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医师应该知道的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一)

更多医学信息:http://www.medlive.cn

鉴别诊断

表1(见上篇)中大量的疾病都可以有视神经受累。尽管在理论上其都有与IDON混淆的可能,但其中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典型IDON并不相同(表2,见上篇),所以也不难鉴别。

许多非IDON患者都有可提示医生考虑为其他诊断的系统性特征。例如,明显的视力丧失家族史、发现双侧视盘苍白,提示可能为遗传性疾病。新近的感染性疾病史,提示可能为感染或感染后原因所致。此外,往往可以在病史中找到毒物接触或代谢性疾病的线索。影像检查也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结构性或压迫性异常,从而有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

为此,本文将忽略表1中那些比较容易鉴别的大多数疾病,而重点讨论以下这些在日常神经科实践中,更容易被误诊为IDON的相关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NMO和MS的鉴别帮助不大。其疼痛或视盘炎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但NMO患者在就诊时更可能表现为双侧视神经炎和更差的视敏度。此外,有研究提示,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时,NMO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常有更明显的变薄,但在就诊时,这种差异并不能对上述两种疾病进行临床区分。

MRI表现有较高的鉴别价值。与IDON相比较,NMO相关视神经炎的MRI很少有不正常者。而且其视神经病变在MRI上有明显不同:NMO病变倾向于纵向扩展(>17.6mm),并至少累及三个视神经段;而IDON/MS病变大多局限于一段,且通常位于前部。长度大于40毫米的增强病变更可能与NMO相关,而不是IDON/MS。此外,NMO可有视交叉和视束受累,而MS一般没有这种现象。

小结:

对于就诊时不具有典型MRI表现、双侧发病或病情严重、病情复发、恢复较差、或有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的视神经炎患者,应进行抗水通道蛋白抗体检测。这也适用于那些在MRI图像上有广泛和/或更后部位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对双侧发病的视神经炎患者进行抗-MOG抗体检测,应被视为恰当的选择。

结节病

结节病患者的眼部受累较常见(20%)。尽管其前部视觉通路受累者只占1-5%,但视神经受累仍然是神经结节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如果就诊时已知道患者有结节病史,则可以相对明确地诊断为结节病性视神经病;然而,还有许多结节病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发病时没有已知的结节病史,并被误诊为IDON。

结节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范围为25-75岁),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只有25%的患者为单侧发病,但有2/3的患者存在瞳孔传入缺陷。约10%的患者存在眼痛和闪光幻视。视觉损害或许是亚急性的,但其演变期有时可持续数月。就诊时的视敏度可从6/7.5到无光感不等,但以6/18或更差者较常见。色视觉常有受损,而且与IDON相似,患者可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5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存在视盘苍白;其他常见的异常还包括视盘肿胀、静脉周围炎和肉芽肿样改变;而眼底完全正常者仅有10%。

小结:

与IDON不同,结节病性视神经病变需要使用免疫抑制治疗。临床经验表明,早期、积极的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所以早期发现这些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已知患者有结节病史,则诊断相对简单。否则,可通过种族、双侧视神经受累、起病相对缓慢、更严重的视力丧失、眼底检查异常,以及MRI显示视神经广泛受累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特点,来考虑该病的可能。

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视神经病变

辅助检查通常显示脑部MRI成像正常,但视神经有T2高信号及造影剂增强异常。CSF检查无寡克隆区带存在,包括抗-NMO抗体在内的其它视神经炎原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小结:

与IDON不同,该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很好,但患者的最终视力可能取决于早期、积极的治疗。而令人遗憾的是,该病只能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出现复发后才能诊断。发病时更严重的疼痛和视力丧失,提示患者的最终诊断可能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视神经病变。此类患者应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于停药后进行密切随访。有报告称,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一例4年前已注册为盲人的患者,视力恢复到了6/6。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该病的发生与眼部小血管(通常为短睫状动脉)血供中断所致的视盘区域神经纤维梗死相关。其可能是由非动脉炎性疾病所致,也可能与血管炎相关(以巨细胞动脉炎最常见)。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通常表现为觉醒时突然发病、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伴视盘水肿,视力在最初几天可能继续恶化。该病通常发生于视盘小而拥挤,且生理杯也小的患者,其未受累眼也可能显示这些特点,即所谓的“危险视盘”(图1)。

