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何时也能下“血本”留人?

部队何时也能下“血本”留人?

一篇央视新闻推送的《大学生买房8折!这座大城市为"留人",下血本了》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武汉曾经留不住大学生,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离开。针对这个现象,武汉做了相关的调查:收入问题、住房问题、落户问题是制约大学生的三大难题。

于是武汉市长带头研究解决方案,出台了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专科毕业生4万,本科毕业生5万,硕士毕业生6万,博士毕业生8万。同时,大学生可以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购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最重要的是,大学毕业生落户零门槛,只要凭毕业证就可以落户武汉。

这一系列的政策带来的结果是,一年的时间,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武汉人数30.1万人,是2016年的3.1倍。新落户大学毕业生14.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同样的,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出台了"下血本"的政策,抢人才。

曾听朋友讲,听说部队要改文职,要大裁军,国防科大的门口支起了一个个人才招聘的棚子,华为中兴等公司都希望可以从科大挖走一个专家教授。是不是真的我不确定,但军队有很多人才到地方的确很抢手,他们本可以拿着年薪百万的工资,用着更先进的设备,取得更为人所知的成就,但因为身上的军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

对人才的定义千变万化,在我看来能够为部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都叫做人才。且不论人才真实与否,当前部队自认为有点本事的年轻军官士官想脱军装的不在少数,甚至形成了风气。有些安心服役的干部反而不好意思说出口,因为在大家看来,出去怎么也比现在好,个中原因恐怕就是军队留人没下血本。

部队这两年可谓改变不小,更新换代装备、升级军人证件、提升军人福利待遇等等,但很多政策没有下血本,落实不到位,仅存在于新闻中,朋友圈中

2017年2月曾风靡一时的解放军身份识别系统(狗牌)配发全军,一年过去了,很多战友还没拿到手,原本等着炫耀一下的人也快遗忘这件事了。

刚刚过去的2017年可谓是浩浩荡荡的军人依法优先之年,各地纷纷竖起了标志,很多地方却只是有标识无通道,没有设立专门军人通道的进站口,可谓是考验着战友们脸皮的厚度

军人"光荣之家"的标识牌也同样如此,全凭各地政府拥军程度决定有无。诸如此类的好政策到下面都变了味,卡在了最后一公里。很多战友感叹,还不如不看新闻,知道了有新式体能服,又发不到手里,心里更难受。再有好政策的新闻也就习惯了一看了之。

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都无用。

打通留人最后一公里,必定要舍得下血本。除了落实,更要看到军人的后顾之忧。与武汉大学生同样的,影响军人的也无外乎三件事:收入、住房、家人。

对于收入,军人的要求并不高。当前军人的工资总体来说并不算低,但波动不大。首先是在2016年宣布的形成定期增长机制,并没有公布具体安排,导致每月20号左右谣言满天飞,大家最关注的部门就是财务,有没有去学习。

同时,工资无法体现个人能力。同样的技术干部,有些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不学无术混日子,但领同样的工资,这在地方是闻所未闻的。第三,工资增长看不到希望,拿到一个单位的工资条,大概就可以看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正师级干部和副连职排长的工资一年差不了几万块钱。

对于住房,军人的要求并不高。住有所居,是军人最大的要求。然而多少新干部下连后听的最多的消息就是"咱们单位可没房啊""有孩子的干部都在外面租房"。

当前军队各类保障住房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是市区中难得一见的"五层小楼",大概是因为超过六层就要装电梯了吧。新建住房保障不上,老住房又被占满,导致很多军人领着几百块钱的补贴出去租房。

对于家人,军人的要求也并不高。当前各地写进政策中的家属就业,子女入学都比较完善,但不是不办就是慢。不了解政策,没有地方了解政策,是很多随军家属面临的难题。没有房也导致了家属随军的困难。

其实,军队留人真的需要下血本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关军人切身利益的事都应该当做大事来抓。住房、家属随军,这都是军人的大后方。如果做不好这些,何谈让军人牺牲奉献。军人奉献是天职,让军人的家人再奉献就不应该了。

有关军人个人的事都应该当做大事来做。国家在发展,军队在发展,保障跟不上情有可原,但人为态度原因就让人无法理解了。当前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将军人个人的事当成小事不紧不慢,排在最后做,把迎检当做大事做,加班加点做。

比如军人证件难办这一小问题,却困扰很多官兵。证件丢不起,等不及。多少学员经历过下不了命令办不了证件,拿着快过期的学员证出门的空档期。

小事寒了官兵的心,大事又没有能力保障,何谈留人?下不了血本,政策就通不了基层,下不了血本,就无法打通兵心的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