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這才是中醫五行的金,主管鼻子、皮膚毛髮、咳嗽憂慮

讀黃帝內經,學中醫,感悟中醫。今天二羊分享的是“西方金”。許多人對中醫的誤會,完全僅僅是憑藉對中醫字面的臆想以及一些錯誤的理解。

就好比西方金,我上學的時候,中醫老師告訴我,金就是金屬,金屬熔化變成水就是金生水,這樣的誤導不知道誤導多少學生,反正我是被誤導了好幾年,重新讀了黃帝內經才知道,中醫的五行是這麼一回事。

黃帝內經:這才是中醫五行的金,主管鼻子、皮膚毛髮、咳嗽憂慮

黃帝內經·素問

今天來看看西方的金,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是這樣說的: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西方生燥,首先“東西”的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東西,還有一層功能上的“東西”。另外有條文說東西者陰陽之道路也,也就是說左邊是陽生髮的道路,西方是陰斂降的道路。人是立體的,左右並不是平面上的左右。

燥氣在西方比較重,有人說,西方有乾燥的沙漠戈壁。這個舉例不是很準確。氣機功能上上面說燥在西方主斂降。正如對應一年之中的秋天,一天中的傍晚。而具體空間位置,西方是生水的,正如先天八卦中,坎卦是放在西邊,也就是水的來源。正如黃河、長江水從西方來。

西方屬於金,生辛味,對應人體在肺,肺又化生皮毛。對於這個問題,我上學的時候問過內經老師。

西方主斂降,而辛味主生髮發散,為什麼五行要把辛味歸化為斂降的金?而不是升散的木呢。因為黃帝內經又有條文說,木欲散食辛以補之。

這個問題在許多年後我才搞明白,如果你明白可以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

皮毛又生腎,皮毛在人體象自然的天,水從哪裡來,從天上來,這也是金生水的原理。正所謂“天氣下為雨”。腎在人體屬於水,肺金生腎水。

黃帝內經:這才是中醫五行的金,主管鼻子、皮膚毛髮、咳嗽憂慮

肺主鼻

(肺氣)天氣通於鼻,肺氣有兩個呼吸通道,一個是皮毛腠理,一個是的上竅鼻子。當受寒之後,人體的這兩個孔竅會被寒氣閉塞。閉塞皮膚腠理皮膚會起雞皮疙瘩,會怕風怕冷。嚴重的會惡寒發熱。閉塞鼻子就會鼻塞、流清涕等等。

西方在天為六氣的燥氣,在地位五行的金,對應人體為皮毛,對應臟腑為肺,顏色對應白色。

在色為白

白色是入肺的,但被許多人誤解為入就是補。譬如許多養生專家說,白色的食物入肺補肺,其實入不等於補。白色入肺,可以補也可以清。

正如白色大米、淮山藥、百合這些白色的食物入肺補肺,但是石膏、川貝、魚腥草等這些白色性寒的藥物卻是清肺的。

黃帝內經:這才是中醫五行的金,主管鼻子、皮膚毛髮、咳嗽憂慮

在音為商

五音對於現代人來說根本分不清,除非專業的音樂學生。提供給大家參考:

《靈樞•邪客》中把宮、商、角、徵、羽五音,與五臟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清;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沉以細,此為五臟正音。相傳是由中國最早的樂器「壎」的五種發音而得名。相當於現在音樂的唱名do、re、mi、sol、la。

「商」音和潤,和則不戾,潤則不枯,叩之為清,擊之為純。金屬、石製品的古樂器,編鐘、磬、鑼鼓、鈴聲、長號、三角鐵等,發出的渾厚清脆之聲,有金的特性,為商音。

代表曲目有:《慨古吟》、《長清》、《鶴鳴九皋》、《白雪》等。閒暇之餘多聽聽清潤淳和的商音樂曲,既能在悠揚的雅音古韻中,舒緩身心的疲憊,同時也讓我們內在的肺氣得到提升,進而達到身體內環境的和諧,真不失為養生的良策。

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過憂傷肺

肺聲音在人體為哭,異常為咳聲。肺有病提示有兩個聲音,一個是被動的咳,一個是哭聲音。如果一個人老是咳嗽,或者總想哭,這對應臟腑肺肯定除了問題。

過度的憂慮會傷肺,肺傷之後又容易憂慮、容易哭。典型的代表就是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肺氣虛的人容易憂慮悲傷、嚴重的總想哭,同時伴隨經常性的、慢性的咳嗽等。臨床上這類患者還真不少,以女性患者多見,男性多表現為憂慮抑鬱。

黃帝內經:這才是中醫五行的金,主管鼻子、皮膚毛髮、咳嗽憂慮

要怎麼來調整這種狀態呢,喜可以戰勝這種“憂”。可以做喜歡做的事情,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當然對於已經患上抑鬱症的人來人生活基本沒有喜歡做的事,這需要藉助中藥調理身體,配合外界生活輔助才行。

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黃帝內經:這才是中醫五行的金,主管鼻子、皮膚毛髮、咳嗽憂慮

過食辛味會也會傷皮毛,肺主斂降,辛主發散。吃太多辛味會導致肺氣不降,陰液不能化生。這時候可以用苦味來改變過食辛引起的問題。例如有一些人長期嗜食辛辣、蔥薑蒜等辛味發散的食物,引起津液不足、陰虛,皮膚出油、毛髮脫落等。可以適當使用一點苦涼的食材來調理。例如:天花粉,色白苦而有液,則瀉火之功輕,而生津之力重;元參色黑,苦而多汁,則瀉火之功少,而滋腎之力多;丹皮色紅味苦,則清心火而行血。


我是二羊醫生、學純正的中醫、用使用的中醫,更多可點擊頭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