患者的视敏度可从正常到无光感不等,但大多数可达6/60或更好。视野可能显示弓形暗点、垂直视野或整个视野损失。视盘肿胀可在2-3个月内消退,并常残留有视盘苍白。视敏度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但大多数患者都有残余视觉障碍。

图1 小而拥挤的视盘(“危险视盘”),注意缺少视杯

神经科医师应该知道的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一)

除了上述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外,提示A-AION可能性的其他线索还包括:以往的短暂性视力丧失、另一只眼存在无“风险视盘”特点、视盘肿胀及苍白(图2)、严重的视觉受损、血小板计数升高,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迟发性脉络膜灌注和/或缺血。

图2 一例79岁男性患者苍白而肿胀的视盘

神经科医师应该知道的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一)

患者因严重的左眼视力丧失而就诊,除了过去6个月内有消瘦外,无其他症状,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正常(隐匿性巨细胞动脉炎)。

小结:

该病是视神经炎非常重要的一个鉴别诊断。虽然NA-AION最常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但年轻患者也可发生,且常被误诊为IDON。发现隐匿性巨细胞动脉炎,也可能存在困难。而且这类误诊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影响。不支持患者为IDON的重要“危险信号”包括:缺乏疼痛、发病突然、视盘苍白肿胀、另一只眼为“风险视盘”,以及缺少随时间过去的病情改善等。大多数神经科医生都知道巨细胞动脉炎的意义,但许多人还不了解隐匿性巨细胞动脉炎的流行状况。总之,时刻对相关患者保持较高的怀疑指数是很重要的。

感染/感染后性视神经病变

许多微生物感染可以直接或作为一种感染后现象而累及视神经,且以后者更为常见。感染后视神经病变可以为免疫介导的视神经脱髓鞘所致,也可能因视盘区的血管炎症而引起(即视神经视网膜炎,见下文)。

可能与该病相关的微生物有很多(表1,见上篇)。医生通常会因为患者的前驱性全身症状而疑及感染后因素的可能。但有些患者的前驱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对那些存在糖尿病、免疫抑制、以及来自(或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患者,保持特别高的警惕。

感染后视神经炎通常在原发病后的1-3周内发生。病毒感染较细菌感染所致者要常见的多。患者多为儿童,双侧受累者较常见,并可能有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受累(如小脑炎或脑膜脑炎),以及视乳头肿胀。某些患者可在没有明显视神经功能损害或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视盘水肿,这就是所谓的视神经周围炎(或眼周神经炎)。感染后视神经炎的时间过程通常与IDON相似,其预后通常也很好。

小结:

这类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不容置疑的指南。对每例患者都进行潜在感染方面的筛查是不合适的,但如果感染存在的话,做到不漏诊就很重要了。提示需要考虑感染原因的线索包括:最近的“感染性”的疾病史、已知的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病史、眼眶、鼻窦或脑膜部位疾病史,以及视力的持续恶化等。影像(特别是MRI)可显示视神经增粗或不支持为IDON的其他线索,但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也可能无这些表现。

视神经视网膜炎

视神经视网膜炎患者会有富含脂质的液体,从视盘炎性血管内渗出到视网膜周围。由于视网膜外丛状层的解剖特点,这些液体会逐渐增加并导致视网膜下出现径向(星状)模式的沉积物。患者的视力下降主要是由于黄斑病变而不是视神经功能障碍所致。视神经视网膜炎可分为三大类:①特发性,②感染相关性(最常见者为汉氏巴尔通体所致的猫抓热,但此外的许多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报告),和③炎症,但非感染性(如结节病、结节性多动脉炎)。

患者通常表现为单侧、无痛性、于数日内发生的亚急性视觉损害。半数以上有新近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样疾病史。视敏度变化介于正常和仅有轻微光感之间,但一般在6/18和6/60之间。视野通常显示中央型或中央盲点性暗点。可以有或无RAPD。

