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就破发!维信金科跌去6%,平台贷款年化利率达40%

智能金融第一股也没能在资本市场上挺住胸膛,上市首日就遭遇了破发。6月21日,线上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维信金科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开盘后,维信金科股价持续下跌,迅速跌破发行价。

具体而言,维信金科开盘价为20港元,与发行价持平。开盘交易后小幅上涨,报价20.15港元,随后呈现下跌趋势,最低报18.80港元,跌幅达6%。截至上午收盘,维信金科报19.38港元,跌幅3.1%,成交额为2.04亿港元。

上市首日就破发!维信金科跌去6%,平台贷款年化利率达40%

上市首日破发

据了解,维信金科本次发行6857.18万股,每股发行价定为20港元,募集款项净额11.9亿港元。瑞信、高盛及摩通为维信金科此次上市的三大联席保荐人。上周其完成招股,引入基石投资者Infinite Benefits Limited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二者分别斥资7800万港元、1.57亿港元认购。

实际上,维信金科并未首个上市首日破发的互联网金融机构。6月15日同样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三方支付第一股汇付天下也在挂牌首日跌破发行价。此外,早前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众安在线(众安保险)、易鑫集团与平安好医生等在也上市后呈现股价持续走低的趋势,部分上市公司也跌破了发行价。

根据招股书, 2015年至2017年,维信金科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0.6亿元、14.3亿元与2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9.6%。盈利方面,维信金科亏损净额分别为3.03亿元、5.65亿元与10亿元。2017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2.9亿元。

维信金科方面表示,目前预计2018年将产生净亏损,主要由于自2018年1月1日至上市前的期间内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大幅提高,以及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大幅增加。上市时,所有优先股均会自动转换成普通股,因此于上市后期间内将不会产生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招股书显示,维信金科是一家在线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旗下有两家小贷公司、一家融资担保公司。公司主要有信用卡余额代偿、消费信贷、在线至线下信贷三大产品系列,2015年、2016年与2017年分别实现贷款35.3亿元、78.7亿元及245.4亿元。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以2017年为例,维信金科57.7%为信用卡余额代偿,32%为消费信贷产品,10.3%为在线至线下信贷产品。

平台贷款年化达40%

维信金科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86.3%。其中2015年至2017年,净利息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9亿元、12.8亿元、23.4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其信贷产品的贷款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9.6%,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与2016年分别为41%、38%。维信金科的主要业务——信用卡余额代偿,即平台产品帮助持卡用户还信用卡欠款,持卡人再向平台分期还款并支付手续费用,截至2018年4月30日,平均实际年利率达34.4%。

据了解,维信金科还定义了平均名义年利率。维信金科将其定义为“假设除利息收入以外的所有现金流入均于期初收取,实际年利率为一项信贷产品或一组信贷产品的所有普通现金流出(例如贷款本金)及普通现金流入(例如本金偿还、利息收入、贷款撮合服务费及其他收入)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经调整年化内含回报率。”

维信金科表示,相较名义年利率的计算,其实际年利率的计算已考虑(其中包括)由其他第三方直接收取的费用,但平台未获取该等费用。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维信金科称其授予客户的全部未偿还贷款的名义年利率低于36%。

而在2018年2月前,维信金科实现的若干贷款的实际年利率高于目前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每年36%。维信金科方面表示,“2018年2月起,为遵守141号通知,我们实现的新贷款的实际年利率不再高于36%。”

而根据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12月1日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1号)(下称141号通知),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即贷款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

此外,根据最新招股书,维信金科2015-2017年3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的逾期金额分别为4.77亿元、5.88亿元与11.5亿元,一个月以上逾期率为14.0%、10.6%与12.5%,三个月以上逾期率分比为10.5%、8.0%与8.7%,不良贷款率为12.2%、9.6%与10.1%。(文 / 张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