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今天的第一期一城一吃,先從歷史文化古城邯鄲講起。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邯鄲在中國所處位置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位置:邯鄲位於河北省最南端,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四省交界處,語言有邯鄲方言,可以參考天下無賊裡的王寶強說的話.戰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邯鄲還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太極之鄉、指南針的故鄉,邯鄲還是劉鄧大軍誕生地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

美食推薦:

1,劃重點 驢肉香腸!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驢肉香腸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吃,產自河北省邯鄲永年縣。源於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曆史,是“中華傳統名小吃”。 由驢肉輔以多種香料製成,香而不膩,營養豐富。選用精驢肉,剁成肉沫,加綠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貴作科用老湯調製成的糊狀,灌入驢腸衣內,紮成小捆,經高溫蒸煮滅菌,最後用果木熏製而成。

友情提示:這個要吃新鮮的,一旦真空包裝,味道相差很多。其實很多好吃的東西都這樣,真空包裝毀所有。

2.酥魚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最初人們吃魚怕魚刺扎嗓子,邯鄲一趙姓大戶人家的廚子創造了一種方法,把滏陽河的鮮魚摳腮退鱗挖去內臟反覆淨洗後,置於磁州窯大砂鍋內,輔以蔥、姜、蒜、醋、白糖及數十味佐料,用淘米水慢火煨之3-6小時,大火料窨,武火收汁,便加工成骨酥刺爛、美味可口的酥魚。即使再大的魚骨也能酥爛,而魚形照樣完整如初,魚肉照樣不碎不散,味道鮮美,從頭到尾,吃盡無渣。

3.燒雞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用老湯加香料,草藥煮制而成,香嫩鮮亮,口味較重,典型的北方口味。色、香、形、質量具佳,其特點是:透熟離骨、肉嫩且爛、鹹香清純、回味鮮美。

4.豆沫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豆沫起源於河北邯鄲峰峰礦區,是一種廣泛流傳於邯鄲和河南北部的特色小吃,其起源據傳與商代的伯夷和叔齊有關。《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伯夷與叔齊餓死首陽山後,殷都人感其氣節,紛紛祭奠,他們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齏,做成羹,放入青菜和搗碎的黃豆沫兒,呼之為“豆沫”。

5.柿餅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新鮮柿子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柿子做成的柿餅

新鮮柿子採收後,將未軟且沒有損傷的柿果去皮,然後進行乾燥。乾燥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日曬法,掛曬或平曬。將刮皮後帶有拐把的柿子逐個夾在鬆散的繩子上,按大小分別掛在架上晾曬,並經常翻動。待晾曬3~4天后,果面發白、結皮,果肉發軟時,輕握第一次,擠傷果肉。促進軟化、脫澀。當果面乾燥出現皺紋時捏第二次,將果肉硬塊捏碎,捏散心室。再隔2~3天捏第三次,將果心自基部捏斷,使果頂不再收縮,有核的品種要將核捏掉或擠出,一般捏三次即可。二是人工乾燥,即用烘烤的方法,在烘烤中也要及時捏軟。

6.皮渣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戶王氏窮困人家,要招待客人,家裡窮,買不起肉,收拾家裡的粉條粉皮做大鍋菜招待客人,可粉條已吃完,剩下一堆粉條渣,粉皮也用完,剩下些許粉皮碎渣,主人將兩種渣子一齊扔進沸水鍋中煮,煮了一會覺得太稀,於是突發異想,乾脆再勾上粉芡。勾上芡後,鍋裡著實變稠了,等倒入盆子晾涼後,成型切片上桌,有個人就問了:“你這是啥東西?吃起來還很可口呢!”主人想了想:這東西是粉皮粉條的渣做的,就隨口說道:“這是自家釀製的‘皮渣’,客人來了沒啥吃的,請原諒吧。”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還想吃,主人嚐了後,也覺口味不錯,於是皮渣誕生了。

7.蕎麥灌掌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成語之鄉,古城邯鄲美食大搜羅,最後一樣不要說吃,見都沒見過

扒糕又名灌掌,是邯鄲,保定等地方特色小吃,該食品粗糧精做,以蕎麥麵為原料,經過攪拌、揉和成勁道、糊狀的蕎麥精糊,再蒸熟而成。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不迷路。咱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