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軍隊不堪一擊,但為何投降了滿清後卻變得如狼似虎?

何雪旋



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投資回報率不一樣。

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他總認為天下是他的,天下的臣民也是好的。天下的臣民就應該替他去抵抗後金的進攻,而不能講條件。

崇禎皇帝對大臣殘酷無情,對文臣動不動就罷免,對武將動不動就斬首。崇禎皇帝的那些大臣們都不願意替他賣命,大家都在心裡想大不了換個地方打工。


那個時候打工的地方不好找,要麼替崇禎賣命,要麼替李自成賣命,要麼替多爾袞賣命。

崇禎皇帝明顯不是一個好老闆,李自成對明朝在北京的大臣動不動就打殺,也不是一個好老闆。

最後大家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投降滿清,替多爾袞和順治賣命。



應該說多爾袞確實是一個比較英明的將領,不管是軍事才能還是政治眼光。

崇禎皇帝對大臣們比較小氣,多爾袞就比較大方。你想要多大的官,他都願意封,只要你替他賣命。

反正明朝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好大一塊餅,一個人有吃不完。再加上這個餅也不是他們自己的,給別人分一點也無所謂。

因此那些投降了多爾袞的明朝大臣和軍事將領,打起仗來都非常拼命。就是因為多爾袞這邊,在搞績效考核。你能力強,乾的多,獎金就高,得到了地位就高。

這個道理放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裡面也是適用的。



崇禎皇帝拿大臣們都不當人看,就認為這些人全是自己的奴才。天生就應該替自己賣命。

崇禎性情又比較刻薄,對大臣們殘酷無情。大臣們每天努力工作,心情都比較壓抑,在他那裡也得不到什麼溫情。

順治和多爾袞就不一樣了,吳三桂最終封了平西王,耿精忠和尚可喜,這樣的小毛賊也封了網頁,完全是憑藉自己的軍功上來的,不用拍誰的馬屁,完全透明公開。

滿清的領導人,在初期對漢人投降的軍事將領都是比較重視的,有不少人都娶了滿清的姑娘,成了半個清人,還入了漢八旗。

皇帝怎麼樣對待大臣,大臣們就怎麼樣對待皇帝。明朝的滅亡,跟大臣們關係不大,都是崇禎皇帝胡亂指揮的結果。


新知傳習閣

明朝的軍隊並不是軍力不行、不堪一擊,至於為何在明朝滅亡時候沒有發揮作用,反而是在投降了滿清後卻似虎狼之師,說白了是手握軍政大權的部分明政客們不願意做罷了,明朝的存與亡,與他們獲得利益有著直接的關係。

明朝作為古代漢族所建最後一個強大的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276年便滅亡了,留下的不僅是明人的遺憾,更是錯過了整個中華民族引領世界潮流的大機遇,也使得西方慢慢的超越了古老的東方大國。

建國之初,明太祖已經十分深刻的認識到,蒙元之所以這麼快亡國,是因為中央的權力並不在整個政府佔據主導地位。太祖曾感慨的說,蒙元亡於寬,等我坐天下,必以嚴治國。所以從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開始直到明英宗前期,中央的權力一直緊緊的掌握在皇帝手中,整個大明帝國可以說有著一種無敵的寂寞。到了朱棣奪得王位的時候,更是把帝國的威嚴擴散到了海外,海上絲綢之路的日益繁盛給帝國帶來了更大範圍的財富源泉,強大的海軍在整個世界更是所向披靡,鄭和下西洋不是為了炫耀武力,更不是為了尋找建文帝,而是想要建立海上霸權,因為陸上已經寂寞了太久,通過海上可以更大範圍的主導整個世界以明為主。

官僚集團的思路是,勾結夷狄,勾結國內資本家,三者形成利益共同體。以走私為貿易形式,共同反對國企壟斷和對抗朝廷對走私的打擊,對民營商業活動的抑制。

但土木堡之變之後,整個明帝國卻開始了走下坡路,這不僅改變了明帝國的走向,更是讓很多覬覦財富和權力的內外利益團體不停的在蠶食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肌體。很多人在看歷史的時候,可能都對明朝的土木堡之變有著深刻的印象。這場變局不僅僅是明走向下坡路的開始,更是明朝最高統治者喪失權力的開始。在這場鉅變中,皇帝的嫡系部隊幾乎被全殲,奇怪的是周邊的勤王部隊卻都未在軍情緊急之時出面營救,那麼是什麼讓邊防部隊在王師緊急之時不作為?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也先不是敵人,這只是帝國官僚系統和軍隊中的既得利益者精心編織的一場陰謀。英宗雖然被俘後又被也先放回,但這時的朝廷已經發生了變化。皇帝已不再是絕對的萬人之上了。

