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四六)——词3词调专名1

四、词调专名

(一)词有令、引、近、慢等名称。现在分别解释如下。

1.令

令是词牌的通称。一般是较为短小的词称小令,有的词牌也因此加上了令如三字令、四字令、十六字令、如梦令、惜双双令等都是比较短小的词。但是也有较长的词也称令。如六幺令96字,百字令(即念奴娇)100字。

还有许多词牌是有一个带着“令”字的别名的:

醉太平(四字令)、春光好(愁倚阑令)、清商怨(关河令)、苏幕遮(鬓云松令)等等

.

2.引

1.清代词人杜文澜在其《词律校勘记》中千秋岁引后加按语说“凡题有引字者乃‘引申’之义,字数必多于前。”这是说千秋岁引是由千秋岁增字而成的。但是,我们会发现以下词牌也有引字:

翠华引、法驾导引、江城梅花引(明月引)、华清引、琴调相思引、太常引、青门引、东坡引、梅花引、婆罗门引、阳关引、望云涯引、罗玉人引、迷仙人引、蕙兰芳引、清波引、华胥引、遥天奉翠华引、云仙引、迷神引、石州引。

这些都没有和他们相配的词来比较。比如慧兰芳引就没有词牌蕙兰芳,个例不能说明普遍规律,因此,杜文澜的观点不一定对。而且,翠华引就是三台令,不由人认为“引”就是令的别称。吴丈蜀认为词中的“引”来源唐宋大型乐曲的前一部分,就是所谓的引子,其实,经过演变,引其实就是和令一样是词牌的名称而已。最短的引是翠华引和柘枝引(都是24字)最长的是迷神引(99字)

.

3.近

和“引”一样,也是词牌的名称。民国时期文史大家,词论家王易认为“凡近词皆句短韵密而音长”。

除了好事近(45字)之外,其余的“近”都是中调:荔枝香近(73字)、扑蝴蝶近(75字)、祝英台近(77字)、早梅芳近(80字)等等。

.

4.慢

是慢曲子(唐代称词为曲)的简称,是词中的长调慢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字数增多。例如:

浪淘沙(54字)——浪淘沙慢(133字)

江城子(70字)——江城子慢(109字)

上林春(40字)——上林春慢(102字)

浣溪沙(54字)——浣溪沙慢(93字)

丑奴儿(54字)——丑奴儿慢(90字)

卜算子(54字)——卜算子慢(89字)

锦堂春(48字)——锦堂春慢(99/101字)

西江月(50字)——西江月慢(103字)

木兰花(52字)——木兰花慢(101字)

浪淘沙(54字)——浪淘沙慢(133字)

慢词只是借用原词名字,实际上和原词的形式毫无关系。

例如: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

浣溪沙慢(周邦彦)

水竹旧院落,樱笋新蔬果。

嫩英翠幄,红杏交榴火。

心事暗卜,叶底寻双朵,

深夜归青琐。

灯尽酒醒时,晓窗明、钗横鬓嚲。

怎生那。

被间阻时多。(以平押仄)

奈愁肠数叠,幽恨万端,好梦还惊破。

可怪近来,传语也无个。

莫是瞋人呵。

真个若瞋人,却因何、逢人问我。

由上两个例子可知,这两者之间没有丝毫演化的痕迹。慢就是快慢的慢,因为词长,演唱完需要更多的时间。明末清初文学家毛先舒认为“案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填词名解》),当代学者吴丈蜀也认为“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另一种急曲子相对而言,演奏时速度较缓。”(《词学概说》)这种认识恐怕是不对的。若以每个字所占的时间论,慢词里的字反而应该很快唱过去,因为慢词往往韵疏,韵疏必用短拍子。所以,慢词并非演唱节奏缓慢,它只是表明词很长,属长调居多。

格律诗入门(四六)——词3词调专名1

顶级国宝,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唐:韩滉)(属花鸟画,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包括各种送动植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