在该病的最早期,仅有的眼底异常是视盘水肿及可能伴有的视盘周围出血。此外,也可能有视乳头周围严重的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增厚,但这些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时更加明显。典型的星型渗出物表现(图3)需9-12天才能出现,届时的视盘通常已不太肿胀。渗出液多在数月后消退,但黄斑周围有时可残留色素沉着。视盘肿胀通常在2-3个月后消失,但可能残留有轻度的视神经萎缩。该病的预后良好:90%患者的视力可恢复到6/12或更好,但少数患者恢复的不太好,这可能为视盘区的血管炎性梗死所致。

图3 黄斑星芒状渗出的病毒感染后视神经视网膜炎

神经科医师应该知道的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一)

小结:

视神经视网膜炎的早期表现,可能类似于IDON所致的视盘炎。当患者有感染性疾病的前驱症状史、不伴疼痛,并有视盘周围视网膜下水肿时,应怀疑为该病的可能,但视网膜下水肿,或许只能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时才可发现。典型黄斑星芒状渗出在发病2周内可能不会出现,因此,及早复查,以确保该病不被漏诊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原因也可引起黄斑星芒状渗出伴视盘肿胀,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见下述病例),此外还有糖尿病性视乳头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甚至视乳头水肿等疾病,但通过相关的临床特征,一般可以对其作出鉴别。

一位47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的左眼无痛性视力减退而就诊。其视敏度为6/24,眼底镜检查显示为视盘水肿伴出血和黄斑星芒状渗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有视网膜下积液(图4)。患者的血压为220/130毫米汞柱,且最终需要五种降压药,才能使血压得到控制。

图4 47岁的男性患者,视网膜下积液

神经科医师应该知道的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一)

神经科医师应该知道的视神经炎鉴别诊断(一)

(A)患者左眼显示部分黄斑星芒状渗出(箭头)及明显的视盘肿胀。

(B)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左侧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

(C)右眼正常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点评:该患者有许多与IDON不同的特点:突发的单侧视力减退且无痛,当然还有血压严重升高。因此,记住要对视觉受损患者检测血压,是很重要的。此外,本例还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那就是,并非所有的黄斑星芒状渗出都是由视神经视网膜炎所致。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最常见的三个突变分别在11770、3460和14484部位。该病属母系遗传,但不知为何,却以男性患者更常见。患者多在15-35岁发病(范围2-87岁),典型表现是无痛性亚急性中心视力减退(一般可达6/60或更差,恢复相对较少)。另一只眼睛通常会在2-3个月内被累及,并导致患者残留功能性失明。在视力减退期间,患者显示有视盘肿胀及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但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时,一般没有渗漏出现。反常的是,大多数患者都没有RAPD。最终,患者的视盘会萎缩而苍白。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高达20%的LHON患者报告有眼痛或眼球运动诱发的疼痛,有些患者甚至表现为Uhthoff现象。患者(尤其是那些14484突变患者)的视力可在多个月后出现明显改善,所以,很容易看到这些患者是怎样被误诊为视神经炎的(见下述病例)。

一例38岁的男性司机,因怀疑为双侧视神经炎而被转诊就医。患者报告其近2个月出现无痛性双眼视力下降,且吸烟、嗜酒。检查发现,其双眼视敏度为6/60,并有双侧中央暗点。瞳孔反应、视盘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均正常。此外,其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方面的血液学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腰椎穿刺和脑部MRI也都正常。

更复杂的是,LHON和MS并存的几率要比预期的偶然几率高出50倍;在脑部MRI图像上,LHON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表现可能与IDON很难区别;而且,IDON患者的确可能表现出复发-缓解型MS的典型临床特征。

小结:

虽然罕见,但将LHON列为视神经炎患者潜在的鉴别诊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男性患者,以及那些存在轻微RAPD或有双侧视力受损的患者更是如此。详细的家族病史调查,以及在视觉受损时进行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可能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