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道》学到的逆向布局思维

狗强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是什么书呀?"我问。

"《遥远的救世主》,还改编成电视剧《天道》了。

这里面可以学习和领悟的东西很多,但有些我自己还没搞懂,比如文化属性,宗教的内涵,所以我看书理解解读。"

"哦,我也看过!"

从《天道》学到的逆向布局思维

按我的理解,电视剧《天道》里面只有一个主导的思维模式,所谓高人的那种思维方式,点透了就会发现你也完全可以拥有这种思维方式:

用两个字说:颠倒

用三个字说,果导因

用四个字说,倒行逆施

用五个字说,多米诺布局

丁元英就是运用的结局思考方式,逆向推演,完成布局,最后按照以终为始,按顺序执行,对中间的人,事,物留一定的变量,就会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运行。

在《天道》24集,每一集都可以看到这种"果导因"思维方式的痕迹,这个电视剧就是多米诺的完整呈现。

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有些夸大其辞的评价,就因为他有着超常人的思维方式,不按常规出牌,为人处世与众不同,让人不可理喻,似乎一切的人和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高人。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高人,所谓的高人,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而已。其实所谓的高人也并不是多么了不起,而是果导因思维方式属于那个层面人的思维常态而已。这世上原来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

丁元英是个会赚钱,有思想的人,他的大学同学兼好友韩楚风说丁元英"是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人,就是看破了事物表象后面的本质,道法自然,如来。

丁元英的思维颠倒,倒行逆施,从细节入手,对人性的通透了解,对文化属性透彻分析,对宗教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而不信仰宗教,在这之上形成的一种看透,看破的那种层面。

比如电视剧接近结尾时有一个镜头,遭杀富济贫而名誉受损,愤怒的乐圣音响掌门人林雨峰找上门,用枪指着他问:你不怕死么?

丁元英:生老病死,我都怕;难道怕了就不会生老病死了么。这就是看破,这就是明白人。

所谓明白人,和平常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倒行逆施,和大众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不一样,"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丁元英创办个人私募基金,用外国人的钱不到一年在中国股市赚了两个亿,他自己不是缺钱的人,然后从北京到古城隐居起来。与外界隔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和底细。但他的一些作法和举动和他的身份很不合拍:

丁元英到古城以后,8个月没有打过电话给芮晓丹,又出乎芮小丹和饭庄老板欧阳雪的意料,当初她们认定不出几天丁元英就会打电话求助。

直到刑警芮小丹以朋友之托的身份第一次打电话给他,丁元英在电话里问的那句"有事吗?"让芮小丹当时听着很不舒服,但过后冷静一想倒觉得这句问话不简单,这显然是一个"意识位置"问题,说明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找人帮忙"这道程序,只有"我能帮你做什么"的设置,这是一个不自觉的、居高临下的意识位置。

问题是这种思维,意识设置,反应模式是如何来的?丁元英手中掌控的资金曾经上亿,见过大钱,也赚过大钱,却不贪钱,有口饭吃就满足了,他与世无争,馄饨摊老板收他两次钱,他不计较;拉面店老板嘲笑他没工作,他也不计较;想了却病危的父亲的心愿要扒掉管子而遭致家人的数落,他不做解释;在公园看晓丹表演舞蹈而被别人挤走抢占椅子,他连看都不看挤占他位置的人一眼……

就像肖亚文警告芮小丹时,引用了丁元英前妻的话:"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

丁元英看淡这些,是曾经经历过,思考过,凡事从结果出发,就很容易看明白。如果争了,吵了,辩了,是谁对谁错重要?还是时间重要?是理论上赢了重要?还是心情重要?孰重孰轻早已经在头脑里设定过,是不需要思考的自动反应,当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能知道结果是什么的时候,就不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口舌,又何必去争,去辩,去吵,连最后双方反目或者和好的程序都省了。

如果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丁元英是从结局入手,决定布局,他的商业模式运作的根基还是出自于果导因,逆向思维,比如他对芮小丹阐述文化,影视创作时就提到逆向思维的模式:

丁元英对文化产业,影视创作的观点阐述(看后面截图),把被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颠倒过来,只要颠倒过来,就会有新意和深度,这就是他思维方式中果导因,逆向思维的体现,运用到王庙村脱贫的商业布局上同样如此。

