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调查发现:农民对教育游戏接受度高于公务员

6月20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北京召开“教育游戏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研讨会。教育游戏,泛指具有教育功能的游戏,包括在线教育游戏、基于软件的教育游戏等等。该课题组成员、红河学院教师赵永乐通过覆盖全国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问卷,对“国内教育游戏需求及接受度”进行调研,获得了近3.5万条调查数据,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情况。

高校教师调查发现:农民对教育游戏接受度高于公务员

红河学院教师赵永乐在介绍调查发现

赵永乐经过初步的数据分析发现,作为教育游戏进入学校应用的主要控制者,教师如果心理认可教育游戏的价值,就会不顾外在困难地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并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向家长和校方推荐教育游戏,比如会以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成绩、规范学生行为和拓展学生知识等优势,向学校推荐教育游戏。但有意思的是,教师不会以提升学习成绩向家长推介,而会以拓展知识面和提升学习兴趣向家长推介。赵永乐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教师无法向家长保证教育游戏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教师的推介就与家长对教育游戏功能的主要预期(提升考试分数)有差距。

此外,赵永乐通过调研分析还发现,教师对于教育游戏的认可程度,与其获得该教育游戏的渠道很有关系,其中学校统一购买和广告宣传的接受度明显低,教师更容易接受自主获取的教育游戏;对于应用过教育游戏来教学的老师来说,他们会越来越喜欢应用教育游戏。

对家长的调研分析显示,家长对教育游戏的态度会明显影响其对教育游戏的接受程度。同时,家长对教育游戏的好坏认识比较模糊,而教师的认识则比较清晰。另一个发现是,相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等职业的家长而言,个体经营者、务农和自由职业者对教育游戏的接受度比较高。在家长看来,教育游戏软件最大的缺点(风险点)是可能会让“孩子沉迷其中”,更多的家长乐于接受学校和教师推荐的教育游戏。

从对学生的调研分析来看,小学5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教育游戏的接受度较高,自评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教育游戏接受度则更高,平时每天玩1-2小时的学生对教育游戏有更高的接受度。

对于这项调查,该课题组的专家们在讨论后指出,教育游戏的应用是一个系统任务,各方面的配合比较重要;同时,希望专委会和相关研究机构可以尽快制定教育游戏的质量评价标准,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

对于教育游戏开发商,赵永乐建议,不应该急功近利,不要依赖游戏机制收费;应该多关注低学历家庭及农村地区用户,因为他们对教育游戏的期待和接受倾向比较明显。

当天,该课题组成员、西华师范大学教师贺宝勋老师分享了一些国外教育游戏供给及典型案例,并指出国内教育游戏与国外的设计研发差距较大,国外优秀教育游戏设计更为系统、科学,体现出整体设计。他因此建议,国内教育游戏研发中,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游戏应把有趣和娱乐作为首要目标;为教师设计的教育游戏,应告诉教师能实现哪些教学目标;为学生在非正式情境下的学习设计教育游戏,需要设计家长监督模块。此外,不仅要设计教育游戏,更要设计游戏化学习管理系统。

高校教师调查发现:农民对教育游戏接受度高于公务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新在作分析发言

当天,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新总结指出,当前由于游戏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游戏产业都发生了危机,而教育游戏是引导游戏研发者做教育、做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希望各方能团结起来,开发一些合适的教育游戏,能够让游戏在培养学生未来生存技能和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发挥研究力量,探索教育游戏进课堂的规律、方法和策略,引领游戏化学习这一新领域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