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却被蒋逼入死地,质问蒋可曾记得结义誓言

1933年,蒋介石收到了来自于他结拜大哥的一封电报,电报中是这样写的:弟(蒋介石)如果要兄依旧留在北平为你协调时局,希望以后我们能够彼此真诚相待,不要忘记结拜时所说的共尝艰苦的誓言。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后世之人以为你是爱国者,我是误国者。这封电报的措辞非常的严厉,它来自于蒋介石的结拜大哥黄郛。

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却被蒋逼入死地,质问蒋可曾记得结义誓言

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之后,蒋介石迫切的需要与日本人进行和平谈判,需要与日本人签订一些放权辱国的条约,来维持他在华北的统治。当时的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压迫和侮辱,已经到了抗日热情空前高涨,甚至民族激愤的时刻。任何对日本的妥协行为都会被视为叛国,卖国,国贼。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试问整个国民党政府中有谁敢去与日本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却被蒋逼入死地,质问蒋可曾记得结义誓言

被逼无奈之下,蒋介石选择了自己的结拜大哥,曾经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现任的北平政府委员会委员长。看来杀熟这一技巧,蒋介石是非常精通的。黄郛临危受命,他的内心是拒绝,他受到的压力马上就会将他彻底击垮。一方面他面临着蒋介石的一再催促,另一方面,他面对的是群情之激愤的中华民族。要么背叛自己的结拜兄弟蒋介石,背叛国民党政府,要么背叛整个中华民族,哪一个选择,都是黄郛所不能承受的

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却被蒋逼入死地,质问蒋可曾记得结义誓言

所以黄郛才给蒋介石写了文章开头为大家介绍的那封电报,1933年5月,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终于签订,心满意足的日本人率领着部队暂时退出了长城之外,但是国内一片痛骂之声,却让黄郛痛不欲生。

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却被蒋逼入死地,质问蒋可曾记得结义誓言

黄郛硬生生的成为了蒋介石的替罪羊,成为了整个国内舆论的众矢之的。平心而论,黄郛是比较冤枉的。在塘沽协定签订的过程中,黄郛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与日本人讨价还价。但是日本人仗着强兵压境,根本不把黄郛放在眼里。而且叫嚣着不签字就攻城。

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却被蒋逼入死地,质问蒋可曾记得结义誓言

黄郛在塘沽协定签订过程中所受到的屈辱,大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尽管他为了每一点中华民族的利益,而与日本人据理力争。但是在日本人的强大军事实力面前,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为了徒劳,他能够做的只有签字和挨骂。塘沽协定给黄郛的一生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他开始为社会舆论所不容,为中华民族所不容,黄郛承受的屈辱和压力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