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有家长说:我家孩子最不听话了,爱玩游戏,爱玩手机,不爱写作业,把自己关在屋里,不理我,不愿讲话,一讲话就和我大声吵起来了,竟然有一次打起来!

为什么你一张口讲话,孩子立马不耐烦?

为什么孩子跟你像是仇人一般?

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其实,这都是沟通不顺畅的原因,沟通能够消除一切障碍,顺畅不会从天而降,是沟通的结果。

我们看一首诗,是来鲁思·贝本梅尔写的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孩子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

请透过我的言语,

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

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其实,有效沟通很关键。

何为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促使对方接受的沟通。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地接受。

达成有效沟通必须具备的两件必要条件:信息发送者清晰的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受者能确切的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受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会。两者缺一不可。

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例如:和孩子说好了八点十分开始做作业,但孩子九点还没有开始动,于是家长火冒三丈,开始质问,孩子也会解释,你就会不自觉地说“你这样磨磨蹭蹭不求上进!”“你怎么总是不懂事”……于是负能量的标签就这样给孩子贴上了!面对孩子的辩解,你声音变大了,“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还和我争吵……!”接着会搬出更多的陈年旧事,更大的声音,你以为孩子听了你的话,其实,不是的,孩子不想说了,也拒绝和你沟通了。是用沉默来代替对抗。

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我们再来看一个狮子和老虎的故事: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沟通,很重要!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 明明是表达你的意思,却让情绪上了上风,心时想着沟通,语言却阴阳怪气,不知道是沟通还是挑衅?嘴上喊着沟通,脾气却比谁都大,不知道是沟通还是吵架,要沟通,就诚心实意,平和的情绪,诚恳的语气。

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那么,如何达到有效沟通呢?:

第一步:表达你要的,而不是不要的,做正向引导。

第二步:表达感受,而不是情绪,表达自己是愤怒的而不是愤怒地去表达。

第三步:表达你的需要,而不是抱怨。

第四步:表达你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抱怨你所在的位置,看目标而不是陷在事件了!不要纠着一件事使劲说,从现象看本质

所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孩子和父母打架,你会找背后原因吗?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例如看到孩子呯地关上门,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自己有情绪,憋着埋怨去和孩子沟通,而是平复心情后再去沟通。

我们家长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去说事情,不一味指责孩子,讲话不要命令式语气,当孩子心烦的时候,家长不要高高在上,直接批评指导,家长要做就是低下身体子学会倾听,了解孩子真正的感受,把孩子的想法引导着说出来!一流父母是榜样,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三流的父母是保姆!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成为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

多和孩子沟通吧,他们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角度和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