明英宗,是大明帝國由盛轉弱的轉折點。在土木堡之後,明英宗好像明白了一些什麼,他知道帝國的內部有著反明政府的隱者,但是卻為時已晚,他幾乎已被架空,改變不了什麼。毛主席曾評價《明史》說:看《明史》令人生氣,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成祖好些,明英宗和明武宗稍微也還好些,其他的皇帝都沒幹什麼好事。英宗之後,明朝的皇帝似乎都是昏君,不愛上朝也無太大的作為。嘉靖不上朝,萬曆也不上朝,難道是皇帝不想上朝嗎?並不是。是整個國家已經不是由皇帝為主了,官員開會,不準皇帝參加會議這種事,不僅僅只是發生在明朝,其他朝代也有。

大明帝國倒塌的那一天,崇禎皇帝說,文臣個個都該殺。是因為敵人太過強大嗎?崇禎直到滅國的那天才知道,真正可怕的敵人是在帝國的內部,是他身邊的某些人。這些人可以為了利益出賣自己的國家,為了利益可以勾結外敵,有著這樣一群的帶路黨,是整個大明的悲哀。

最終的結果只是苦了百姓,那些以現在所說的“外黃內白”的帶路黨雖然瘋搶著帝國的肢體,但是,迎接他們的並不是勝利和榮華富貴,是天下大亂和鋒利的屠刀,這也算是咎由自取。


楓橋不夜泊

看到這個題目,為之一怔,胸有塊壘,不吐不快。

在非洲的草原,有一種動物,人送外號:平頭哥。這位天生不怕事大的主,不管是誰都敢撓,置生死與度外。遇到這樣不要命的主,一般的獅子豹子,基本都是繞著走。

這是一個事實,明軍投降滿清後,立刻變得如狼似虎。可以說,清朝的天下,就是這些明軍的降兵降將打下來的,滿清只是坐享其成,不然就憑著滿清那麼點人口,螞蟻食象之災,也是他們大多數人都待在北京,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刻北撤回老家。滿清就是拉虎皮做大旗,自己都心虛。

每逢亂世,人心澆漓,明朝末年也不例外。明軍開國時候的悍勇,幾百年的軍戶制下來,早已讓軍人變成了農夫,國家虛耗錢糧,所養的衛所兵連應付民亂都力有不逮,遑論去保家衛國?

明朝末年的將軍們,往往都需要建立私兵,作為尖刀部隊攻破敵軍陣線,所以這時候的所謂名將,只能侷限於做個戰術將軍,而無元帥之才。所以,雖偶有對後金的戰術勝利,但於整個戰役都是失敗的,損失與日俱增,以致又出現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武力神話。

其實,在遼東,只要有一個酣暢淋漓的勝利,就可以打破這個魔咒,明朝君臣百姓,多麼渴望一場勝利。然而沒有,不管是毛文龍、袁崇煥、祖大壽、吳三桂,還有很多總兵,都沒有帶給人們一場大勝利,打破後金軍隊的神話,提振明朝軍隊的士氣。

對戰爭勝利的悲觀,對後金士兵的恐懼,在日復一日的敗報和無恥文人繪聲繪色的描繪中,早已破了明軍士兵的膽氣。古語說:三軍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對於一場還沒開始,所有人都認為註定要失敗的戰爭,士兵的作戰情緒,畏敵情緒在寂靜的空氣中凝結,很容易在戰事稍不利的局面發生崩潰。實際上,正面作戰戰死的明軍士兵是極少數,更多都是崩潰後被後金騎兵收割。

墨菲定律:勝利者,就更容易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失敗者,更容易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

這樣的事,發生的次數多了,就給了人一個印象:明朝氣數已盡,大清方興未艾。於是各種漢奸,層出不窮,有市糧資敵者,有通風報信者,有甘願為奴者,有獻城以降者,寡廉鮮恥,登峰造極,令人髮指!

看看廣州城是怎麼淪陷的?

