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 赫爾巴特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知行合一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

知是指良知

行是指人的實踐

知與行的合一

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

認為知便是行

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

認為行便是知

今天要分享的這位教育者

他的專著《走在行知路上》

被譽為為“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之一

在他的教研道路上

是怎樣具體實踐知行合一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楊瑞清

楊瑞清,1963年出生,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人,現任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1981年,為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楊瑞清從南京曉莊師範學校畢業後,到南京市江浦縣五里村小學工作。他先後創辦了行知實驗班、行知小學、行知基地,開展了“不留級實驗”、“村級大教育”以及“賞識教育”研究。

1990年獲得了全國學陶成果一等獎。他主持的《借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賞識教育實踐研究》課題,被審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2004年9月,楊瑞清的專著《走在行知路上》被稱為“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之一。

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十傑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

2000年,楊瑞清入選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團”,2002年又入選全國總工會組織的勞模事蹟報告團。

2003年以來,楊瑞清多次應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講學。《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對楊瑞清事蹟作了專題報道。《光明日報》報道稱讚楊瑞清是“陶行知式的鄉村教育家”。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打好異地教育扶貧攻堅仗,是已經脫貧的貴陽市“高一格”深入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辦一所小小的鄉村小學,究竟有多大作用?當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究竟又有多大價值?

在不斷推動鄉村教育發展,促進教師待遇公平的今天,楊瑞清成功的鄉村教育實踐案例值得借鑑。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行知小學開啟鄉村教育實踐

“我來自農村,看到農村教育還很落後,很多農民的孩子不能上學,不能上好學。陶行知先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偉大精神,強烈地感召著我,我決心到最偏僻、最艱苦的地方去辦學,為鄉村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5年前,從陶行知創辦的南京曉莊師範學校畢業的楊瑞清,向政府提呈的分發志願書中這樣寫道。

1981年,楊瑞清在南京曉莊師範畢業後,放棄進城的機會,自願選擇到偏僻的江浦縣五里村的五里小學(行知小學前身),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他的"反常"決定在當時被人譏為不自量力,為出風頭,也有人說他有陰謀要當校長…。

楊瑞清當時的理念是要實踐陶行知的理想,辦好一所農村學校,讓農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他選擇了五里村的五里小學。當時的五里小學只有七八名教師,100多個孩子,學校建在小山坡上,幾間漏風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舊的課室桌椅就是全部家當。

楊瑞清剛到任時,主動要求帶一年級,並把自己帶的班級命名為“行知實驗班”。雖然剛開始任教的楊瑞清沒經驗,但是有著滿腔的激情和幹勁。憑著愛心與堅持,起早貪黑,楊瑞清很快就與學生打成一片了。

25年後,在楊瑞清的苦心經營之下,那所最偏僻、最艱苦的學校——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五里村行知小學,已經發展成中國全國知名的農村示範小學,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專程到校考察。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賞識教育

楊瑞清說,童年時代失落的自信,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找回來。我們辦行知小學,就是不能讓農民的孩子的缺少或丟失自信,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實施賞識教育。

說到賞識教育,楊瑞清還曾講過學生小凡的故事。學生小凡的頑劣、散漫,全校聞名,父母對他失去了信心。難道這樣的孩子身上就沒有優點嗎?一天,楊瑞清給小凡的班主任佈置了一項任務--給小凡找優點。幾天以後,全校升旗儀式上,楊瑞清宣讀了小凡的優點卡:“小凡,昨天中午,你站在窗口看教師打電腦,天氣炎熱,你卻一直看到上課鈴響。

第二天,小凡和副市長在一起的照片上了報紙。楊瑞清讓小凡將這張報紙帶回家,讓他的父母感受孩子的進步。這年夏天,市裡舉辦“電腦夏令營”,楊瑞清讓小凡去參加。可不到兩天就出事了,小凡偷了別人80元錢。老師請家長將他領回家。楊瑞清剛出差回來,馬上來到小凡家,說服了家長,將小凡帶回夏令營,把錢交還給老師,認錯道歉。後來,小凡成了學校裡的"電腦高手"。一年後,他的各科成績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堅持--感激--成長

楊瑞清把自己20多年來的生命狀態概括為“堅持--感激--成長”6個字。他說,農村教師學會自信很重要,過去只有當官、進城、發財才算有出息,而在今天這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不當官,不進城、不發財,也會有出息。陶行知說要“立大志,做大事,”楊瑞清認為農村教師還要“立大志,做小事”,這是一個“做小事”的時代,用10年、20年做小事,將小事做好、做到極致,最終也能成就大事。他信奉:“小裡見大,乃是真奇。 ”

他還給自己設計了20字的個人成長要訣:躬於實踐,勤於讀書,善於交友,精於思考,樂於動筆。

緊跟大政方針!走好教育“扶貧”路,“行知教育”永不“完稿”!

在行知路上探索了近40年,楊瑞清說:“教育對我來說,是一份讓人著迷的事業,所以辛苦就是幸福,疲憊就是陶醉,而奮鬥就是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