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憑什麼與岳飛並稱,而且被封神

世人常將關岳並稱,關羽效忠劉備,駐守荊州,因為剛愎自用,最終戰死。岳飛抵禦女真入侵,不解聖意,含冤而死。兩人死後都被立廟祭祀,若論功績,岳飛高出關羽,但令人奇怪的是,關廟遠遠多於岳廟,非但如此,而且多於歷史上任何人的廟宇,佛教寺廟除外。

關羽憑什麼與岳飛並稱,而且被封神

關羽封號共有二十六個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稱號之長,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比不了。世世受人崇拜,與孔子並稱文武聖人,但孔廟之數絕對比不了關廟,這令人十分不解。

明代徐渭《蜀漢關侯祠記》記載:“關侯之神與孔子之道並行於天下,然祀孔子者止郡縣而已,關廟則上自都城,下自墟落,雖煙火數家,亦靡不醵金構祠,婦女兒童,亦踴躍趨拜。”人們對他狂熱的崇拜,自然將其推到了神靈之位。隋代被佛教請去做了伽藍護法神,宋代入道教加封崇寧真君,通吃儒釋道三界,可謂千古一人。

關羽憑什麼與岳飛並稱,而且被封神

關帝人氣之盛,非止古代中國,而且遠播海外,出洋的華人僑民大多供奉關聖帝君,商人如此,販夫走卒亦是如此,連黑社會都會拜上一拜。

傳說舊時人們演關羽的戲,報名時要避諱,不能直呼其名,要自稱關某或關公。演《走麥城》時,劇場還要焚香燒紙,彷彿不如此,關帝便要怪罪。

關羽的生卒年月,正史並未詳細記載,但明代袁中道先生神通廣大,在《珂雪齋集》卷六,有題為《五月十三日玉泉道中此日為關公誕辰》的詩,竟然連生日都知道了。另一人更加厲害,關羽並沒留下詩文著作,錢謙益硬是編出一套《漢壽亭侯關公全集》,他這樣介紹:“辛丑盜役以來,突遭焚如,賴關公靈佑,得以不死,……辛丑八十以還之年,皆非大帝所賜乎,此不肖發願釐正大帝集,以仰答神庥者所以不容一日緩”,言之鑿鑿,情詞肯切,可謂睜大眼睛說瞎話,一點兒也不覺臉紅。這就是一代大儒的風範。

關羽憑什麼與岳飛並稱,而且被封神

清軍入關,其兵法之妙,全出自《三國演義》,因此對關羽尤其崇拜,標榜為“萬世人極”。乾隆爺甚至覺得關羽的原諡“壯繆”大錯特錯,“名與實爽曰繆”,並不是美諡。於是,他下旨在殿版的《三國志》中改為忠義侯,並通令全國,普建關廟,奉祀香火。但另一部書《說岳傳》卻被禁燬,因為清人自稱是女真後代,以前曾叫“後金”,視岳飛為死對頭,犯了清廷的忌諱,所以不受待見。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岳傳》寫得不如《三國演義》,精彩程度不夠,所以岳飛的待遇不如關羽。真要這樣,以後寫小說的人動筆之前,可要三思了,搞不好會影響人家的聲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