一百多人的大清士兵,便衣進入廣州府衙,在大街上扯去外衣,高呼:滿清韃子殺到!膽氣早已被奪之一空的老百姓和士兵,如鳥獸散,廣州城就這樣輕易淪陷敵手。

人,一旦失去對勝利的渴望,在極度的恐懼下,就會失去戰鬥的能力,哪怕他有著武器、糧草、還人高馬大,最後會冷漠地接受在看看來是上天註定的命運:被殺或者為奴。忠君報國者死難,寡廉鮮恥者乞憐,就是明朝末世的慘象圖。最後的九邊精銳,盡數歿與松錦,明朝亡國,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明軍在後金軍隊的打擊下,早已失去了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東西:軍魂。可能在渾河岸邊,在戚家軍、白杆軍拼死作戰時,而身後2萬袍澤見死不救,他們的絕望而決絕的眼神中,明軍的軍魂、士氣已不可收拾了。

這是一次最接近取得大勝的一次激戰,明軍精銳步兵,從遙遠的南方趕來,與後金的騎兵血戰竟日,最後全軍陣亡,後金騎兵戰死3000餘人,傷者無算,更有將領膽氣被奪,私自撤圍而走。如果明軍有一點膽氣,援軍能夠拼死一戰,滿清早已強弩之末,必然一蹶不振。

然而,沒有。

到底是什麼原因?

地域歧視,還是將領們擁兵自重,保存實力,不得而知,總之,這些人作壁上觀,努爾哈赤徐徐退軍。努爾哈赤回去之後就立刻殺了擅自撤圍的將領,他明白:他的士兵的膽氣,不能失去,不管花多大的代價!

滿清的武力神話,通過遼東的一場場血戰和中原滿地的人頭,深深植根在每個人的心裡,讓人們無法抵抗。能夠抵抗的人,都被殺了,反抗意識被消磨殆盡。順民的思想佔據了主流,滿清坐穩了江山。

而這些投降的明軍,為什麼轉過身來就凶神惡煞了起來呢?保家衛國時,沒有的精氣神,為虎作倀時,卻惡貫滿盈了起來!

降軍需要用比之滿清更為兇狠的做法,打消主子的疑慮。

更重要的是,降軍認為,他們的靠山,是戰無不勝的大清八旗,狗仗人勢分外狂。

還有更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不是正義之師,而是一群有組織的暴徒,燒殺搶掠是經過朝廷允許的。一直失敗,渴望勝利的惡劣情緒,被滿人欺辱的惡劣情緒,被國人喚作漢奸的惡劣情緒,以及對財富的渴望,讓他們爆發出了野獸般的戰鬥慾望。

三百年後,在日本侵華時,經過民國初年思想啟蒙的民眾,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增強,自發的組織抗戰,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堅持作戰,沒有讓日本侵華的罪惡目的得逞。這就不得不提亮劍精神。當騎兵連在絕對劣勢下,對敵衝鋒,全部陣亡時,體現的就是這種膽氣。

有這種膽氣,中國人的元氣就沒有散,中國就一定能夠戰勝侵略者,取得復興。

國殤之痛,已極肺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而知而行

明朝被網友尊稱為鐵血大明,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但是為何在於八旗軍的戰鬥中,為何總是屢戰屢敗,僅僅有那麼幾次勝利也只是成功防禦,重來沒有在野外作戰中勝利過,按照武器裝備和人數上,都是遠超八旗軍的,那為何那麼不堪一擊呢?

其實我們應該在明軍最強的戰鬥力,定在萬曆前期,比如寧夏戰役,朝鮮戰役,這都是大勝仗,到了萬曆四十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滿清八旗打敗,從此就變的不堪一擊,僅僅十幾年的時間,戰鬥不可以說是下降,而是變得毫無,為什麼呢?

根本原因還是國力衰弱,萬曆前期,張居正的改革為國庫積累了真金白銀,糧草充足,有功必賞,此時的財力是能夠養起明軍的,但是到了萬曆後期,天災不斷,官員貪汙,此時的明朝已經是千瘡百孔,不要提賞銀,士兵打仗甚至是餓著肚子,這樣的情況下,譁變就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李自成就因為糧餉的問題,才自己拉起了隊伍造反大明。

帶了崇禎皇帝這裡,黨爭激烈,相互拆臺,又讓明朝損失了不少優秀將領,這才是造成戰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北京雖然被李自成攻破,但是此時明朝還擁有百萬軍隊,清軍入關後幾乎沒有抵抗,而是直接選擇了投降,改換門庭的明軍立馬變成了虎狼之師,鎮壓各地的農民起義,這又是怎麼回事?

