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近年來,國產車發展的很快,在國內市場上已經佔到了43%的份額,在SUV領域,國產車更是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看上去國產車處於蓬勃發展之中,但有中國汽車第一人之稱的吉利創始人李書福給自主品牌潑了一盆冷水。國產車佔據的43%市場都是中低端的,是不賺錢的或賺一點點錢的,汽車市場的絕大部分利潤屬於合資車與進口車。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為什麼處於如此局面呢?這還要從國產車搶佔市場的策略做起,他們打的幾張牌決定了慘淡的現實。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低價牌

能從從合資車進口車手中搶到市場,國產車憑藉的是低價。就拿國產車處於統治地位的SUV市場來說,哈弗H6的售價是12萬左右,而合資車大眾途觀的售價幾乎是其兩倍。靠低價策略取勝,為了與其他國產車相比,不少國產車甚至敢於賠錢賣車。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愛國牌

在宣傳新車時,不少國產車廠商大打愛國品牌,聲稱只有買國產車才是真愛國。這張牌著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不少車因此獲得熱賣,從而輕易取得成功。然而,愛國牌也有副作用,會讓一些消費者質疑國產車的質量。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做表面文章

把汽車外觀做得很漂亮,不少國產車的外觀看上去不比寶馬奔馳差。在內飾上,國產車也以豪華居多,並與時俱進,裝上了智能系統。靠著這些表面功夫,國產車也獲得了一些消費者的認可。

靠著這幾張牌,不少國產車殺出了重圍,有了一定的銷量,雖然靠賣車不賺錢或賺錢多,但因為國家有補貼,還是活得很滋潤。然而,快錢賺多了,國產車也失去了奮鬥的動力,也沒有了搞研發的意願。

沒有好的研發,這就意味著國產車將在技術上受制於人。在造車的過程中,不少國產車名義上是自主研發,但技術卻是購買外國的,有幾個方面尤其明顯。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購買發電機

在發電機方面,國產車處於極度落後的狀態,研發方面也沒有大的進展。不少國產車直接購買國外的發電機,以日本發電機居多。至於,一些所謂自主研發的發電機,只不過逆向的國外發電機,也就是所謂的山寨。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購買變速箱

變速箱也是汽車的核心部件,在這方面,世界上優秀的變速箱就沒有國產的。為了方便,不少國產車直接購買國外的優質變速箱。

國產車緣何淪為低端車代名詞?售價太低 打愛國牌起了副作用

進口原材料

汽車需要的一些原材料,國內也是沒有的,比如一些優質鋼材,國產車要進口這些原材料。

因為購買的東西太多,國產車的成本又上去了,再加上價格低,國產車的利潤空間也就有限了,甚至有的車企依靠國家補貼生活。同時,因為價格低,小毛病多,國產車又成了低端車的代名詞。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車要想質變,只有好好搞研發一條路可走。否則,隨著進口車關稅的降低,民眾又變得越來越現實,國產車極可能會被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