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读了《增广》会说话”?

  • 点击右上角【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
    ,赠送您国学课堂全网精品微课(定期更新)~

为什么说“读了《增广》会说话”?

《增广》即《增广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于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冷暖:“贫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等等。

《增广》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其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