獎勵機制的改變,在明朝服役的時候,將士們不要說糧餉,就連吃飽肚子都是問題,怎麼打,而在投降清朝後,搖身一變成有功就賞的狀態,為了加官進爵的夢想,就變的格外賣命,比如吳三桂一路幹到了平西王,後來還造反清朝。

另外重要一點,既然作為投降派,想要再次被重用,唯有軍功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一是為了自保,二是為了前途都讓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明末軍隊在與八旗的作戰中,完全不是對手,可是人數和裝備,明軍一直是佔優的。

而明朝軍隊投降滿清後,戰鬥力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不僅打仗拼命,戰鬥力變得強悍,還成為了滿清的“綠營”正規軍。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就在於兩個字:軍功刺激

古代不像現在,在古代由於封建統治和信息不發達,加上明朝後期朝政敗壞,很多士兵只是為了打工。

將士們還經常被朝廷剋扣餉銀,肚子都沒填飽。

而加入滿清後,滿清給予了很多獎勵和激勵,士兵從“打工者” 一下子變成了“創業者”,只要為朝廷立功,就可以加官進爵。

由於朝廷的迅速崩潰,明朝軍隊因各種原因投降滿清後,已經沒有了退路,他們必須通過立軍功,才能在新朝中迎來一席之地。

軍功 成為了所有士兵夢寐以求的東西,打起仗來自然就拼命了!

上圖為投降滿清的 平西王:吳三桂,吳三桂投降其實情有可原,但他投降後,積極為滿清剿滅漢族武裝,就是上面所總結的原因了!

可嘆明初的二百萬精銳鐵軍,到了明末竟然只能用來打自己人了。

回顧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明朝的軍隊在跟清朝的八旗兵作戰的時候,勝利的次數是很少的,但是明軍在軍隊數量以及所使用的武器裝備方面確實大幅度的超越八旗軍的,但是卻只是在幾次守城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在野戰中基本上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導致如此大的差距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我們通過歷史就會發現,在明朝萬曆前期,明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的強悍的。曾經先後取得了寧夏之役,朝鮮之役等幾次大型戰役的勝利。但是這種局面在萬曆四十年的時候卻發生了改變。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八旗軍大敗。人們不禁會問,為什麼經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明軍的戰鬥力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從根本上來說,一支軍隊的衰落其實是國家綜合國力衰落的表現。在萬曆前期 ,明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讓國力獲得了巨大的提升,國庫充盈,人民富足。士兵們的裝備也非常的精良,糧草非常的充足,這也就導致了軍隊的強大戰鬥力。但是到了後期,明朝內部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自然災害也不斷地發生,士兵們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打勝仗了。

而且後期的明朝朝廷內部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內部鬥爭非常的激烈皇上又沒有很好的重用優秀將領,這也是明朝軍隊沒有強大戰鬥力的一個原因。

明朝崇禎皇帝自殺之後,明軍在面對清軍入關的時候基本上沒有組織像樣的阻擊作戰。後來清軍入關之後一改明朝的做法,不但能夠讓士兵吃飽穿暖,而且還能夠讓士兵有一個很好的晉升渠道。這就是為什麼明朝軍隊投降之後反而戰鬥力更加的強大了。


敘說傳奇

都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明朝的軍隊不堪一擊是因為統兵的將領不願意打,隨著明朝的衰落各地將領擁兵自重的甚多,說白了不給好處就不幫朝廷打仗。比如崇禎讓左良玉帥兵來京城勤王抵抗李自成,左良玉就討價還價不出兵,一直到崇禎下旨封左良玉為寧南伯,給他的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的大印,並許諾大功告成以後就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才出兵,但已經太晚了。

而且明末軍隊中也是貪汙腐敗橫行,吃空餉、拖欠士兵錢糧都是常有的現象,當兵吃糧、吃糧當兵,連飯都吃不飽誰會拼命。這種情況崇禎很清楚但無力改變。

而當明朝的軍隊投降滿清後情況就變了,說白了這些投降明軍不論是將領還是士兵在滿清權貴心中的地位都是一樣的,都是奴才。滿清有執行軍法的能力,給投降明軍下的軍令不執行那就殺,殺到這些人不敢違抗為止。能投降的明軍將領本身就是貪生怕死之人,面對清軍的屠刀不得不奮力死戰,這才有了投降明軍如狼似虎的假象。


