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在中国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只有吃粽子、油条、咸蛋,喝米酒之后才算是端午节。那么,真正传统的端午节又有哪些风俗呢?

端午习俗

▍赛龙舟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挂艾”。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人们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食粽子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粽子在晋代时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当时,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如今,粽子的花样品种更加频繁,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今已流传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

▍栓五色丝线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戴香包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戴香包,香包又叫做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步缝成的,内装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点雄黄酒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吃五毒饼

在端午,聆听那些传承至今的端午习俗

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印上五种毒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

五毒图是为了让虫子们看见后会看见有同类后 直接走开,不会在靠近这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