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集结号》里,退伍的谷子地在汶河武装部帮忙指认的步枪就是李恩菲尔德短步枪。谷子地下一句就说当年在平西打游击的时候用过一只,不好使。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团座拿的也是老李,团座在剧中除了后期一直再用的汤姆逊冲锋枪和在机场刚开始出来用过,之后给迷龙的布伦轻机枪外,用的时间最长的武器。驳壳枪的出镜率都没这把枪高。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让子弹飞》开头,张麻子畅快淋漓的展现老李在栓动步枪里最高射速的性能。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霸气侧漏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少女前线》里的老李。

今天要讲的是老李的前世今生的前世——詹姆斯·帕里斯·李和他的李-梅特福步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詹姆斯·帕里斯·李(James Paris Lee),1831年8月9日生于苏格兰霍伊克(Hawick)李5岁便随家人移居加拿大安大略省,12岁他就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支枪...虽然这支枪不能用..……

但李开始对枪械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接自己父亲的钟表匠手艺以及珠宝生意。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位于安大略省查塔姆-肯特市一处公园树立的詹姆斯·李简介牌。

1856年李携妻子移居美国威斯康星州简斯维尔,并于1858年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枪支设计生涯,拥有钟表从业经历的李在枪械设计上称得上是手到擒来,不久之后,南北战争爆发,联邦政府鼓励私人发明家提交他们的武器设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短短数年的南北战争中数百种后膛枪设计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李早期的发明设计已不可考,他较早提出了前装改后装方案并极有可能影响到了后来的'活门’步枪,1864年李来到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并在这里创建了李氏武器公司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卡宾枪还获得了订单,但由于规格不合标准而未能交付,李氏公司只得归附到雷明顿旗下,1872-73年李曾设计出了一种竖向活动枪机并提交美国军械部,这种枪机虽然与李后来的作品毫无共通之处,但在设计方面还是颇为独到的。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M1875斯普林菲尔德-李步枪,虽然没能撼动活门步枪那根深蒂固的位置,却也受到了点重视,只生产了143支用于测试,这种步枪的操作有些类似雷明顿滚锁步枪,通过手指扳动连接杆来实现后膛启闭,后膛结构则类似马蒂尼亨利。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1875年他再次搬迁到合众国的军械库城市——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正是在这里,他设计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李氏后端闭锁旋转后拉枪机与可拆卸盒式弹仓。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同年,李开发出新式可拆卸盒式弹仓并申请了专利,他回到雷明顿公司继续工作了一段时间,约1878年李氏旋转后拉枪机设计成功,申请专利之后李正式离开雷明顿并又一次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李氏军械公司,并设计制造了第一款李氏步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詹姆斯·李智慧的井喷之作,M1879李氏步枪。

虽然外表不像,但它使用的确确实实是李氏后端闭锁后拉旋转枪机,它率先采用了独特的可拆卸盒式弹匣,但遗憾的是这种步枪无法从后膛上方直接装填,弹药耗尽后必须拆下弹匣装弹,实在是拿栓动步枪的身操自动步枪的心。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M1879李氏步枪设计完成之初,李曾向美国陆军推荐这种步枪,部分军官也着实认识到李氏步枪的优越性,然而高层军官对于活门步枪的迷信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李氏步枪最终也未能进入美国陆军服役。

不过,正在向外界竞标的美国海军看中了李的设计,并订购了300支使用.45/70子弹的M1879步枪,李原本计划与夏普斯公司(记得夏普斯步枪么?)签订生产合同(李氏公司没有工厂),可生产期间夏普斯公司却恰好倒闭,李只得与雷明顿公司签订合同完成了这300支步枪的订单,随后美国海军又加购了700支,这批步枪完全由雷明顿公司负责制造,因此,李设计的第一代步枪也被称作雷明顿-李步枪。

1884年清政府也曾向雷明顿公司购买了4000余支使用.43口径子弹的M1879步枪以及更多的M1882步枪,曾在清法战争中使用。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俗称单打一的毛瑟M1871步枪

1880年3月,为了验证新一代军用步枪,英国作战办公室委员会开始进行对当时所能接触的一切大威力步枪进行试验,试验武器包括各种筒式弹仓步枪以及其它国家的军用步枪(如毛瑟71),还有就是M1879李氏步枪,测试中,由于一支温彻斯特步枪子弹在管状弹仓中发生爆炸致使一名测试人员受伤,委员会直接将所有筒式弹仓步枪扫地出门...最终,李氏步枪凭借其可靠性与操作性脱颖而出。

但是委员会并不非常看好这种步枪,1881年试验结束后他们向外界宣称没有任何一种武器符合标准,很多人对这个结果不大满意...比如皇家海军。

皇家海军认为,船员与陆战队经常承担高强度近距离的作战任务,一种火力强大的武器是非常必要的,这在欧洲各国也是一种共识。正如美国海军一样,英国海军对李氏步枪颇感兴趣,在他们的施压下委员会不得不于次年申请成立了一个分支的轻武器委员会扩大测试范围,这等于给了李氏步枪又一次机会。虽然委员会已经决定采用李氏步枪,但他们决定的太晚了,无烟火药的出现令他们不得不开始琢磨更多事情——比如说子弹口径。