对于王庙村的布局决定了他的盈利模式不是以销售音响产品赢利为主,而是以炒作格律诗品牌,最后公司或托管,或转让,或逼对手合作为主,把一个贫困村中的贫困村带到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让王庙村一直在这个产业链当中存在。整个操作就像一个紧密的链条,从最后一个环节开始倒推布局,逆向思考之后,没有任何花招,就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没走寻常路却是好像走了不寻常路,好像是一个神话。

最后格律诗和音响界第一品牌乐圣公司成功合作的结局实现,主要来自丁元英对全局的把控,是最开始就设定一个结果,是给晓丹的一个神话,一个礼物,让王庙村这个贫困村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让贫困村有持续的造血能力,而不是靠产品赚钱的短期模式。这中间可能产生的变数都有一个预判,并且有相应的对策,不用学院派的打法,用不入流的野套路以保证整个链条的完整传递,有序进行。

堪称大手笔。

丁元英用这种布局迅速完成了三级跳,让格律诗公司一夜成名,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其它品牌多年要走的路,这个噱头没有海外过去关系的积淀是不可能短时间完成的。

所以当叶晓明他们看到产品不赚钱时的困惑,看到低价倾销时的愤怒,会议上的反抗,强行退股时的背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你看不到背后的布局,看不到这个链条最终要导向哪里,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真的就只能扒井沿往外看一眼,最后得精神绝症也不为怪。

电视剧中的女主角芮小丹是另一种明白人,是比丁元英更为明白的明白人。她对待任何事情都是见怪不怪,对待任何人都淡定从容,再了不起的人、事、物,她只一句话:"这和咱们有关系吗?"

为了解丁元英,在北京第一次见丁元英的朋友韩楚风时,面对高规格的接待她展现出不卑不亢,竟让久经沙场的韩楚风也说"是我不上道"。

包括丁元英自己也说离芮小丹的境界,"还差着几个位格";"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丁元英这个明白人,也知道自己和芮小丹之间的差别。

芮小丹的角色有些过于完美,就如天国的女儿一样,在世俗生活中少见,她清楚的知道在她当上刑警的那一天,死亡随时会伴随着她,所以她很坦然自若地过着每一天,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一个人连生死都能够超越,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她没有奢望和丁元英天长地久,只是珍惜能够相互拥有的每一天,生命的长短已不再重要。"存在与永恒"是她时刻都存留心中的,她是真正的天国的女儿。

另外一个角色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人是冯世杰,叫他明白人,聪明人都不太妥当,应该是定为高人比较合适。是属于那种大智若愚的高人。

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而这种明确的目的也让这个一个老实巴交,热爱音乐的农民成了最后的赢家。为了改变王庙村贫困的命运,制造机会找茬和丁元英理论音乐,在农村又是请芮小丹吃饭,又是送农村土特产品,策划招商引资,成功引来丁元英帮助王庙村,操盘却让聪明的叶晓明做挑头人,认命他做总经理,在面临和乐圣公司打官司和面临巨额赔偿的风险时,叶晓明和刘冰退股时冯世杰自己留了一手:以资本债权换设备。即使格律诗公司倒闭了,他依然可以运用现有的设备和人员继续生产,也可以找其它音响公司谈合作,保护了王庙村农民的后续生存下去的利益,为父老乡亲留了一条后路。

冯世杰才是真正的高人,他能找茬和丁元英搭上关系,利用芮小丹从中穿线,免费雇佣丁元英给他做总策划,聘叶晓明做总经理来管理,让虚荣的刘冰加入进来给公司跑腿,包括最后肖亚文成为公司法人,也是在为王庙村打工,所有人都在为王庙村脱贫这个项目做贡献。虽然冯世杰聪明比不上叶晓明,刘冰,但他就是会创造机会,抓住机会,善于用比自己智慧聪明的人来为自己做事,这不就是高人吗?

剧中还有一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人,懂从结果导向出发的角色,就是银行行长东窗事发,出逃时带走的情人沈楠,沈楠一开始和呼风唤雨的银行行长交往的时候就给自己划了一个安全区:"你能给予我什么那是次要的,但是,你至少别剥夺我什么。"她恪守自己的底线,你的辉煌,你的权力,你的金钱,对我来说都是次要的,至少你不要把我原有的都夺走,最后那个聪明的行长掉了脑袋,而沈楠则能够自保,一身清白,法律无法给她定罪判刑,连办案的警察都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跟一个跨国出逃的大贪污犯一起三四年,愣是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法律也奈何不了她。我认为芮小丹审讯沈楠的这段要比审讯杀人重犯王明阳那段更精彩好看,主要是沈楠的回答滴水不漏,没有任何逻辑漏洞,一切都在当初的设定之中,早有心理准备,让自己置身于外。

