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长久湿邪困体对皮肤的具体影响有哪些?

有钱想砸谁砸谁

中医将体质分为9种,分别为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阳虚质。其中,

湿热体质的成因主要源于先天禀赋,或后天久居湿地、饮食偏于肥甘厚腻、长期饮酒等,其主要特征为湿热内蕴于人体内。在8种偏颇体质中,我国湿热体质占9.08%,居于第二位。

此体质最主要的皮肤特征表现为:平素面垢油光,脸总像洗不干净,不清爽,黏糊糊的,容易长痘、长痤疮,肤色偏黄、发暗,油性皮肤居多。比较容易出现的皮肤问题为脂溢性皮炎、痤疮、湿疹、酒糟鼻、荨麻疹、疱疹等。

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损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趋下,湿邪侵袭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热证的基本表现是烦躁不安,发热喜冷,面红目赤,口干易渴,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

长久的湿热困脾会使得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吸收的水谷津液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会影响所有脏腑经络的功能。如经脉阻塞,身体气血运化不畅,对外界湿邪的抵御能力下降,尤其是卧床部位容易受到外邪的干扰,表现为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红肿、褥疮,造成湿疹、荨麻疹等问题。另外,湿邪过重,容易堵塞气机,气血无法上荣于面部,会造成痤疮。

对于痤疮,中医上通常可以用具有清热、祛湿、解表的中药或中药提取物,如丹参、金银花、厚朴、大黄、淡竹叶、松花粉等。


健康养成记

根据中医理论,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外在的致病因素,可见,湿邪是外在的致病因素之一。如果湿邪困体,侵及肌肤,容易导致肌肤麻木不仁。如果湿邪侵犯头颅,多表现为头重头痛。如果湿困日久,病邪由表入里,侵及肌肉筋膜,则会出现肢体困重不适的症状。如果进一步侵及关节,则会出现关节屈伸不利,酸重疼痛,多出现慢性关节炎。如果湿郁日久化热,则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症,或者痛风。如果进一步发展,侵及骨骼,总会出现肢重骨痛,甚至会出现骨囊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