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

定邊縣位於陝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陝甘寧蒙四省(區)七縣(旗)交界處,古有“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土廣邊長,三秦要塞”之說。是陝西省的西北門戶、榆林市的西大門。自古以來,商賈雲集,素有“旱碼頭”之稱。全縣轄1街道辦事處14鎮4鄉。

石油、天然氣、原鹽、芒硝、硫酸鎂、氯化鎂等礦產資源頗具優勢,是陝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石油資源分佈較廣,已探明儲量16.18億噸,是全國石油產能第一大縣。定邊縣也是陝西唯一的湖鹽產地,共有大小鹽湖14個,鹽田總面積98平方公里。此外,全縣煤炭預測總儲量超過400億噸,開發潛力巨大。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優勢明顯,是全省新能源產業第一大縣。

定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陝西一顆璀璨的“塞上明珠”。定邊是“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綠色環保節能示範縣”、“中國馬鈴薯特產之鄉”、“中國馬鈴薯美食之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陝西省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等。2017年12月,入選首批陝西省全民健身示範縣。

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

  • 中文名稱

  • 定邊

  • 外文名稱

  • Dingbian County

  • 別 名

  • 塞上油城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

  • 中國陝西省榆林市

  • 下轄地區

  • 定邊街道辦事處,磚井鎮,安邊鎮等

  • 政府駐地

  • 東正街

  • 電話區號

  • 0912

  • 郵政區碼

  • 718699

  • 地理位置

  • 陝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

  • 面 積

  • 6920平方千米

  • 人 口

  • 35.21萬

  • 方 言

  • 中原官話-秦隴片(秦語)、晉語-五臺片

  • 氣候條件

  • 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古長城遺址,鼓樓等

  • 機 場

  • 定邊機場(前期)

  • 火車站

  • 定邊火車站

  • 車牌代碼

  • 陝K

  • 行政區劃代碼

  • 610825

歷史沿革

定邊境內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從南部山區出土的文物看,屬黃河流域舊石器時代 “河套文化”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範疇。

夏禹時,定邊一帶屬雍州,為古羌族後裔羌、氐民族的遊牧徙居地。

殷商時期,定邊一帶為鬼方之地。

西周至戰國時期,定邊先後為葷粥、獫狁等犬戎部落所踞。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秦昭王伐義渠,建立北地郡,包括今定邊一帶。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始皇統一六國,定邊始有軍政建置之歸屬,隸北地郡馬嶺縣。

西漢置刺史部,定邊屬朔方刺史部,縣境東部屬上郡奢延縣,西部屬北地郡昫衍縣,南部山區西段屬馬嶺縣。漢武帝北伐匈奴,先後於元狩四年(前119)、元鼎六年(前111)兩次大規模移民隴西、寧夏、陝北,實行實邊政策,境內居民數量大增。

東漢初年鋒鏑不息,匈奴東進,北地郡治地兩次內徙,定邊納入匈奴控制範圍。西晉未年,五胡十六國混戰不休,定邊先屬前趙、後趙,繼又屬前秦、後秦。公元407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建都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國號夏,雄據河套,定邊為其腹地。至北魏前期,縣境內無郡縣建置,是漢族和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民族雜居地。

北魏時期,定邊全境屬西安州大興郡,武定中均廢,改屬夏州闡熙郡,定邊東部屬新囶縣。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定邊全境隸屬西魏,復置西安州,改大興郡為五原郡。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3年),因定邊盛產池鹽,改西安州為鹽州,仍置五原郡。北周沿西魏舊制。

隋改鹽州為鹽川郡、五原郡為五原縣,又於白于山南麓置洛源縣,隸弘化郡,縣境分屬之;東部灘區屬朔方郡長澤縣。隋末唐初全境為梁師都佔據。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為鹽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定邊分屬鹽州、慶州、宥州所轄。五代時期,縣境先後歸屬梁、唐、晉、漢、周。

北宋初屬陝西路鹽州,鹹平五年(1002年)全境陷於西夏,仍設鹽州。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滅西夏,廢鹽州,後建立元朝,實行行省、路、府建置,定邊境東部屬延安府,餘屬慶陽府,均隸屬陝西行省。

明代在沿邊地區設立軍政合一的衛所,定邊隸屬陝西布政司延安府和慶陽衛。明朝中葉,為抵禦蒙古族侵擾,在境內多次修築長城和城堡,時定邊屬延綏鎮,定邊營駐參將,領永濟等十三營堡為西路,嘉靖四十二年(1562)置延綏鎮西協副總兵,駐定邊營城。清朝初期,定邊行政建置沿襲明代,隸屬靖邊同知,置守禦千戶所,駐守禦千總。雍正九年(1731)置定邊縣,安邊設州同,隸屬榆林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北京政府令各省裁府存道。定邊屬陝西省榆林道。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縣境共產黨解放區置定邊縣(治地定邊城)、安邊縣(治地武峁子、新安邊)隸屬陝甘寧省;國民黨統治區置民國定邊縣(治地安邊堡)。1937年陝甘寧省裁撤,陝甘寧邊區政府設三邊特別行政區(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地定邊城,1949年先後領轄定邊、鹽池、吳旗、靖邊、安邊諸縣。解放後,安邊縣併入定邊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定邊縣。

旅遊

花馬池

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

花馬池

花馬池,在定邊縣城西北約13公里的鹽場堡鄉,達3300萬平方米,俗稱“大池”。花馬池不僅自然景色優美,而且蘊藏著豐富的食鹽,為定邊“三寶”(皮毛、鹹鹽、甜甘草)之一。《定邊縣誌〉載,漢代時,定邊即“有鹽池以為利”。到了唐代,在花馬池東西兩邊新增加了十多個鹽池,“唐有鹽池十八”。花馬池自明代以後,食鹽的行銷已有固定的地區,定邊食鹽固定銷行與陝北和關中,甚至達漢中府各州縣,此外,還供寧夏、甘肅兩省部分地區。明天順、正德年間,還以它換回矯健的西夏馬,所謂"花馬池”,也正是因此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花馬池日益獲得科學的改造,已成為定邊縣重要的工業區。

鼓樓

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

玉皇閣

鼓樓,原名玉皇閣,位於縣城街道中心,處建年代無考,樓為重簷十字歇山頂三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佔地271平方米,總高30米。第一層為臺基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6米,高9米,外砌清磚,內黃土,十字券洞互通,洞頂交叉處浮雕八卦圖案,基南鋪青磚,石雕欄杆相圍。第二層為樓閣,面闊,進深7.66米,內設木踏步,可達三層,南闢拱形們,東西北三面青磚砌牆,東西牆正中個闢石雕團龍網窗。第三層四面均為大陝欞花隔窗門,木質地板。二、三層簷下斗拱均為一斗二升麻葉頭,明間平身科斗拱三朵,次間一朵。重簷頂覆蓋琉璃瓦,脊獸、十字脊中安寶瓶,脊均置三仙人走獸,獸面勾頭蔓草滴水,油漆紅掛,旋子彩繪,簷角懸掛鐵質風鈴。鼓樓基座高大,樓閣纖小,雖經多次維修,但仍保持了明代西部建築風格。1983年定邊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