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一、

公元前453年,豫让又一次下岗失业了。

原本他在晋国总理——智伯手下混饭吃,但不久前的一次政治火拼中,竞争对手赵、魏、韩三大家族合伙群殴智伯。

靠着“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一江湖利器,三大家族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财富,

也屠杀了他的亲戚、子孙、朋友,彻底断绝智氏家族东山再起的希望。

员工抛弃你时,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既然大树倒了,猢狲也该散了。智伯的属下们,纷纷向胜利者摇尾乞怜,希望获得下一个工作机会。

毕竟人到中年,上有80岁的爹娘,下有15、6岁的熊孩子,老婆还得买点新衣服、化妆品,

实在没有必要为一个失败者鸣不平,而跟自己的生活过不去。

就在同事们去朝见新主人的时候,豫让说了一句震烁千古的名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二、

豫让,也不是一直都有这么高的觉悟。

虽然他是山西人,但他并没像煤老板老乡一样,开悍马、养小三、炒楼盘,相反,他从小就穷得叮当响,充其量就是个吃辛苦饭的煤矿工人。

长大以后,就凭着身材高大、憨厚老实,到范老板家当长工。

估计是范老板家给工人吃不好、穿不暖,住的也是四面通风的房子,

所以在一次招聘中,豫让毫不犹豫的跳槽到中行老板家,继续做长工。

可这两家人的运气也太差了,没过几年就被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给灭了,上演战国版的“打土豪、分田地”。

土豪,当然是彻底清除掉;田地,连同人口、财富,当然是智伯笑纳喽。

豫让,从此为智老板打工。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在前两个老板家打工时,豫让是合同工。

每天朝九晚五,按时下班,领工资混饭吃而已,从来没参加过岗位培训、职业规划班之类的,老板一个不高兴,随时都可以让他滚蛋。

既然如此,豫让对他们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可到了智老板的手下,一切都不一样了。凭着踏实肯干、埋头苦学,他很快就被纳入后备干部的行列。

有一次,智老板在视察工作的时候,就亲切的拉着他的手说:“今年表现不错哦,明年继续努力,我们的晋升通道是很透明的。”

豫让不但解决了事业编制,还被智老板纳入亲信圈子里。

去参加饭局,他鞍前马后的跑腿招待着;开工作会议,他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经常得到赞赏;

智老板有事,他干净利落的解决,回来就拿到豪宅、宝马,还晋升一级。

员工要的其实并不多,不过是看得见希望的前途,和人格的尊重。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三、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

智伯在攻打太原城时,被赵、魏、韩三大家族合伙反杀,甚至脑袋都被赵襄子割下来当作酒杯。

被留下来看家的豫让听到后,难过的大哭一场,然后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说实话,他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智伯已经死了,并且被灭族,即便为他报了仇,也没人能给他五毛奖赏。可如果失败,不仅自己要被杀头,还要连累老婆孩子跟着吃苦。

如果一定要他说出理由,那么一定是:“我曾感受到尊重,那就一定不能辜负。”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四、

豫让更换了身份证,伪装成受过刑的人,混进赵襄子家。

恰好老赵家要装修,豫让就主动申请为厕所刷墙这份工作。这种臭烘烘的脏活,别人躲都来不及呢,压根没人跟他抢。

以后,豫让每天工作的时候,就在怀里揣着一把匕首,就等着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给他来一刀。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他等到了。

那天,赵襄子昂首阔步走进厕所,正准备舒舒服服的放空自己的时候,突然眼皮子一直跳,脖子上的汗毛都炸起来了,他吓了一跳:“有杀气。”

提起裤子,拔腿就跑。

不愧是能文能武的一代枭雄,第六感就是灵敏。

赵襄子跑出厕所后,赶紧派人把装修厕所的人员,全部搜查一遍。

豫让,毫无理由的暴露了。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抓住了要杀自己的刺客,赵襄子会这么处置?他在问清楚前因后果后,居然把豫让给放了。

还有这种事?