當狗容易做人難

這個問題要回答也簡單,就是能吃飽了和賞罰分明。

在具體的古代軍事問題上,談民族意識、談王朝氣數其實都不太對路,這就和今天問一個大學畢業的小夥子,你想不想當總理是一樣的,距離他太遙遠。

明朝的軍隊經過200年的瞎折騰,到了明末基本上是乞丐和盜賊的結合體,對敵的時候是乞丐,對老百姓的時候是盜賊,到了亂世中,他們是以從軍為職業,軍餉和劫掠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原有的文官體制壓制逐步鬆弛的情況下,兵和匪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因為文官的管理體系已經很難懲治他們了。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明軍在文官和百姓眼裡,這個形象也越來越差, 制度化的供應(哪怕按照規定,也要飢一頓飽一頓)很難穩定,整體上處於吃不飽的狀態,而他們的軍官和將領則仍要受到官場規則的約束,受到文官集團的事實鄙視。

在此條件下,軍隊的道德底線只會越來越低,那麼臨戰時就不會有苦戰的韌性和士氣,因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嘛,所以明軍在面對戰鬥力遠超自己的清軍時往往表現為不堪一擊。

但是在投降清朝之後,由於清朝對於地方的管理不像明朝一樣依賴於士紳,甚至其總督、巡撫往往由遼人擔任,這些遼地漢人進入清朝體系日久,本身甚至已經進入八旗漢軍,所以統治不介意酷烈,獲取物資的效率要遠遠勝過明朝。

在此條件下,清朝軍隊的制度化供應就逐步上了軌道,基本上做到了吃飽。另一方面,在南下滅南明的過程中,清軍的擄掠本就是合法的,所以在殺掠攻伐上有十足的動力,即由偷偷摸摸地搶,變成了制度化的、規範化地搶,自然積極性爆棚。

另一方面,清朝在崛起初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古典軍國主義的賞罰分明,作戰不力,違反軍紀者,動輒斬首,而且刑罰會上延至王子、貝勒這個級別,比如努爾哈赤的庶子阿巴泰就被抽過鞭子。

所以,哪怕這些降將在明朝已經做到了侯、伯,在清朝只當個總兵、副將,手裡有幾萬人馬,他們絕不會懷疑清朝像明朝一樣姑息他們,有八旗兵做後盾,對他們的怯戰,清朝會毫不猶豫地予以懲治,甚至砍頭。這是罰。

而賞,明朝末年尤其是南明,對於武將的名爵走向了氾濫的態勢,但是實際的激勵作用很低,因為相應的等級好處沒有增加,就算是封侯封王,也就是那麼大點實力,最後還是靠實力說話。

清初八旗內部採取“前程”制來獎勵軍功。清初的前程相當於功勳積分,不過清初的前程非常有含金量。奪城、破陣、陣前斬將(敵軍主帥)、絕對優勢敵軍包圍下完成既定堅守任務、斷後救主等極其危險的特殊大功,才價值半個、或者一個前程,而半個前程就能讓普通旗丁進入世襲統治集團成員的序列。清初(努爾哈赤到順治初年)從沒有任何世襲官職的白身旗丁,只要立功得到半個前程,就可以獲得“拖沙喇哈番”, 漢文稱“雲騎尉”,源自漢官的“外委千總”,這就是最低級別的滿清爵位,可升官至撥什庫(領催),與品級制度掛鉤,為正五品。

而對於投降的漢軍將領,比如孔有德、吳三桂等人,包括勢窮投降的孫可望,清朝都不吝封王之賞,甚至裂土封茅,這種名實相副的賞賜,自然更能刺激這些投降的兵將發揮作用。

最重要的是,清朝的八旗軍一直作為“監工”存在,比如平定吳三桂,八旗騎兵已經先到昆明城下,仍要等待綠營兵過來攻城,就是典型的送死你上,領功我來,但偏偏八旗軍的武力神話深入人心,這些綠營兵只能甘心受驅使。

當對身後監工的威脅的恐懼超過對敵人,也就是之前的同胞(戰鬥力往往並不強)時,這些降兵降將自然由病貓變老虎了。


劉三解

說到明朝軍隊,就要說到宋朝軍隊,其實無論是明朝軍隊還宋朝軍隊,在後期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特徵:

文人掌權,軍人地位低,說的難聽點,當時的軍人連文人的家奴都不如。

當一個國家的軍人連地位都沒有的時候,這個國家註定要被滅國的,沒什麼好說的。

無論宋朝還明朝,文人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把軍人叫作“丘八”,也就是兵痞的意思。

由於宋和明都重文輕武,武將在朝堂上沒有話語權,稍微有點強勢就會受到文臣的攻擊,詆譭,皇帝們也怕武將如果掌兵又掌權會危害到他們的統治,所以也和文臣一起壓制將領。

皇帝和大臣的舉動都如此,對社會造成了很大不良的示範作用,導致百姓們也都軍隊產生偏見。慢慢的國家的軍隊不但在朝堂上沒地位,在百姓心目中也沒地位。

由於全國風氣的不良影響,誰還敢去當兵?條件好的家庭,打死也不會讓兒子去投軍,慢慢的軍隊的人才少,軍隊沒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和更換。

這就讓國家軍隊系統變的僵硬,無論是宋朝還是明朝都形成了很多“將門”,將門的出現意味軍隊成為“家奴”的標準。

“將門”可不是一個好的詞語,雖然聽起來很牛逼,但實際是這是軍隊內部晉升的通道被封死的一個象徵。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永遠沒有機會當將軍還繼續留在軍隊裡的士兵,你們認為是什麼兵?

宋、明兩朝,士兵沒有晉升通道,將軍也沒有晉升,因為這兩朝文武身份很敏感,由於將軍們除了吃喝玩樂,貪點錢過日子,你還指望他們幹嘛?士兵當兵混口飯吃,過日子,你還能指望他們幹嘛?

讓他們去消滅敵人?那是開玩笑,就算他們把當時周邊所有的敵人都滅了,他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嗎?告訴你們,屁都得不到。

在文人眼裡,你們打勝仗了,是他們的功勞,你們是沒有功勞的,因為那是你們的責任,但是你們打敗仗了,那跟他們沒關係,而且還要治將領士兵的罪……

為什麼?

因為以文節武,軍權都掌握在文人、閹人手裡,有的還懂點軍事,有的什麼都不懂,只作為一種權力鬥爭而要壟斷的位置,他們不懂也就算了,還不給懂的人放權,死死的壓制著你,勝了是他們“指揮有方”,敗了就拿你們的人頭來推卸責任。

大宋和大明敗的真不冤枉,也應該敗,不敗都沒有天理了,一個保衛國家最重要的力量,在整個國家裡一點地位都沒有,你還要他們怎麼樣?吃不飽,還被看不起!

華夏這片土地上的人不缺血性,也不怕死,就怕流血又流淚。

一個讓士兵流血又流淚的王朝,能不滅亡嗎?

隋朝的科舉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能維持王權的穩定,壞的一面是無力抵禦外敵。

什麼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君子六藝也好,文武分科也罷,只看看看到好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壞的一面,最終都會埋下禍根。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雖然把這兩句話用在這個地方不是太恰當,但道理是一樣的。


一號風手

明朝軍隊戰鬥力沒有發揮很大程度上是明朝政府自己的問題。而滿清通過一系列的策略成功收買了明朝將領的忠心,使得他們甘願為大清肝腦塗地。

一、崇禎時期為何軍隊戰鬥力不強?軍餉發不齊

崇禎時期明朝軍隊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的不穩定,厲害的時候能把皇太極擊退,不行的時候連農民軍都剿不掉,之所以出現這種原因,核心就在於明末的財政太過困難,連軍隊的軍餉都發不齊,軍餉都發不齊,你怎麼指望軍隊給你賣力?

(明朝軍隊缺糧少彈幾乎已經是常態)

根據倪元璐的記載,1600年明朝的財政收入為白銀3000萬兩,崇禎當政後,明朝的財政繼續惡化,政府歲入已經不足2500萬兩,與銳減的收入相比,軍費卻因兩面作戰而節節攀升,到了1620年,軍費已經漲到了2300萬兩,在大明的最後幾年,軍費更是隻會多不會少。為了應對滿清光遼餉就加徵了五次,每次的金額都多達上百萬兩,軍費耗費如此之大,以至於政府常常拖欠軍餉,軍隊領不到餉銀,怎麼會賣力?