沈楠也是本剧中的高人之一。

高人和聪明人还不一样,高人总是能让聪明人为自己所用。大小聪明,都可以是聪明,真假聪明,就不一样了,那个银行行长是一个假聪明的家伙,天道中的肖亚文是一个真正聪明人的角色。

肖亚文思维缜密,阅历丰富,识趣,干练、做事极有分寸,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有自知之明。

一开始他介绍丁元英时的描述"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这个人很重要。"

从上面的描述中就知道肖亚文看待丁元英的角度和其他人不一样,虽然从德国回来以后肖亚文已经不再为丁元英工作了,但为了能够学到真东西,为将来能有一个往牌桌上凑的机会,特地不远万里到德国请芮小丹帮忙照料丁元英,这就是一种远见。

肖亚文代表着这个社会中一批独立、自信、能干的白领,骨干,精英,俗称白骨精,她们都有所追求,而最终会有所成就,而这种成就源于基础、源自积累、源自机遇、更取决于自己的把握,肖亚文如何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同样的一件事情,一个危机,一个机会,一场官司,为什么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呢,乐圣公司总裁林雨峰对诉讼没信心,这官司他们还打吗?叶晓明,刘冰他们还退股吗?为什么肖亚文和他们的看法那么不一样?

如果说肖亚文是一个聪明人,那么叶晓明也算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是相比之下,叶晓明和刘冰之类的聪明只能算是小聪明。叶晓明通过代理乐圣的产品见过了世面,在北京也有一些关系,他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清楚知道丁元英的下一步打算,比如展会上格律诗音响的大幅降价分析,他的确很聪明,并且为人也很热情,与人打交道时不笑不说话,给人感觉是一个值得信任,很诚恳的人,而一旦嗅到风险和灾难,他脸色变得比谁都快,跑得比谁都果断。他把生活中占据大多数的"小聪明"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刘冰的角色,不仅仅是"小聪明",还是一个"小人物"角色,他代表了一些逐利虚荣的人,为了出人头地每天辗转反侧,拼命想赚到大钱,只有金钱能带给他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辆宝马车和办公室主任的头衔让刘冰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四处发名片,到处参加饭局,一个井底之蛙在一夜间搭到了井沿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纷呈,而忘记了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达到现在的境遇的。一旦让他失去眼前看到,得到的一切,会不择手段的背叛,就会心理失衡,得精神绝症。

叶晓明和刘冰的智商比冯世杰高很多,但在他们三个人当中最终的赢家却是冯世杰。最后格律诗和音响第一品牌乐圣公司合作,持股51%的格律诗新掌门人,聪明能干的肖亚文也是为他和王庙村工作,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总是为所谓的高人工作。而冯世杰这个高人却总是称丁元英是高人,丁元英是有别于冯世杰的明白人。

所谓明白人,高人,聪明人之间具体分别也不是很明显,但在处理事情上面的差别在于是否能够看到事物表象后面的本质,是否能够看到全局。生活中,商场上,工作上很多困境和难题需要解决,这就能看出不同人的处理方式,就像下象棋的残局,很多人走不出来,尽管平时很厉害,但在残局里总是走不出来。象叶晓明这样聪明的人下残局时总是考虑眼下棋子的得失,丁元英这样的明白人则是考虑最后棋局的胜利,就会舍弃一些眼前的利益,故意失去棋子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而冯世杰这样的高人会找丁元英这样的明白人来替自己收拾残局。肖亚文这样的聪明人会随时跟随丁元英这样的人,抓住机会给自己往牌局凑的机会,一旦得到机会就有赢的希望,因为她学到了一些真传。而芮小丹这样的人不会往牌桌上凑,因为她本身的生活丰富多彩,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率性而活。

97%的人按照"顺序"来赚钱,2.9%的人按照"倒序"来赚钱!0.1%的人把大多数人颠倒的真相再颠倒回来赚钱,结果是...3%的人赚了97%的人累计赚到的钱,那0.1%的人除了赚到钱,还有名利,成就,这就是所谓的明白人!高人!

PS:学不在多,于用之,精之,悟之,再举一反三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天道》学到的逆向布局思维

从《天道》学到的逆向布局思维

从《天道》学到的逆向布局思维

从《天道》学到的逆向布局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