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细的教育管理培养不出大写的人

教育是一门学问,教育管理的度需要仔细研究。教育管理中最常出现的是管理过细问题。

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容易给孩子过细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打着"爱"的旗号的,所以有点不容置疑的意思。吃喝拉撒,穿衣戴帽,坐立行走,言谈举止,交友旅行,学习择业,无一不管,而且过精过细。我就见过有的家长连孩子的书桌都是他帮着收拾,也还见过有的家长孩子都上大学了,每次出门还是一步步的嘱咐如何坐车,如何问路,袜子几天一换,到食堂如何选菜。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立能力非常差,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时会茫然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过细的教育管理培养不出大写的人

学校的管理目前也存在过细的趋势,精细化管理大行其道,对老师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

不知道这些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来自哪里?我想,大概是从工厂车间里学来的。可是,在工厂里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材料和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并不应该照搬到学校里来啊。

工厂里的工作是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其产品重要的特点是每个都一样,超出或尺寸不足都算残次品。他对员工的要求是遵守规制,严格标准,不搞创新。因此,精细化管理在工厂里可以很好的规范员工的行为动作和操作程序,对流程的精细化改造也使得效率提高,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由于没有什么主动性和变通性,甚至目前工厂里的很多工作岗位都被机器人所代替。

学校里的工作与工厂可是大大的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工作对象——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最忌讳统一和泯灭个性。学生是变化的,教师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也需要随之转变。百花齐放才是教育的真正魅力所在。而精细化管理恰恰是反多样性的。

比如老师上课。很多学校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模式,严格推行,细到老师讲10分钟,学生自学5分钟,小讨论5分钟,大讨论5分钟,展示10分钟,测试5分钟,如此等等。这样的课还是课吗?

比如学生学案。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规定细到装订位置,姓名位置,哪里用黑笔做,哪里用红笔纠错,用什么样的夹子,如何折叠都有统一标准。外观统一也就罢了,关键是内容上也要统一,真是醉了。

过细的教育管理培养不出大写的人

正所谓一流学校管心房,二流学校管课堂,三流学校管门房,管理过细的学校普遍显得忙忙活活,好像风风火火的样子,其实每天都是鸡毛蒜皮的所谓细节。能够为学生的头发长了开半天的会,能够为学生的裤腿长短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能够为一位老师的教案不够"标准"而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细,是面面俱到;精细化管理的心理背景是对老师的不信任,对学生的不信任。我不相信你能做好,我不相信你愿意去做好,我不相信你所以才不能放手给你,所以才制定一系列细到头发的规定来让你遵守。

教育,细到此处,让学生和老师斤斤计较于细枝末节,如何能培养出有灵性的人,如何能培养出有创新力的人,如何能培养出有大视野的人,如何能培养出大写的人?

过细的教育管理培养不出大写的人

我是晓行致良知,喜欢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