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也可以發脾氣,但千萬不能任性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現如今,隨便翻看哪本育兒書

或者是朋友圈的親子類文章

幾乎都在警告家長

千萬不能對孩子發脾氣

有說發脾氣對孩子來講簡直就是災難

有說發脾氣的父母培養不出心態平和的孩子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我也曾撰文勸大家要學會和孩子溝通

儘量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話

但誰又能保證一點脾氣都沒有呢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當然,能不發脾氣把事情處理妥當

那是我們心中最理想的狀態

不過需要花時間和精力修煉

而像我們這些沒什麼道行的家長

是不可能看幾本書或者幾篇文章就能做到的

再說,即使能忍住不發脾氣

但也只能忍得了初一,忍不到十五

當實在憋不住發作起來

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那可能有家長會問

照你的意思

做父母的只要一生氣

就可以對孩子打罵一通

只要孩子什麼事兒做得不合乎自己的意思

就可以對孩子大發脾氣

當然不能這樣理解

有脾氣也不能亂髮

情緒管理並不是要我們壓抑或放縱情緒

而是為情緒找到合適的出口

實際上我們每次發脾氣

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並不是我們的情緒

而是我們的所說的那些話

所以,如果我們能改變我們的語言模式

即使發脾氣也不會傷到孩子

我們對情緒的處理方式

還能讓孩子從中學會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越來越懂事

而且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我大致總結了下

那些使我們想發脾氣的事

要麼是因為孩子做了我們認為不該做的

要麼就是孩子沒有做我們希望他們做的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記得我有次下班回家

一進家門就看到房間裡滿地的玩具

書包和衣服也都在地上雜亂地躺著

心中的火直往上竄竄

擱以前肯定是要把小米叫到跟前

噼裡啪啦地一頓教訓

但現在我改變了一下語言模式

不去罵他太懶不收拾玩具

也不指責他不愛整潔

更不給他戴上壞孩子的標籤

而是非常氣憤的說出了我看到的一切

並且表達了我的感受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就這樣對著地上的玩具咆哮了一番後

我並沒有像以前那樣

告誡小米不要怎麼做,不該做什麼

而是直接告訴他

什麼是我所希望他做的

該如何去做才是正確的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我順便給出了可能的懲罰

讓小米自己權衡該怎麼做才好

雖然整個過程我表現得很氣憤

有些話說得近乎咆哮

但小米似乎並沒有感到恐懼

而是偷偷的看著我

還有點不好意思地在笑

沒等我把話說完

他就開始默默地收拾房間了

這時我的氣也差不多消了

然後才態度溫和地

跟他解釋剛才生氣的原因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小米聽到我這麼講

並沒有表現得很委屈

而是低頭想了想

然後開始向我道歉

当父母的也可以发脾气,但千万不能任性

小米能這樣說

讓我感到喜出望外

我只是稍稍做了一點改變

孩子卻什麼都明白了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

要讓我永遠不發脾氣也太委屈了

所以

即使發了脾氣也不能太自責、內疚

別人勸我們、教導我們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那是擔心我們亂髮脾氣

不講方法和方式

作為千千萬萬普通父母的一員

雖然短時間內無法做到

面對孩子事事冷靜

但至少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

讓傷害降到最小

俗話說得好

為了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死都願意

那改變下發脾氣的方式又有何難

如果你有家庭教育的困惑和經驗

歡迎和我們共同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