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的功效

藥酒的功效

酒為水谷之氣,味辛、甘,性熱,有小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暢通血脈、活血行氣、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健脾養胃、殺蟲闢瘴、消冷積、厚腸胃、促消化及引藥上行、助運藥力等多種作用,能通行經絡,上竄巔頂,外達皮腠,旁通四肢,與其他藥物製成藥酒,用來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在我國,保健藥酒有很悠久的歷史,早在《漢書·食貨志》中就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說明我國古人對酒在醫藥方面應用的高度評價。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我們的祖先在飲酒過程中發現了酒有“通血脈,散溼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等功效。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酒的藥用價值的認識也更加深入,對其應用也更加廣泛。

研究表明,白酒在體內可氧化成乙醛、乙酸,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放出能量。據測,1克乙醇氧化後能放出7500卡熱能,相當於0.8克脂肪氧化後的產熱量。但乙醇不能在體內進行儲存,直到全部氧化完畢為止。所以白酒其營養價值不大,只能就其本身被氧化產熱而已,而不能補充營養物質。但一些其他類型的酒如黃酒、果酒、啤酒等則不僅能氧化其中的乙醇供能,而且因其中含有糖分、糊精、麥芽糖、氨基酸、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可產生較好的營養作用。另外,酒可促進消化,乙醇可短時間內促進胃液和唾液的分泌,這些都是適量飲酒之所以能有利於養生的重要原因。

現代中醫和西醫都認為,疾病的產生與社會環境和心理狀況有關。中醫認為,人類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正常的情志活動,當這些情志活動超出正常範圍時,就會引發不同的疾病。研究證實,如果人們長期處在孤獨和緊張的狀態,很容易發生疾病。少量飲酒能減弱大腦皮層的抑制功能,起到消除疲勞、振奮精神、減少抑鬱、調節心理的作用,有助於緩和人的優慮和緊張心理,增強安定感,提高生活興趣,對老年人尤其如此。日本的一些養老院針對不少老年人易發怒、易不滿、孤獨不快,以及其他令人費解的古怪性情,用一兩杯酒代替通常服用的鎮靜藥物和心情舒展藥物,結果養老院的氣氛豁然開朗,洋溢出一派和睦氣氛,而且睡眠差的老人從以前的40%下降到了18%。

藥酒的功效

這種適量飲酒所產生的延年益壽作用與酒的活血通脈及改善循環的功效密切相關。同時,也需提醒大家,養生藥酒雖好,但不宜長期大量使用,以免對身體產生不良副作用。

藥酒的功效

有需要藥酒的朋友可私信我定製適合自己的藥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