(明朝軍隊生活艱苦)

而更讓人汗顏的是,國家財政如此困難,各級軍官還爭吃空餉,2300多萬兩的軍餉,名義上發給123萬士兵,但實際的兵員只有50多萬人,將近一半的餉銀湧進了軍官的腰包。一方面政府收入銳減,一方面貪腐橫行,軍隊的戰鬥力則呢麼會強?

記得熊廷弼當政時就說:“遼兵缺餉,身無寸棉,吾見將士裸體穿甲,心如刀割”。遼東的士兵很多連棉衣都穿不起,只能裸體穿甲,如此缺糧少彈物資匱乏還領不到餉銀的軍隊,怎麼能打贏戰爭?

二、崇禎的多疑和餉銀的匱乏讓將領對朝廷三心二意

除了士兵,將領們對崇禎的忠誠度也很差。這主要源於兩個原因,一是崇禎的多疑讓將領們沒法放心。想當年袁崇煥戰功卓著,還不是因為幾項過錯就被凌遲處死了。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固然有錯,但是撤職或者關起來不就行了,偏要按叛國罪凌遲處死。想當初崇禎拉著袁崇煥一把鼻涕一把淚,一口一個國之棟樑,如今說翻臉就翻臉,這麼個前車之鑑,將領們怎可不防?當時袁崇煥一死,孫承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遼東諸將聯合抗清,可見其影響之大。

(崇禎已經無法控制將領了)

除了袁崇煥這事,崇禎的多疑也助長了戰將們的憂慮,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崇禎偏偏抑制不住自己的疑心。比如對孫傳庭,孫傳庭明明對大明忠心不二,崇禎偏偏懷疑他可能擁兵自重,結果強行逼迫孫傳庭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出關迎戰李自成,結果全軍覆沒,大明也由此喪失了最後一支生力軍。這麼忠心的孫傳庭都懷疑,別的將領更得兩面派了。

(崇禎的多疑讓他一再催促孫傳庭出戰)

而餉銀的匱乏也使得諸將不得不自尋出路,自己籌措財源,要知道,軍隊和將軍之所以聽朝廷的,首先得是朝廷養得起他們,現在連軍餉都發不足,將領們完全依靠自己謀生,他們怎麼可能對朝廷忠誠?

三、清朝的策略:高官厚祿,收買人心

那這幫人為啥到了清朝這邊就這麼厲害呢?很簡單,高官厚祿啊,清朝初年多爾袞對明朝降將可是大大的優待,不僅給金銀珠寶,還給地盤統轄權,一旦明朝降將打下了一塊地區,多爾袞甚至不惜將地盤分給他們。以前,給明朝打仗,不給錢還吃力不討好。現在給清朝打仗,又是錢又是爵位又是地盤,何樂而不為。

(清朝用高官厚祿收買了吳三桂等人)

所以這幫之前消極怠工的明將,到了清朝這邊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打仗,在態度方面就完全不一樣。

當然,清朝的賞賜是臨時的,天下平定後還要收回來,但能騙一會就騙議會,而明朝的降將也確實都上鉤了。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欣喜若狂,但是很快康熙就要削藩算總賬,逼得吳三桂不得不造反。

四、讓投降的明軍入旗,成為特權階層

以上的高官厚祿是針對明朝將領的,而對於士兵,清朝給出的好處,除了軍餉錢糧外,還有入旗。比如孔有德降清後,其部下就全成了正紅旗的一員,成了正兒八經的旗人。

(旗人同樣包括很多漢人)

與很多人認知的相反,旗人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階層,裡面既有滿人,也有漢人蒙古人,漢人更是多達75%,他們除了包衣奴才就多是投降的明朝士兵。這些人成為旗人後,享有種種特權,在普通的漢人面前耀武揚威,欺男霸女,佔盡了好處。

通過這種錢財加特權的賦予,投降清朝的明軍可謂是心甘情願,一門心思為大清著想。清朝之所以能統一中國,靠的絕不是外表兇惡的滿族勇士,而恰恰是用謀略收買來的這些漢族降兵降將。

