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一泡茶,我们可以喝到不同的味道,这是由于茶叶中存在不同的“呈味”物质成分,小懂在之前的文章也有聊过这个话题哦,不如一起温故而知新:《

茶汤的滋味为何这么丰富?一张表让你全看清!》https://mp.weixin.qq.com/s/MIfosdXFXpSSbvFI0ua-8w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呈味”物质是茶叶本身自有的,但会因为气候、茶树栽培、制作工艺、焙火工艺等不同,使呈现出的物质含量不同,品到的茶汤滋味有所差异。

当武夷岩茶中出现“酸”“甜”“苦”“辣”这些味道,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呢?

岩茶的“酸”

1、武夷酸

这属于岩茶的正常酸,是岩茶茶叶与生俱来的。

武夷山农科所高级农艺师刘国英对“武夷酸”也有过非常专业的解释:“陈年岩茶在一定的陈化期内茶汤都会有酸味。正常储存的岩茶发酸年限一般在5至15年内,之前和之后一般都没有明显的酸味。足火岩茶,若返潮后会提前出现酸味。”

所以,正宗的武夷酸其实是茶在自然转化中出现的滋味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除此之外,岩茶出现的酸味都是不正常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返青酸: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老茶和存储不当的茶叶中,由于存储条件不过关,茶叶返潮吸水导致茶叶含水率超过8%以上,茶叶容易发生“水热”反应,酶促产生酸性物质,溶于水之后便出现酸味。

所以在后期存储时,对茶叶贮藏过程中的湿度要有一定的控制。

3、工艺酸:

由于工艺上的失误,会使成品茶出现酸味,甚至酸中带闷味。

可能的原因有:

采摘级别低,茶叶带老梗,其因梗老难杀熟,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

②茶叶在经过杀青、揉捻之后没有及时烘焙,湿度较大

,在湿热作用下进而发生酶促反应产生酸性物质;

茶叶焙火之后的温度还未下降就直接密封……等等工艺问题。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岩茶的“甜”

1、清甜

武夷岩茶的清甜,就是一种鲜爽、甘甜的feel~

这种“甜”的呈味,原因有很多:

①恰当的茶叶生产加工,使茶叶的氨基酸转化量高,即出现舒适的甜感;

②“高山茶”由于海拔高,气温气压低所致,茶叶内含的氨基酸成分多;

岩上的茶叶带有独特的山场气息,茶叶在冲泡之后会有舒适的清甜。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2、醇味

这里的醇味是指茶汤甘甜,且浓厚和饱满,是一种舒适、愉悦的甜感。

产生这一“甜”的原因也有多种:茶叶生长环境优越,青叶内含物质成分丰富;制作工艺到位等都能带来这种“醇味”。

3、回甘

茶叶的山场好、制作工艺到位等都能出现回甘,它是一种很愉快的动态变化,苦尽甘来,两颊生津之感,甜润兼具。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岩茶的“苦”

因为茶叶本身内含“苦涩味”的物质成分(茶多酚、生物碱等),这些物质成分经过加工处理之后进而转化,但并不能全部转化,一定“苦味”是茶叶滋味中的正常存在。

1、正常苦

茶汤入口有苦味,但很快能化开,这属于“正常苦”,是可以接受的。

有些茶入口甚至有非常强烈的苦味,但化开很快并带有强烈的回甘,对于这种现象,有很多茶友是非常喜欢滴,小懂也是哦~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2、苦味明显

有些岩茶喝到嘴里有明显的苦感,但化得很慢、甚至化不开;或者茶入口时苦味不明显,但喝下去回味时能感觉到明显的苦味。

这些“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茶树品种不同,例如“八仙”、“丹桂”等这类品种内含的“苦味”物质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品种;

采制的青叶偏嫩,内含“苦味”物质成分含量高;

③茶叶生态环境受阳光直射的向阳地带也会导致多酚类物质偏多;

④茶叶杀青“没杀透”,做青“不熟”、走水“没走透”,导致苦水堆积等等原因都会带来“苦味”;

夏暑茶,出现苦底的概率大大增加。

另外补充一点,“苦”与“涩”是两个概念,有苦味的茶叶未必有涩感,有涩感的茶叶也未必有苦味。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岩茶的“辣”

辛辣

与辣椒的“辣”级别不同,在岩茶中这种“辣”的级别很低。

一般多出现在肉桂这个品种中,由于肉桂本身独具的“桂皮气息”特征,经过到位的制作工艺致使“桂皮气息”浓烈,冲泡之后饮用能明显的感觉到“辛辣”。

岩茶的酸甜苦辣,你都尝过吗?

除了基本的酸甜苦辣,茶中还有很多滋味,如涩味、鲜味、青味、火味等等,待以后小懂慢慢和大家讨论。

所以,以茶论人生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茶中有百味,人生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