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帕尔战役,10万日军死亡5.3万人,日本战后说出惨败原因

首先,日本没有不敢攻打印度一说,主要是日军的作战方向和侧重问题,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和印度没有即刻爆发武装冲突,而是直至1944年3月至7月,才进行了英帕尔战役,由于此役失败,日军东南亚战区再无大规模进攻印度的能力和行动,因此,大多人印象里日军没有进攻过印度。

英帕尔战役,10万日军死亡5.3万人,日本战后说出惨败原因

日军大本营于1944年1月7日以“大陆指第1776号”的指令,下达代号为“乌”号的英帕尔作战计划,希望占领英帕尔和科希马等要地,进一步攻占东印度地区。 日军方面担任此次进攻任务的是缅甸方面军第15军,由号称“小东条”的日军名将牟田口廉也中将指挥,配属第15师团、第31师团、第33师团和第5飞行师团。英军驻守英帕尔和科希马等地区的是斯利姆将军指挥的第14集团军,下辖第4、第15和第33军。

英帕尔战役,10万日军死亡5.3万人,日本战后说出惨败原因

日军在发动进攻时约有10万人,退出战斗时累计死亡失踪53000余人,并全线溃退至出发地。之所以之前一路凯歌的日军缅甸方面军在英帕尔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日军高层忽视了在印度后勤保障,日军在进攻前,无法准备足够的后勤物资和弹药,也没有相应的计划和准备,只能强调部队要采用“就粮于敌”的传统补给方式,依靠缴获吃饭。担任进攻任务的第15军,直到向部队下达展开命令时,原定的后勤保障计划仅完成了18%。部队出击时,只携带了1—2周口粮、1.5—2个基数的弹.药,牵了2万余匹马、牛和象,数千只山羊。他们计划用这些牲畜驮运物资并兼作食用,估计可支持一个月,至于随后的后勤补给,只能指望“打下英帕尔,坐吃丘吉尔”了。

英帕尔战役,10万日军死亡5.3万人,日本战后说出惨败原因

英军在战后总结这场战役时认为:“由于日军对后勤物资需要的估计和补充不足,又片面低估英军部队战斗素质,导致了日军的毁灭。”日军在战后总结这次场战役失败的教训时也承认,此战对后勤保障重视不够是造成这场劫难的重要原因,他们在英帕尔打了一场“忽视后勤的无谋之战”。 英帕尔会战后,撤出战斗的15军,已不再具有战役兵团的战斗力了。盟军在印缅战场,从此转入了总进攻的战略阶段。 由于英帕尔会战消耗了日军驻缅方面军主力部队,致使日本在后来的为了消灭中国远征军制定的“断”作战计划因为驻缅部队无法提供足够的兵力而失败。

英帕尔战役,10万日军死亡5.3万人,日本战后说出惨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