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在聊今天的话题前,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患者拿中药回家煎煮时打来电话询问,“医生啊,是不是应该把药煎的浓一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呀?”,有些粗心的患者甚至为了多煎煮一段时间把药都熬糊了......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所以,真的是中药煎得越浓,达到所谓“提炼精华”的状态,效果就越好吗?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古代中医大咖们是怎么说的吧!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说明了煎药对于发挥药物疗效的重要意义。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说:

“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则进一步说指出了煎药中火候的重要性。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煎药讲究的是一个“度”,而不是越浓越好,因为浓度高未必效果就好,浓度一定要适“度”。

那为什么煎药要有“度”呢?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中药煎煮的本质是使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煎到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时,这种扩散运动就停止了。此时如果再继续煎煮,以求“又浓又少”达到所谓的“提炼精华”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不仅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不会再释出,还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导致药液中有效成分因蒸发而减少,甚至在过长的高温中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药效。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此外,长时间的煎药还容易煎煳产生毒性。还有,过分浓缩的药汁会加重苦涩等味,给患者服药带来恐惧心理,影响依从性。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到底该如何煎药?

1

从煎药时间上看,一般而言,先把中药泡30分钟左右然后开始煎煮,头煎以沸腾开端核算时刻需20~30分钟,二煎15~20分钟。

「中医」“浓情”未必有“蜜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

①解表药性质轻散,不宜久煎,否则会破坏药效,一般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即可;

②补益药有效成分煎煮时析出时间较长,则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一般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

③贝壳、矿石类需要“先煎”的药物则先煎10~30分钟;

④薄荷、青蒿等需要“后下”的药物在最终5~10分钟入锅即可。

2

从煎出的药量上看,成人一般煎好滤取量在200ml-250ml左右即可;儿童用药时,由于看病时医生给儿童用的剂量较少,因而一般煎出50ml-100ml左右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