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古城,素有“泉城”、“舜城”、“名士之城”之称。那么,济南诸多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呢?

济南的名字源于济水

“济南”,顾名思义,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

济水,是一条早已消失了的河流,它发源于河南省的济源县,在山东境内的故道大约就是现在的黄河。上古时代,济、河、淮(最初可能是指潍水)、江(最初可能是指沂水)并称“四渎”,都是古中国的圣河,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名川。

济水,是沟通中原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黄金水道,她在济南上古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用任何语言形容之都不过分。然而“济南”作为地名,却出现较晚。

早期的济南郡在东平陵(今属章丘),西汉初年,设置济南郡,郡治在东平陵。东平陵今属章丘,位于今济南以东大约二三十公里处。

东平陵西侧2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城子崖古城遗址。城子崖古城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创建于距今四千多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当时应该是一个早期国家的都城所在。夏朝的时候,它是赢姓谭国的都城;商周时期,它是子姓谭国的都城。春秋前期,齐桓公灭掉谭国,设置平陵邑。

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城子崖古城遗址

到了战国,齐国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便在城子崖平陵城的东侧,新建一座360万平方米的东平陵城。汉代,这座东平陵城成为济南郡的郡城,或者是济南国的都城。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曾做过济南郡(国)的国相。

上古时代,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天的章丘一带,只是到了西晋末年,才转移到现在的济南。

论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具体说,东平陵由于是汉魏时期的一座繁荣的大都市,人众物阜,居民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过多,势必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另外,过度的开发,也使得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影响到附近河流(如武原水)的流量,乃至枯竭。

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最终迫使人们放弃东平陵城,而将济南郡治迁到历城,也就是今日的济南。

泉城的来历

济南,南依群山,北临济水,地域狭窄,作为一座大都市,原本是不太适宜的。然而之所以选中历城作为郡治,关键仍是水的问题。历城水源充足,是著名的泉城。

泉城,济南的第一雅号。

关于济南泉水的成因,历史上有不少人做过推测。大多数人认为济水是济南泉水的源头,他们说,“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潜伏地下,出露为泉。

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北宋曾巩探明 泉水补给源在南部山区。然而,北宋时候的齐州(济南)知州曾巩却不这样认为。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颇有些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了探明济南泉水的补给源,他曾前往济南南部山区作过实地勘查。

济南南部山区有三条河流——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都发源于泰山北侧的长城岭,然后在仲宫汇成一条大河——玉符河,向西偏北流入济水。

在玉符河的中游有一处渴马崖,渴马崖下是个大漏斗,河水流到这里,往往消失得无影无踪。据说,北宋的时候,有人在渴马崖撒一把谷糠,几天后就发现济南泉群有谷糠冒出。

曾巩根据自己的勘查结果,并结合有人做的这个试验,断言济南泉水的源头活水就在南部山区。这个观点,现代科学证明是正确的。

济南泉水,共分四大泉群,皆集中在济南老城区,她们是老城西南的趵突泉泉群,老城西侧的五龙潭泉群,老城东南角的黑虎泉泉群,以及老城内的珍珠泉泉群。在元明以前,老城南门内还有一大泉群,声名不亚于趵突泉泉群,就是舜井泉群。

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20世纪20年代的趵突泉及吕祖庙

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大明湖

中古时代的济南城曾是双子城。

到了西晋末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西迁历城,历城升格为郡城,原有城池过于狭小,故而南北朝时期,济南人又在历水东岸兴建一座新城。这样一来,中古时代的济南城,便形成了东西两城并存的双子城的格局。

到了北宋时代,东西城融为一体,但是双子城的格局依然隐约可辨。元明时期,开挖护城河,在东城的东南角,又挖出了一个黑虎泉泉群,黑虎泉泉群就成为东护城河的源头。

舜城的来历

济南城的第二个雅号是舜城。前文说过,自南北朝开始,济南出现了东西两城并存的双子城的格局。西城是历城县城;东城是济南郡城(齐州州城)。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东城又名舜子郡,也就是舜子郡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舜之城。

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大舜铜像

“舜城”一名是怎么来的呢?先秦典籍以及《史记》等书都记载,舜乃东夷之人也。他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早年转徙于各地,从事多种事业——耕于历山。以上地名,除了诸冯在山东半岛东部的海滨的诸城,其他基本都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尤其古济水流域。其中,历山就在济南。今济南城南的千佛山,在上古时代就叫历山,或叫舜山、舜耕山。

据《史记》等古籍记载,大舜姓姚,姓妫,以虞为氏。

济南是大舜耕稼的乡梓故里,济南是大舜的兴王之地,所以历史上的济南也就有了舜城的雅号。济南的名胜古迹,许多与大舜有关。比如,千佛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舜石图园;趵突泉畔有三圣殿,有娥英庙;发源于趵突泉的泺水,古代又名娥英水;大明湖畔,古代有闻韶阁、北渚亭;老城南门内,自古就有东西两处舜井,更有一座规模宏大的舜祠,乾隆皇帝还曾来舜祠瞻拜行礼如仪。

如今,在济南以“舜”命名的道路、宾馆、学校以及公司企业,更是不胜枚举。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济南人对大舜和大舜文化的认同。徐北文先生生前曾说,在济南,是“举头见舜”。济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舜城。

名士之城的来历

济南,除“泉城”、“舜城”两大雅号之外,还有一些雅号,比如“名士之城”。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济南被抖音带火了,但它的历史您清楚吗?

历下亭

公元745年,诗圣杜甫莅临济南,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的著名诗篇,其中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是济南人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明清以来就一直作为济南名胜之最——历下亭的联语。

大舜是济南的第一名士。他是孝子,是贤臣,是明君,是圣人。接下来,济南名士的代表人物还有:扁鹊(春秋战国人,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的神医),邹衍(战国人,阴阳五行学派的开山祖师),伏生(秦朝的博士官,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私藏《尚书》。汉初,传授《尚书》,开创汉代今文经学第一人),秦琼(唐朝开国元勋),李清照(伟大的婉约派词人),辛弃疾(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等。

泰山岩岩,济水汤汤,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钟天地之灵秀,聚日月之光华,古往今来,的确是俊才星驰,名士辈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