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与“官格异化”

“官本位”与“官格异化”

“官本位”与“官格异化”

“官本位”与“官格异化”

“官本位”与“官格异化”

“官本位”文化第四个重要的衍生物是“官格异化”。

有“官本位”情结的人一旦进入高层之后,其中的许多人便会出现如下征候:因为他们也是经过了人性“修炼”与世事“洗礼”之人,因此对“人性”和“世事”也算是看得比较“透彻”,以为“一切不过如此而已”,所以在许多时候和许多事情上便开始不“讲”人性了,也丧失了作为高层管理者所必有的信仰以及在信仰指导下的理想、使命、责任和伦理、道德、节操,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只有欲望而不分正邪、只见利害而不问是非、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只为目的而不择手段。他们每日里所琢磨的大都无非是如何自利自保,或是如何更好地为了一己之私欲、一己之私利、一己之私愤而挖空心思。

因为他们有制定规则和修订规则的权力与机会,因此便常以为“规则”是用来约束和惩诫别人的,而自己却可游离于规则之外,也更倾向于为所欲为和无所不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没有什么高尚不高尚、卑鄙不卑鄙、正确不正确、应该不应该之别,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当做满足自己欲望或利益的工具,而他们对此又经常有意或无意地拿出一套自以为“正确”的“理论”或“标准”来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予以辩解和开释,借以逃避良心的谴责;同时,为了更好地自利自保,他们还着力提拔与重用那些对自己效忠的人、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人,至于这些人的德能勤绩也并非不予考虑,只是能满足一般水准即可。

此外,因为自己在爬升的过程中也肯定得罪过不少人,也通过见不得人的手段谋取了许多不义之利,所以他们都会认为,只有获得更大的权势或结交拥有更大权势的人,才有望更好地排除和打压异己,从而有效地防范他人的报复并保护自己和“自己人”,进而也才能更好地保护既得利益和扩大既得利益。

当然,这些人的心目中也并非没有“是非”,只是他们已经将“是非”为自身的“利害”服务并进行了“自定义”: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便为“是”,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便为“非”,只要能满足或达到一己的“更好更久”,一切都可以被用来当做满足私欲的手段,即使那些我们所敬仰或颂扬的“信仰”与“理想”、“善良”与“友爱”、“公平”与“正义”也毫不例外;“道德”或“公义”变成了他们掩盖“不道德”或“非公义”勾当的幌子,甚至干脆以“道德”或“公义”的名义从事背弃“道德”或“公义”的勾当,从而直接将“不道德”或“非公义”化为“道德”或“公义”而予以吹嘘之与自诩之、标榜之与炫耀之、兜售之与贩卖之。

“争权”的目的是为了“夺利”。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这些人便会巧取与豪夺并举而贪得无厌、明争与暗抢互用而不择手段、威逼与利诱兼施而无所不为。

同时,这些人还会找出种种借口或理由将以上诸种“自定义”式的理由充分地、内在地“合理化”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及评判原则和标准,以至于他们虽做出了某些或损人利己、或假公济私甚至伤天害理之事也毫无愧疚感——因为在他们看来,既然“合理”,哪来“愧疚”?

由于“厚黑”之术已臻“化境”,所以他们往往会在官场上“玩”似乎得心应手而游刃有余、颐指气使而一呼百诺、趾高气扬而飞扬跋扈,却未觉察“物极必反”之门正对其悄悄开启,“因果报应”之链也在其颈上渐渐收紧。

“官本位”与“官格异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