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到底牵了多少牛?

李书福到底牵了多少牛?

文丨李德辉

从默默无闻到自主品牌领头羊,吉利汽车的成长魔力到底是什么?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有这样的观点:“在一日千里的结构性调整中,唯一能幸免于难的只有变革的引领者,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有走在它前面。”李书福亲身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的结构性调整过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跨越,从照相馆、电冰箱、装潢材料、摩托车到汽车的消费升级过程的细微改变。毫无疑问,李书福洞察到了市场的变化,正如他所表述,自己是个“市场派”,也把握住了时代变化的趋势。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不止一位这个时代的伟大企业家对此表示深刻的认同。“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从这一句请求开始,李书福就深知时代是个人的天花板。幸运的是,李书福的坚持为自己迎来了好的运气。面对吉利今天的成就,家庭背景与时代环境的相互映衬,李书福的一句感慨一定五味杂陈:“遇到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才有我们这些人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同样是放牛娃,相处同一个时代,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站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为什么是李书福?

吉利、沃尔沃、奔驰、宝腾、路特斯,回到40年前,这是很难想象的一幕。“大家都认为中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已经没有优势了,早已经被西方国家垄断了,中国企业只能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或者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吉利决定造车之初面对的外部环境,其实更多是主观判断。尽管如此,李书福的内心依然是坚决的:“我决定要研究、生产汽车,除了我自己信,还有少部分人信,真没有太多的人相信。”但是客观环境确实如李书福的判断一样,越来越完善,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一定会更加成熟、更加稳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会持续推进,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不管是造车之初,还是如今在汽车行业攻城略地,全资控股一个二线豪华品牌、成为一个一线豪华品牌的第一大股东,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自信助长了吉利“大胆实践”的野心。

相比于同时代的放牛娃,李书福具备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其运营策略从放牛的经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文中,李书福讲到:“我从牵牛的实践中悟出一些道理,与牛沟通交流,虽然用弹琴的方式很难奏效,但只要方法得当,态度真诚,就会实现有效沟通。比如白天把牛喂好,晚上还要为牛驱赶蚊子,这都需要有合适的方法才能让牛满意。小时候的我就是骑在牛背上,一边请牛吃草,一边看书学习,完全可以实现合作多赢。晚上还要在牛棚周边点燃牛烟,把蚊子赶走,让牛好好休息,这样牛也高兴,我也快乐。我是如何登上牛背的呢?我才八九岁,而且由于营养不良,我个子长得很矮,为了登上牛背,我是想了好久才找到技巧的。先把牛牵到草长势较好的地方,请牛低头进食,然后利用牛的左大腿,在牛行走弯曲时,我一边用手抓住牛的脖子,一边用脚飞快地踩上牛的大腿关节,这样就能很轻松地登上牛背,实现双赢。”

乍一看,这样的策略与国内其他汽车企业“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别无二致,同样是以巨大的消费市场作为期许,然后从合作中获得技术、人才、供应链等方面的支持。

从表面上,李书福的“牵牛论”与行业的“市场换技术”看似确实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区别却在本质上。其一,面对市场,李书福是积极主动的,并且吉利不像比亚迪一样具备核心技术,只能靠整合资源吸取力量;其二,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来自市场,与国企完全不同,生存的焦虑感更为严重,发展的欲望也更为强烈。

另外,相比于同时代的魏建军,李书福更为开放。如果说魏建军是在用躬耕式的方式造汽车,那么李书福更接近于用投资的方式造汽车。前期,从照相馆开始,李书福始终是追着资本在跑;后期,在汽车制造领域,吉利收购沃尔沃、入股戴姆勒也都是与资本为舞。

对于戴姆勒,李书福期许可谓“恩威并济”。一方面,中国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出行服务市场,还是最大的出行服务市场试验田;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是制造业之王,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重塑的世纪,无论是吉利、沃尔沃、奔驰、宝腾、路特斯,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汽车公司,都面临巨大挑战。在相互尊重,互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地探索一条携手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尝试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利益,为行业产生积极影响。”时代变革将再次改变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而吉利是主动伸出橄榄枝的人。未来,汽车企业将只剩下2到3家的观点已经成为产业兼并重组的舆论基础。

在吉利将“复活沃尔沃”的期许不断实现的前提下,吉利与戴姆勒的“牵牛组合”看起来并非虚无缥缈,恰似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和牛的体量很像今日吉利与戴姆勒的市场地位,喜欢上一头产奶量高的奶牛,恰好家里有一片草原。

最终,李书福以人和牛的关系用一连串的排比阐述自己对合作模式的心得。“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总是有人帮助牵着鼻子,不会走错方向。”可见,即便是经历过时代变革的李书福,也对时代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心生敬畏,向往一头牛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