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去香港购买保险?

随着近几年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内地的不少富豪和白领阶层都喜欢去香港买保险,那很多网友不禁要问大陆人去香港买保险好吗?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的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去香港购买保险?

对于内地来说,购买香港保险是有很多好处的,关键在于怎么选择好的服务公司,那香港保险的优势有哪些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去香港购买保险?

1.相对来说,香港的保单需缴付的保费较低并可享有的保额较大,因费率主要以香港地区之风险来厘定。

2.香港的保单回报可观,因保险公司可投资的项目,地区,香港保险理赔,资金总额,皆较中国大陸的保险公司有更多的选择,香港保险公司,另外全球性的营运,分散投资皆可以为公司及客户在相对较低风险的情况下争取最佳的回报。

3.香港乃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营运歷史悠久(超过100 年),监管制度完善及行之有效,是投保人士信心之选。

4.多种不同類型的金融产品,香港投资,可为客户作出妥善的财富分配及投资选择。

5.特区政府之私隐条例可保护投保人的个人私隐。

6.资金可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7.无 “资产增值税”, 无 “遗产税”。

8.无免责条款,经过保险公司核保及保单生效后,无职业及生活地区限制,全球性保障。

9.人民币近年的升值令以港币或美金投保变得更合算。

10.通过代理人投保能得到更专业的服务,而且买保险是需要长期服务的,并不是一次性买卖。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去香港购买保险?

便宜

香港保险行业发展历史长,监管和法规比较完善和成熟,又有多家国际大牌保险公司,无论是产品的丰富程度还是行业的服务水平都比内地有很大优势,这些都是内地人士选择购买香港保险的原因。

可说到底,人们去香港买保险的根本因素还是因为香港保险的保费更便宜、回报更高。香港保险一般会比内地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假设同样是100万元保额的寿险保障,在内地如果需要保费2万元,在香港就只需要1万~1.5万元。

某企业高管Tommy今年40岁,他说:“我打算每年投入5万元保费,为自己购买一份储蓄型的终身寿险,一共缴费十年。如果是购买内地某款分红型产品的话,我到88岁时保单的基本现金价值约为71.7万元,按照假定高等累积红利计算的红利部分为178.4万元,总共为250.1万元;而如果购买的是一款海外保险,那时保单的基本现金价值为72.9万元,稳积存红利和利息就有258万元,再加上特别投资回报的166.9万元,总共的保单价值可达到497.8万元,差距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去香港购买保险?

确实,海外保险看上去很美。

香港保险之所以“便宜”,与其保费构成有关。人寿保险的保费基本取决于保险公司的三个数据:死亡率(生命表)、费用率以及保单预定利率,与其对应的公式如下:

实际保费=风险保费+附加费用+储蓄保费

在风险保费上,内地大部分保险公司由于发展时间短,数据和经验都不足,更倾向于使用比较保守的生命表,死亡率相对较高,而境外保险公司大多使用较新的生命表,死亡率相对较低,再加上保险产品设计时多是以香港人的平均寿命为准,其本身就比内地人平均寿命要高,发病率更低,这样精算之后的风险保费就变低了。

至于费用率部分,境外保险公司也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一些跨国保险公司,由于其服务于全球客户,巨大的客户量使得产品的体量足够大,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成本平摊下来也就便宜了。此外,香港的保险公司数量众多,竞争远比内地激烈,这也是各保险公司降低保费吸引客户的原因之一。

回报高

在收益率方面,比起内地3%到5%的回报,香港的保险产品年化收益大多高于5%,有时甚至可达8%~10%。

香港e保网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收益保障方面,主要跟保险公司的长期信贷能力及资产稳健度,也就是国际信贷评级有关。目前香港的几家大公司都是A级,内地只有中国人寿接近A级。”

“国内的险种,无论是万能险还是投连险,保险公司会扣首年保费的50%作为手续费,而香港没有”,这是香港储蓄型保险最大的优势。此外,国内的投资范围是被限定的,此前只允许投资于股票、开放式基金、债券等产品,由于近年来A股持续走低,投资收益不高。香港保险的投资范围是全球性的,据香港保险行业数据显示,香港储蓄型保险回报率大多在5%至10%,加上每年的现金红利等最高可达30%左右,而内地分红险、万能险等利率水平也仅维持在4%左右。只要内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一天不放宽,两地保险的这种差异就会一直存在。虽然今年10月,监管部门逐步放开险资购买信托、银行理财产品限制,但其收益还未完全显现。

此外,不管购买内地还是香港保险,在购买保险时最重要的是考虑自身家庭情况。如果想保障终身的重大疾病,买传统型的重疾险即可。如果只保障到60岁左右,之后注重养老,就可以考虑万能险。

而保单预定利率则主要影响保单的收益。内地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的保单预定利率不可超过2.5%,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有限,也很难将产品的收益提高,即使加上分红,也很少有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超过4%,近几年股市的低迷更是火上浇油,各家公司投连险首当其冲,分红险也不能幸免。尽管保监会已经逐步放开险资购买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的限制,但某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认为,其对保险产品整体的收益影响有限。

相比之下,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品种就丰富多了。其投资区域遍及全球,一些无法直接参与的海外项目也有保险公司的身影,在资金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上,香港方面凭借其市场成熟程度等资源优势依然占优。如此一来就带来了储蓄型寿险更高的收益能力,据香港的一位寿险顾问介绍,多数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长期性的储蓄型保险能达到7%~10%,甚至有超过15%的投资型产品。

保障齐全

以重大疾病险为例,国内一般在35种左右;香港一般在50种以上,甚至部分公司超过60种。像自闭症、原位癌、严重哮喘、植物人,这些疾病内地保险公司无一承保,即使是交了保费也没有办法领取赔付,但这些都在香港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之内。此外,在保障额度和保障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内地保险产品的保费费率一般比香港要贵30%。不同于内地的补偿型医疗险,即剔除社保赔付之后的补偿,香港医疗险设定理赔标准世界通用,不会抵消各地的单独保险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