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前五个月进口 3490 万吨天然气,超过日本成为最大进口国|好奇心小数据

今年中国前五个月进口 3490 万吨天然气,超过日本成为最大进口国|好奇心小数据

从天然气零进口到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中国只用了 15 年。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截止到今年 5 月底,中国年内已经进口了 3490 万吨天然气,超过日本 3450 万吨的进口量成为了世界第一。

中日天然气进口数据的差距自 2017 年秋天以来大幅缩小 —— 此前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一直在日本的 60%-70% 间徘徊,这一数值在 2017 年 9 月跳增至 80%、并一路攀升至如今的水平。

今年中国前五个月进口 3490 万吨天然气,超过日本成为最大进口国|好奇心小数据

中国天然气紧缺、进口量大增,主要因为“煤改气”

由环保部、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委,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多省市提出的煤改气、煤改电政策是中国天然气需求猛增的重要推动力。这些旨在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作为供暖原料的政策,划出多块“禁煤区”,要求区内的居民拆除燃煤锅炉,并按照政府及工作组的要求,加装天然气取暖设备。

据《财新》整理,北京计划清理 30 万户、天津清理 29 万户、河北省清理 180 万户、山西省清理 39 万户……这使得国内对于天然气的需求直线上升。去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 237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7%,刷新了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纪录。

以河北为例,当地去年原计划新增“煤改气”用户 220 万户(包括去年未完工的 40 万户),预计冬季全省天然气的需求约为 65 亿方,同比增加 30 亿方。只是刚到 10 月份的时候,河北省各市区上报的计划改造户数比河北省下达的任务量 180 万户多出了整整 100 万户。

而且这种势头可能还会继续下去。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显示,未来 30 年,天然气将是中国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到 2030 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接近 5200 亿立方米。同时,能源结构将会发生较大转变。到 2050 年,煤炭在能源需求中占比将降到 40% 以下;天然气所占份额预计将提高到 20% 以上。

而中国本身也“缺气”

与需求量相比,目前中国天然气的开采量和存储量都存在巨大缺口。中石油集团战略研究专家撰文称,天然气田从勘探、开发到运输、加工和销售,其周期一般需要 5-10 年,而刚刚推行两年的“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猛增了约 30% 左右。

中国气田以中小型为主,大多数气田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现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等 10 个大型盆地。在 2006 年到 2018 年的 12 年内,中国的天然气产量虽然一直在上升,但只有 2009 年、2012 年,和 2017 年实现了增速提升,剩余的 9 年里,年年增速下降。

因为天然气紧缺,一些需要用天然气及衍生品的化工厂也被迫停工。

今年中国前五个月进口 3490 万吨天然气,超过日本成为最大进口国|好奇心小数据

同时,据中石油公布的数据,中国天然气目前的存储量仅占总需求的 3.3%,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彭博社根据这一比例进行了估算,认为中国目前存储量为 78 亿立方米。在去年公布的政府计划中,这一数字到 2020 年将增加到 148 亿立方米,到 2030 年将增加到 350 亿立方米。

根据投资研究机构 Sanford C. Bernstein&Co.的预测,即使新的存储量目标完成,依然只占当时总需求量 4.8% 和 5.8% 的比例,还是远低于目前世界其他用气大国平均 11.7% 的储备率。在美国,存储容量相当于年消费量的约 17%。

进口是唯一选择

在需求量的猛增以及产量和存储量不足的三重夹击下,中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比重越来越大。2009 年,天然气进口比例仅占总消费量的 5%,但到 2017 年达到了 39%。

今年中国前五个月进口 3490 万吨天然气,超过日本成为最大进口国|好奇心小数据

进口天然气主要从四个方向进入中国,分别是东北、西北、西南和东部海上。这四个方向已建有四条进口通道,覆盖了中亚、缅甸、俄罗斯、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尼等天然气出口国。

其中,液化天然气(LNG)是中国进口天然气的主要形态,今年以来,进口 LNG 占到了进口天然气总量的 57%。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分析师在本月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的开采速度和管道建设速度无法跟上需求,中国将在 2021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 LNG 进口国。

进口 LNG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四国。过去八年,这四个国家出口到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占到了中国进口总量的 80% 左右。在早年,中国的气态天然气进口几乎全部来自土库曼斯坦。2013 年开始,陆续有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进入中亚管线。

今年年初,中国北部地区曾遭遇大面积气荒,一是因为“煤改气”带来了需求量的猛增,二是因为冬季正处用气高峰期,三就是因为中亚天然气管道日供应量比计划低了 4000 万立方米左右,使得国内天然气迎来了史上最低库存。

气荒期间,大量居民面临供暖问题,民用天然气价格一度上升,给“煤改气”群众带来了生活和经济压力,也使得国内多家化工厂停产。

这对于整个中国能源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教训。未来,如何在提升产量、存量的同时,扩大进口天然气来源、分摊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按照目前的用气规模和开采速度来看,国家能源局预计,中国进口天然气的高峰将出现在 2025-2030 年之间,届时每年将进口天然气 2000 亿方左右,其中气态天然气 1200 亿方,LNG 800 亿方。

到那时,按照中国年均天然气消费量 4000 亿方左右来计算,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50% 左右。如果天然气在整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能够占到 20% 以上,那么这个问题将更加严重。

制图/冯秀霞

题图/Flick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