赵家对身边的人们解释:“智伯死了,此人却想着为他报仇,真是个忠心的人。这种人不能杀,我以后小心点就行了。”

说完,就让豫让平平安安的离开赵家。

按道理说,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差不多了吧。

态度也表明了、行动也实施了,可就是没成功,老天爷不帮忙,没办法的事。还白捡了一条性命,以后好好过日子就得了,还折腾啥?

可豫让不答应:“伴随你一生的,只有发过的誓、受过的恩。”

回家后,他就对自己的身体疯狂改造,要弄得妈都认不出来为止。

脸上抹点油漆,经过化学反应后彻底毁容;吞下一块火炭,把喉咙烫坏,声音也变了。

这么一折腾,别说妈不认识,老婆孩子也当他是怪物。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五、

为了不拖累家人,豫让决定离开家门。

他拿了一只破碗,到城市的CBD去到处转悠。

饿了就趴下当乞丐,跟路人要点饭吃。吃饱后就查看地形,找出赵襄子经常出入的路口,准备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冲上去捅他一刀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豫让发现:赵襄子每天早晨都要经过一座桥,而且那座桥很窄,根本容不下护卫在两边行走。

豫让决定埋伏在桥下,等赵襄子经过的时候,从旁边翻桥而上,一举格杀。

那天,清晨的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身边除了潺潺的流水声,就是越来越近的马蹄声。

10、9、8、7、6、5、4、3......

突然,赵襄子紧紧拉住了马缰绳:“我感受到浓浓的杀气,肯定又是豫让要杀我,你们快去搜。”

豫让的运气真是太背了,赵襄子的第六感真是太神了,此情此景,我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豫让就藏在桥底,第一时间被抓住。

赵襄子看着那张被毁了容的脸,大惑不解的问他:

“你曾经也在范家、中行家干过,他们死了,你怎么不去杀智伯?

现在智伯死了,你为什么偏偏要缠着我不放呢?为了杀我,搞得人不人、鬼不鬼,这又是何苦呢?值得吗?”

值得吗?这句话问的好。

豫让抬起头来,对赵襄子说:“我在范家、中行家的时候,他们看我就像路人甲,所以我只能以路人甲的姿态,来对待他们。

可是智伯是真的拿我当国士啊,我当然以国士的姿态来回报他。”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臣之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仇寇。”

现在,豫让也说:“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高贵的灵魂,总是不约而同的相遇。

在这一刻,豫让与孔孟述说着一个真理: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平等对待,和人格尊重。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六、

为智伯报仇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赵襄子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释放豫让,没人跟自己过不去。

豫让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到此为止了。

但是,他向赵襄子提了最后一个要求:“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

今天的事,我不敢奢望能活下去,只想请你把外套给我比划比划,让我完成为智伯报仇的誓言,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赵襄子彻底被感动了,天底下真的有这样的忠义之人。

他觉得不满足豫让的愿望,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

于是,他脱下自己的外套扔过去,豫让捡起衣服,拿起刀来用力捅了三个窟窿,随后反手就自杀了。

豫让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许下的誓言,和忠义的信仰。

「资治通鉴」战国第一刺客,与韩信、白起并列,被人称为国士无双

七、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短短14个字,做起来又有多难?

做领导的,要把员工当人看;做员工的,要把自己当人看。

智伯有自己的性格缺陷,刚愎自用、骄傲浮夸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但是他确实做到了领导者应该有的一切品质,才能得到豫让这样的员工,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豫让,也得到古往今来所有牛人都喜欢的一个名号:国士无双。

有时候,不是我们对公司的文化建设嗤之以鼻,实在是范地主的工钱还不够吃饱肚子。

1200年后,唐末诗人周昊对这件事就看的很透彻:

门客家臣义莫俦,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异,国士终期国士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