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顾城和他妻子谢烨之间的爱情故事,曾是多少人心中的“皎皎白月光”。
1979年,顾城和谢烨在火车上相识,一见倾心,顾城疯狂地爱上了这个一面之缘的姑娘。
他给谢烨写情书,字里行间热烈奔放,情真意切,让人不由地被打动。
“别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没有说话,就站在我身边。我忽然变得奇怪起来,也许是想站起来,但站了站却又坐下了。我开始感到你、你颈后飘动的细微的头发。我拿出画画的笔......我画了你身边每一个人,但却没有画你。我觉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
为了接近谢烨,他在谢烨家附近购置一所民居,就为了可以每天都看得到谢烨。
他说起自己的爱人,“我觉得她代表光明,我和她在一起总有一种光明感,就像她第一次来我家那样,我眼前闪烁着一片光明。”
在那个时代,诗人备受追捧,这样热辣辣的表白,这样深情款款的追求,有多少个姑娘会不怦然心动?
虽然谢烨的父母特别不喜欢顾城,觉得这个男人有神经质的性格,但挡不住姑娘在爱情里的痴迷,21岁的谢烨,沦陷在这样的浪漫与诗意里,爱得诚诚恳恳。
4年后,他们结婚了。
2
刚新婚的两人,感情非常好,尽管两人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常常入不敷出,但不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温度,两人能在苦中作乐,彼此陪伴,手拉着手,形影不离。
谢烨在婚姻里,完全是一个幸福女人的样子。她对世界充满了温情,她对人生充满了感恩,她在她的爱情里,活得美满与快乐。
在朋友眼中,他们看起来也那样的天造地设——谢烨崇拜顾城的才华,顾城眼中的谢烨,美丽、纯洁,犹如天使。
谢烨说: “如果没有遇见顾城,我的人生将是傻乎乎地念书、挣钱、长级,嫁现实条件好的男人。”
顾城说:“谢烨对我,就像空气和大地一样。”
3
如果这样一直下去,那今天我们聊起顾城和谢烨的时候,说的就应该是“女人最美的时候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或者“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美丽的如童话般的故事了。
多么可惜,并不是。
顾城有他性格上的问题。
顾城心里有一座象牙塔,住着一个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主观意识为能动力。
顾城,像他自己写的那首诗,或者说,这首诗,就是他对自己的认知——
我希望,我是一个睡在梦里的孩子
我希望,我是一个自由飞翔的孩子
我希望,我是一个童话里的孩子
没有实现自己的梦
却要将梦的蓝图焚烧得不留痕迹
前进不了
却又折了退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任性的孩子
顾城的诗犹如一个纯洁美好的完美童话,隔离了现实的残酷和不堪,隔离了生活的真实与污垢,过滤出一个纯洁美好的国度。
顾城是一个很奇特的混合体。
他有着惊绝的才华,却在生活上无法自理,并且还在这基础上,有着自私冷血不负责任的道德观。
他给自己做了一顶高高的毛边帽,每天带着就像一顶皇冠,而他是这个国度的唯一国王,他是那个醉心天堂,不想长大的孩子,在他的国度里索取最理想的爱与诗。
4
他是如此自私,要求自己的妻子一定要按照他的方式去生活,这其中就包括,要节约火,所以不允许谢烨把饭菜分开做,不允许她打扮,谢烨穿的衣服需要经过他的审察,也不允许谢烨再去读书,要求她停止辍学、停止工作,待在家里给自己当私人秘书和保姆。
他对自己的妻子谢烨有着分裂的需求,要她既扮演世俗之保姆,又充当诗人理想中不食人间烟火之女神。
一方面,顾城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对谢烨有着无尽的依赖;另一方面,诗人又奢望谢烨能够充当自己虚构的理想世界的代言人。
也就是说,他既要求谢烨全盘负责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作品的整理、出版,一旦离开了谢烨,他将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创作也无法继续;另外一方面,他又要求谢烨“什么都不干,呆在家里,也不去看电影”,因为“女人只有无所事事才显得美”。
5
谢烨的妈妈曾跑去劝顾城,希望可以让谢烨继续上电大。
对待丈母娘,顾城是怎么做的呢?