與其說清軍戰鬥力強,不如說清朝高層的政治韜略實在玩的太好,以至於將中原的老油條們玩的團團轉。


埃爾文的理想鄉

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看新老闆值不值得賣命。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一直有喝兵血這一優良傳統,軍士們的軍餉經過層層剋扣,不僅會導致發到軍士手裡的軍餉只有兩三成,甚至軍餉拖欠數年都不是不可能。明軍軍士不僅被剋扣軍餉,軍服、武器往往都要自行準備,甚至前往服役地點的路費都要自備,甚至冬天有士兵因為無錢購買棉衣被凍死的例子。當時的清軍並沒有喝兵血這一優良傳統,或者說並不嚴重。再者,當時清軍確實高薪,明軍最精銳的鋒兵一個月不過三兩銀子的軍餉,而清軍一個一等炮手一個月工資就80兩銀子,對比一下自然可以明白誰更值得賣命,畢竟忠誠可是和報酬劃等號的。

再者,當時八旗兵的戰鬥力可以用東亞大陸最強來形容,比如《三垣筆記》當中記錄,讓農民起義軍聞風喪膽的明軍精銳部隊被幾十個渡河的八旗兵嚇得奪路而逃,“我兵數千皆走”,甚至自相踐踏踩死了不少人。可見當時的八旗部隊是絕對讓人望風披靡的存在。入關後更是如此,比如說金聲恆聲稱“八旗大軍已到”,就輕鬆取了江西;李成棟更是憑藉5000綠營,就一路打到了廣州;等到金聲恆、李成棟反水以後更搞笑,這兩位圍攻贛州,結果被防守贛州的清軍打的慘了,甚至李成棟還落水溺死,也算是活的猥瑣,死的搞笑。所以,不管是哪隻部隊投降清軍以後,往往因為背後有八旗大軍撐腰,或者是假借“八旗大軍”已到的名號,對面要麼不戰自潰,要麼一觸即潰,自然給人一種戰鬥力飆升的感覺。甚至直到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八旗仍然是重要的戰略威懾力量。吳三桂往往因為某地八旗大軍的駐紮而不敢攻擊繞路而行,而且綠營也往往因為背後有八旗大軍駐紮而打的更勇猛。

再一點,清初是以武力國,對於武將有戰功還安分守己的自然不吝惜賞賜。這個安分守己就是指知道自己是什麼貨色,不去和那些從龍人員爭功的綠營將領。所以,這幫人自然更願意為清朝賣命,畢竟明清易代不過是換了個老闆,只要利益能夠得到保證跟著新老闆有什麼不好。


北洋海軍陸戰隊

這個提問有問題,縱觀整個明朝,明軍無論是野戰還是城防戰都是表現不錯的。努爾哈赤和他弟弟舒爾哈齊曾經被李成梁俘虜,他們的父親也在幫李成梁辦事。後來,努爾哈赤的父親在幫明軍勸降時,被明軍誤殺。李成梁為了補償他,將他們兄弟放回,並讓他襲任建州都指揮使。

之前明軍在遼東的政策是不讓任何一個部落串聯做大,但努爾哈赤因為有在李成梁手下當差的經歷,熟知李的個性,經常賄賂,兩家還結為婚姻之好。就是在李成梁的縱容下,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1615年李成梁逝世,1616年努爾哈赤定都赫圖阿拉稱帝。

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明軍一度混亂不堪,接連喪師失地。但在袁崇煥重建寧錦防線後,城防戰還是表現不錯的,並擊斃了努爾哈赤。

明朝是被農民軍滅亡的,不是被滿清滅亡的。

中國歷史有個現象,有些朝代的偽軍很能打,有些朝代的偽軍就差的很

。例如,金國滅北宋後在華北也扶持了偽軍,但這些偽軍基本上沒起到什麼作用。

清朝扶持的偽軍就特別能打,說句不過分的話,滿清能拿下全中國,偽軍起到很大作用,這也是滿清允許漢人在南方稱王建藩的原因。

怎麼分析這個現象呢:

1、金國滅北宋,用騎兵閃電戰的模式,一舉攻到東京城下。宋徽宗、欽宗被嚇傻了,一味賠錢退軍,根本沒用心做防禦,結果吃虧了,整個北宋朝廷被端了。正因為金國打的是閃電戰沒打什麼殲滅戰,對北宋正規軍傷害不大。所以當趙構重建宋廷之後,宋朝的主力迅速集結反擊,金國扶持的偽軍哪裡是正規軍的對手。

2、而明軍投降清軍的都是明朝防禦滿清的邊軍正規軍,像關寧勁旅是當時中國實力數一數二的軍隊。他們投降後面對的都是農民軍潰軍和明軍的二線部隊。

所以,才出現反差如此大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