了?

编译 李昌浩

审校 吴非

药物副作用中的生发机制

1970 年,瑞士一家制药公司在从挪威和美国威斯康辛收集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了一类新型真菌。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两株真菌都能合成一种名为环孢菌素的物质。一年后,他们发现这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经过一系列测试,环孢菌素A于1983年通过FDA验证,开始被广泛用于

抑制器官移植带来的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

然而,这种药物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惊厥、腹泻,而其中一种奇怪的副作用则显得较为无害:它时长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发效果。

为了找到 CsA 导致生发的机制,曼彻斯特大学 Ralf Paus 教授带领的团队将 CsA 作用于带有毛囊的人类头皮组织,并对其进行了完整的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sA抑制了SFRP1蛋白的产生,而这种蛋白会抑制很多组织的生长,其中就包括毛囊。

拯救发际线:治愈脱发症的希望,就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了?

Ralf Paus

安全的新型生发药?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Nathan Hawkshaw博士认为,药物WAY-316606或其相似化合物外用于脱发人群的头皮,将会获得与CsA相媲美,甚至更佳的促进生发效果,而且不会带来副作用。

拯救发际线:治愈脱发症的希望,就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了?

毛囊的荧光照片:连接蛋白(红色)及细胞核(蓝色)

静待临床试验

在 Hawkshaw 看来,这个结论的取得,离不开 40 多位脱发患者的慷慨。“此前 CsA 的生发效果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他们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分子机制;如果我们仍然依赖小鼠实验来进行我们的研究,我们将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论,”Hawkshaw表示,“40余位患者慷慨地捐赠了他们的头皮组织,由此我们可以将实验拓展到器官层级,这使得我们的研究拥有很好的临床相关性,因为其他很多关于头发的研究仅在细胞层级进行。”

论文链接:

http://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2003705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5/180508144955.htm

https://www.cnn.com/2018/05/09/health/potential-baldness-drug-study/index.html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