他操起手里正在吃的一碗面条向丈母娘头上砸过去,谢烨的妈妈满头满脸都挂着面条。
如果谢烨是一个性格健全的人,在这时候应该已经可以发现自己丈夫让人害怕的地方了。然而,谢烨也有自己性格上的大弱点,她对顾城培养出了除了男女之爱之外的,一种难以描述的母爱。
她一方面,觉得这种近乎桎梏的亲密关系让她喘不过气,一方面,她又享受着这种被顾城完全依赖和需要的感觉,所以她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榨取自己,去滋养顾城。
而顾城,刚好就是只会吸取养料、而不懂得付出的人,他们俩在一起,就像“宿主”与“寄生物”之间的关系,一方索取,一方给予。
6
这种情况,在他们后来出国到欧洲讲学,和最后到新西兰定居时,都没有改进,反而变本加厉。
二人在国外都没有正经工作,语言由不通,生活比在国内更加艰难。顾城不会英语,也不学英语,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妻子帮忙在电脑上编译出来的,而顾城写作时,谢烨不被允许发出声音打扰他,又要在他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可以走开。
顾城在妻子的精心陪伴中,热情地写着最纯净、美好的文字。
他写,“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与近》
他写,“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门前》
他写,“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代人》
他写,“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他在诗的国度里,是那样纯粹美好,传递着爱与美,歌颂着温暖与希望;然而,他在人的世界里,极端的弱。
在他身上,“诗”与“人”、“梦”与“现实”、“纯洁”与“罪孽”,矛盾地糅杂。
他的文字里,都是真善美。丢掉笔,全是冷漠与自私。
他的诗和信,字字句句都是爱,他却是个爱无能的人。
7
在岛上,经济状况不佳的小夫妻,为了改善生活,谢烨养了两百多只鸡,以后就可以卖鸡蛋赚钱。
有次,不知道是哪一条狗,咬死了他的两只鸡,顾城立刻被激怒,在鸡舍旁到处布置了钉子和老鼠药,为了报复。
他们在家里养鸡,影响邻居的生活,被投诉后政府下令要他们清理,顾城再次被激怒。
要全部清理是吧?!好!我清理给你们看!!
顾城拿起刀,把自家的鸡全都杀光,把所有的鸡头都放在一个塑料袋里,交去政府,还不解气,跑到后山的山坡上,疯狂地砍树发泄。这一顿气,让他整整砍了一星期的树。
8
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叫做“李英”的小三闯入。
早在顾城夫妇要出国前,这个北大的学生,就当着谢烨的面,对顾城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不知道那么深爱着丈夫的正妻谢烨是以什么心情在听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大学生当着自己的面,对着自己丈夫倾诉感情的,也不知道一个小三,是多么没有耻辱观才可以如此厚颜无耻。
但顾城可是感动得泪流满面,以至于他到了新西兰定居之后,对这个妹子念念不忘,一直想着,要是能把“英儿”也接来国外就好了。
9
顾城、谢烨、李英这三个人的脑回路,都异于常人。尽管是这样的关系,最后顾城夫妇居然还给李英买了机票,把她接到了国外,三人同住。为此,家境不佳的他们,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木耳送去别人家寄养。
这位诗人,对具体现实生活极度冷漠,却对抽象的精神世界有着狂热的追求。他想要有个梦幻的,不沾染一丝尘埃的理想世界,所有的人都宠着他,呵护他,有人在生活上照料他,也有人在感情中给他精神和肉体的慰藉。
生活上有自己的结发妻子谢烨,感情上有小三李英,顾城很满意。
然而,这个李英,真是因为爱而来吗?
不是,她只是想要出国,过好日子,所以没多久,她就搭上了一个50岁的英国移民的求婚,与对方给结婚并拿到了绿卡,临走前还把顾城家的财物席卷一空。
10
顾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可能不曾想过,他会被爱情抛弃,但很快第二个大的打击也来了。
谢烨在陪着顾城出国讲学期间,在德国遇到一个追求者,双方彼此倾慕。
她对顾城没有保留,告诉了顾城,并提出要离婚,跟着大鱼去德国。
妻子的背叛和逃离,带给顾城的不只是愤怒这么简单了,两重连环的打击把这个玻璃心的诗人击溃了,他整个人的精神崩溃了。
1993年10月8日,他向自己的妻子举起了斧头,将她砍死之后,随后自缢。
11
10月8日是顾城自杀24周年的忌日,媒体再次用深情的笔调缅怀这位诗人。人们记得的只是朦胧诗的意象和一个被抽离了真实面貌的偶像,对顾城的责备又渐渐褪去,风轻云淡。
24年前,这位“童话诗人”在新西兰激流岛上,用斧头砍死妻子之后自杀身亡。然而,当时的媒体,甚至是如今很多媒体,在说起“顾城”的时候,还依然是“不忍苛责”。
当时就有诗人撰文为顾城感叹,说,
他“更诗人”,所以不能“忍受红尘”。的确,顾城的作品,影响了众多诗人,创造了无数意象,他是诗的功臣,却又以极端成就了辉煌。
我无法歌颂他终节时分的信仰,却永远在默诵着灿烂的无法超越与解读的诗章;我也不会因为他诗作上的惊绝之才,而忽略这个人极端的性格和做出的残忍恶行。
在评判一个历史中的人物时,我们都要有
“独立的精神”,不能因为他有着“童话诗人”的名号就忽略他毫无人性的杀戮;也不能因为他是一个残忍的杀人凶手,而指责顾城的诗作毫无意义。12
诗歌的光芒和道德的坠落,都是他。
诗句的功臣和极端的凶手,都是他。
云上的诗人和人间的罪人,都是他。
可惜,可叹。
—END—
閱讀更多 墨門書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