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詩意在青普

去往塔下青普的路途很長,卻因為一路冬天裡少有的綠意而格外舒暢, 冬日的南靖,依舊溫潤,暖意洋洋,讓人不由得期待起長途跋涉後的返璞歸真~

一腔诗意在青普

行館歷史由來

青普塔下文化行館位於南靖縣塔下村,風景優美,環境清幽,山泉匯聚成河,將村子劃分為兩個區域,兩座圓型土樓恰好位於陰陽魚眼的位置,也構成了塔下完美的太極機制~

青普,藏語意為“原初”,青普行館提倡身心放下的新型度假觀念,為客人提供別具當地特色的人文度假體驗。

一腔诗意在青普

行館建築----空裡浮花夢裡身

現如今快節奏高強度的城市生活,讓人們渴望回到家中迎接自己的是一個寧靜放鬆的港灣,青普深諳其道, 將百年曆史的土樓改建而成,由著名設計師操刀,保留了土樓原有夯土牆體,擴充了庭院多處體驗空間,打造成一個遠離喧囂、簡樸平和的禪意家居空間~

一腔诗意在青普

剛進門,辦理入住時,工作人員就會送上熱毛巾,一洗路上的風塵僕僕與疲憊乏力,茶歇點心,一應俱全,那些路途中的跋涉也早已被一掃而光。

一腔诗意在青普

人在館中,如在山中;取材天然的青普,讓人感覺到放鬆和溫暖。

一腔诗意在青普

一幾一案,一木一竹……空間的每個角落,都是內斂而精緻的。

除卻繁冗,只留禪意的風骨,不求華麗,體現人與自然的溝通。

一腔诗意在青普

木材流露出來的自然樸素的美感,連同它清晰的紋理、隨意的形態,無不體現出自然的本色之美。青普得意忘形,意蘊悠長的審美情趣,也賦予塔下生活更多的詩情畫意。

一腔诗意在青普

從前臺走進客房的小路上,也有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清幽雅趣~

一腔诗意在青普

行館土樓--別有風情的客家故事

行館內的三座土樓,由16代海外華僑歸國後建造完成,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第一座稻孫樓,是由海外華僑歸國而建,據說曾經住著十一個兄弟,在此成家立業,繁衍生息。第二座文選樓,重視文化教育,用來讀書寫字。

人口子孫繁多了起來,又建成一座耀東樓。如今樓下全部打通作為開放空間,存放各種展示畫與藝術品,樓上作為客房,用最濃厚的客家風情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一腔诗意在青普

秉承著青普回到原初的文化韻味,設計師保留了土樓原有的土質樣貌,也擴充了內庭院的空間,沿溪打造的文化行館,將傳統的客家文化理念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彷彿一推開門,就住進風情婉轉的客家故事裡。

一腔诗意在青普

客房——自是幽居清福,不必作繁華他想。

推開房門,樸實又大氣的客房,由原來4個左右的房間打通改造而成,變得寬敞舒適。客房的工作人員早已備好茶點水果,貼心暖心擺放在茶几上。

一腔诗意在青普

隨意又不刻意裝修,讓人感受到與自然為鄰,與舒適為伴的野趣。清幽雅緻的禪意居室,充滿著東方韻味,也為都市人增添一份清淨從容。

一腔诗意在青普

古樸典雅的家居,原木的素色、清晰的紋理、隨意的形態,無不勾勒出自然的氣韻與情致。 滿眼望去,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的有機結合,更是將營造的傳統韻味多了幾分現代的安靜悠閒。

一腔诗意在青普

居住在這樣一個人與自然共生的空間。最適合覓得一處空間,或是捧上一杯清茶,或是遠眺一山綠意,或是輕倚一門古窗,讓神情安靜,一份好心情也油然而生~

一腔诗意在青普

客家美食風情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飯有飯香,肉有肉味”。有 “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鵝不濃”的講法。星級主廚研發的一日三餐,用上等天然食材,將閩南的客家傳統風味融合現代的精緻手法, 吃出精緻的溫暖與舒心。

一腔诗意在青普

將綠意引入室內,簡簡單單的組合也會散發出樸素的氣息,給人帶來文藝自然的感覺。讓人置身於藝術的賞味空間裡。

一腔诗意在青普

用藝術的方式瞭解土樓

青普塔下文化行館結合當地建築形式“土樓”,以及遷徙來的客家人對於腳下土地的獨特情感及衍生出的文化現象,設置了以“土”為主題的手作空間。釉下青花,釉上彩繪,陶趣土樓,手工拉胚,瓷板畫等多種手工體驗,都各有特色,住進土樓的同時也能與土樓親密互動,用藝術的方式瞭解她,親近她,愛上她。

一腔诗意在青普

置身青普,品一壺好茶,與三兩知音好友于茶室中一敘,談笑間,似有琴音繚繞水聲嫋嫋,彷彿置身於山水之間。

一腔诗意在青普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南靖土樓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swenty 更新:2018.01.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