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当下的嫁妆,无非是房子、汽车、金钱、金银首饰和生活用品,古代也有嫁妆,但要说古代嫁妆被当下更为丰富

,您可能不大相信,不过,咱们先不抱成见,玩一把穿越,是否丰富就能见分晓。

在古代,即使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家里人也会从一出生就帮忙给女儿攒嫁妆。为的是以后自己的孩子不仅能找到好婆家,出嫁以后还能在婆家的地位高一点、过得幸福一些。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诗经·国风》中记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描述了当时女子出嫁时的情景。你驾着马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可见嫁妆这一风俗由来已久。

西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为爱私奔后,因那是两人都没有工作,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父亲卓王孙因为女儿跟人私奔,感到很耻辱,不但一文钱嫁妆也不给,也拒不想见。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因生米煮成熟饭,加上时间一长,卓王孙觉得兄长长辈额的话也有道理,于是绝额定从家里选出家奴一百人,拿出钱一百万,以及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作为“补嫁妆”送给司马相如。听此消息,卓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至于后来,司马相如被汉武帝重要,岳父脸上有光,那是后话。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古代嫁妆和现在大同小异,无非钱财而已,但也有区别,是当下没有,从卓文君的嫁妆看,家奴就是当下不可有的。那么古代,有哪些更丰富的嫁妆呢?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嫁女都会让女儿的侍婢,即后来所说的“丫环”一起陪嫁,有的还会让妹妹跟着过门。一直到清代,陪嫁丫环的现象仍很常见,如《红楼梦》中的 “凤姐”王熙凤,她出嫁时丫环平儿便陪嫁进了贾府,后被丈夫贾琏纳为妾。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其实,把女子当嫁妆并没有什么稀奇,一夫多妾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结构,真正另类是把凶服、棺材这些与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当嫁妆。

据《余姚六仓志·风俗》记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缞衣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与丧服一样另类的嫁妆,算是棺材板了。在过去广东大埔一带就有“陪棺材板”的婚俗。据记载,当地嫁女“铺排妆奁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如果不方便陪送棺材板,有的地方还会变通一下,如在过去的台北市,便有用金子打制一只与棺材板价值相当的小金棺材当嫁妆的现象。纳为妾。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嫁妆叫“压箱底”。所谓“压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模型,因为属于个人隐私,兼具辟邪作用,常放在箱子最下面,不常出示,故名。“压箱底”实际是古代性文化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嫁妆画”,可以让新婚夫妇看后知道怎么过夫妻生活。

嫁妆文化:结婚陪嫁带棺材板、丧服?“压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课

1986年在湖北荆门包山发现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幅出行图,描绘了嫁妆物品:整幅画面由26个人物、2辆骖乘、2辆骈车、9只大雁、2只狗、1只猪构成,另有衬托场景的5棵大树,所反映的内容即是当时女子出嫁场景。猪、狗是那个时代很重要的家庭财富,用之陪嫁女儿也属重要财物了。大雁则是当时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必带礼物,即所谓“执雁为礼”,也叫“奠雁”。

古代的土地、房屋是私用财产,大户人家将几十上百亩土地和房产作为嫁妆也是比比皆是,特别是皇帝家嫁女儿或者娶媳妇,那个陪嫁的嫁妆简直叹为观止。

据《晋书·礼志下》记载,西汉初年的刘姓皇家有这么一个规矩:“聘后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夫人金五十斤,马四匹。”汉代200斤黄金,相当于现代49600克,以目前每克360元的较低价来算,这笔聘礼多达1785.6万元人民币,但有时候实际开支还要大大超过此标准,如汉惠帝刘盈娶鲁元公主时,“黄金两万斤,马十二匹”。对应的,女子嫁给皇帝,即当皇后也会要置办一套嫁妆,但置办的花费全由皇帝家来“埋单”。

到了明清时期,“厚嫁”之风盛行,嫁妆的档次也愈来愈高。在明清时期的京城,比较富裕的人家给女儿置办的嫁妆,一般是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而富豪家则多至百余抬。普通人家多在十六抬、二十抬,至于穷人家便没“抬”了,雇人用肩扛过去即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