1886年12月,就在李提交了改进设计的同时,委员会对新的7.5mm施密特-鲁宾原型步枪(1889年推出正式型号)进行测试,这种步枪使用了无烟火药子弹,射程与威力可谓今非昔比,当然,英国人一向不喜欢直拉式枪机,对它的讨论也就没了下文。

1889型施密特-鲁宾步枪,配有直拉式枪机与12发可拆卸大弹匣,外形虽然奇葩但射击性能非常出色,而且它也是最早采用无底缘子弹的步枪之一。

英国真正在意的是小口径无烟火药子弹,1888年恩菲尔德军工厂迅速放弃了.402子弹的开发工作全面让位于.303...也就是我们熟知的7.7mm步枪子弹。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虽说.303是专门为无烟火药研制的子弹,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英国无烟火药的起步最早也在1887年,仅仅不到两年就想弄出符合军用标准的无烟火药实在有些天方夜谭,军方迫切要求更新装备,在这种背景下,只能先拿黑火药凑数。早期7.7mm子弹无论黑火药还是无烟火药均为圆头弹,与当时大多数子弹不同的是,7.7mm弹头采用了全背甲结构,可以避免铅弹头因初速过高变形导致的精度衰减,提升弹头稳定性,但从后来的战场表现来看,它有点稳过头了...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1888年12月22日,历经千辛万苦的李-梅特福步枪经陆军部批准正式入役。1891年为了彰显设计师的功劳决定叫这支步枪为李-梅特福弹匣步枪(Magazine Lee-Metford),简称MLM。

李梅特福步枪采用了李氏枪机与弹匣,以及我们之前提到的梅特福膛线,它还配备了黑火药时代最奇葩的子弹——.303黑火药子弹。MK I .303黑火药子弹弹头重215谷(13.93克),装填75谷(4.85克)压缩黑火药。.你没看错真,的是75谷,我再强调一遍其它欧洲国家包括美国几乎没有70谷以上装药的军用步枪子弹,更不要说是小口径步枪弹了。英国人连缩水弹都要过量装药。托它的福,.303黑火药子弹的初速飙到2000英尺/秒左右(可考的最大数据是2200英尺/秒)。要知道在当时,很少有黑火药子弹的初速超过1500英尺/秒,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子弹勒贝尔8mm子弹初速也不过2300英尺/秒左右,当然和弹头重量也有关系。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李-梅特福MK I步枪及其弹匣,弹匣备弹量为8发。

在英国历史上,李-梅特福步枪的存在是非常尴尬的,它一经出现就已经确定了被替换的命运,虽然.303子弹已经将黑火药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但李-梅特福步枪射击性能依然不能使人满意,我们之前提过,7.7背甲弹弹道非常稳定,因此弹道创伤很成问题,在200到800码的距离李梅特福仅仅只是一枪两洞,杀伤力令英国人很失望(被打中的敌人也高兴不到哪去)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全长:49.6英寸(126厘米) 枪管长:30英寸(76.2厘米) 重量:9.75磅(4.37kg) 口径:.303

李-梅特福步枪共有两种型号,上图所示的为MK I步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李梅特福MK I步枪是比较容易辨认的,它的弹匣上方有一个明显的椭圆形凹陷,椭圆凹槽前方有一道长凹槽,它们是手指槽,其次就是弹匣比后来使用的MK II步枪要长,考虑到有一部分MK I步枪被改装为MK II,我们主要还是要辨识弹匣。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扳机护圈右上角的小勾就是弹匣卡榫,弹匣前方的锁链是为了连接弹匣防止弹匣坠地,机匣侧方的突起物是一种弹匣隔断装置的启闭开关(本身只是一块小金属片),目的是为了在常规战斗下隔断弹匣供弹,使用单发射击和装填(蠢办法)

李-梅特福步枪的铭文,恩菲尔德意指其生产厂家,随后是生产时间与型号。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接下来的就是李-梅特福MK II步枪,约1893-94年取代MK I步枪列装英军。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标准的MK II步枪去除了手指槽,弹匣为10发双排弹匣,由于采用了双排放置,弹匣长度缩短。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前期,驻英军与少量殖民地增援部队依然装备李-梅特福步枪,在布尔人装备的新式毛瑟步枪与灵活的战术面前他们大吃苦头,即使是后来装备李-恩菲尔德MK I步枪的英军也并没有表现出真正的武器优势。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李-梅特福步枪左侧的齐射瞄具,具体作用是为步兵在列队齐射时提供参照物,使士兵在射击时保持向同一个方向开火,具体的操作方式某也不是非常了解,MK I恩菲尔德步枪也有类似的设备,比较鸡肋,在后续的恩菲尔德步枪中逐渐消失了。

1895年李恩菲尔德步枪列装,李-梅特福自然也就没了用武之地,由于换装需要时间,它依然顽强的在布尔战争中坑了一把驻英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训练,治安以及仪仗用枪与改装后的马蒂尼亨利一起直到1926年才算正式退役。

1899年10月14日,威廉·埃利斯·梅特福去世于伦敦。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李-梅特福骑兵卡宾枪(Lee-Metford Cavalry Carbine),简称LMC,约诞生于1894年,非常稀少,后来的恩菲尔德卡宾枪形制与其基本相同。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前世今生(一)前身

另一种形制的李-梅特福卡宾枪,新西兰生产,没有枪管箍且前枪管裸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