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超發是洪水,貨幣緊縮是毒藥

貨幣超發是洪水,貨幣緊縮是毒藥

對於貨幣政策,市場開始分化為兩派:

一派開始呼籲“貨幣寬鬆”,以護航經濟增長;

但另一派觀點認為,應當堅持“貨幣緊縮”,以實現去槓桿、抑泡沫、經濟轉型。

  本文將對2014-2016年中國貨幣政策寬鬆的自身經驗,20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之後的日本、德國的貨幣寬鬆對比,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量化寬鬆進行分析,以判斷當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最佳路徑。

  日本廣場協議之後貨幣寬鬆的教訓在於,日本僅僅依靠低利率刺激經濟,而並沒有改變“產業空心化”等問題,反而導致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形成全球罕見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泡沫破裂後,導致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但美國2008年之後的貨幣寬鬆、德國廣場協議之後的貨幣寬鬆,均為貨幣寬鬆的成功案例,帶來的是美國、德國的經濟長期繁榮。因此,貨幣寬鬆本身並非“罪惡之源”,貨幣政策本身只是一項工具,如果用得好,可以有益無害。


我國2014-2016年的貨幣寬鬆



  儘管2014-2016年我國的貨幣寬鬆一定程度助長了金融亂象,但關鍵原因並不是“寬鬆”本身,而是貨幣政策“退出寬鬆”過晚,反而恰當和恰時的“寬鬆”對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意義重大。偏離基本面與金融市場的貨幣政策寬鬆,以及缺乏金融監管,才是導致金融亂象的根本原因。

  2014年9月,中國經濟數據開始下跌,經濟短期平穩預期被證偽,央行貨幣政策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開始了一輪貨幣寬鬆週期,大幅下調公開市場利率,從4.3%左右大幅下調至3.6%。

  央行真正開始貨幣寬鬆,開始於2015年的股市波動之後。為救助震盪中的股市和緩解全球金融市場的悲觀預期,央行貨幣政策不得不進一步“寬鬆”,開始重啟逆回購、下調MLF利率、繼續“雙降”,貨幣政策在寬鬆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2015年股市波動和經濟基本面下行的雙重壓力下,貨幣政策寬鬆不可厚非,這對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成效明顯。

  我們認為,2014年開始的貨幣寬鬆一開始是沒有問題的,但在2015年股市波動之後維持了太長時間的貨幣市場基準利率低位(2016年初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回暖),同時貨幣市場波動性、利率水平均遠低於合理水平,再加上金融監管的嚴重缺位,共同導致了2015-2016年的金融亂象頻發。


貨幣寬鬆的國際經驗:解藥還是毒藥?



  我們以三個例子來說明貨幣寬鬆的效果,分別是20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之後的日本、德國,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美國。

  日本的例子是近年來中國研究者引用最多的例子,我們簡要論述。

  廣場協議之後,由於日元升值、雁型模式等原因,日本國內的“產業空心化”嚴重,日本政府為防止經濟下行的壓力,希望通過“貨幣寬鬆”來對沖經濟下行,央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2.5%的超低水平,並一直持續了27個月,但是,大量的流動性流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地產泡沫嚴重,最終在貨幣政策收緊下,房地產泡沫破滅,日本經濟陷入“資本負債表”破產,出現了“失去的二十年”。

  該案例被作為“貨幣寬鬆”的典型反面教材,無數研究者基於日本的例子認為,貨幣寬鬆是導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根源。但是,與下面德國的例子對比可以發現,同樣的貨幣寬鬆,並不一定導致“惡果”。

  我們認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關鍵,在於產業空心化、房地產泡沫及其崩潰。

  廣場協議不僅僅是針對日本,同樣針對德國。當時,德國馬克也是被要求升值的貨幣,而且升值幅度與日元基本相當。

  但是,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中國的研究者往往忽略德國如何在“廣場協議”下涅槃重生。

  先來看一個事實,德國在廣場協議之後,同樣採用了貨幣寬鬆政策。從日本、德國短端國債利率來看,兩者均從7%以上下降至4%左右,下降幅度基本相似。

  德國經濟在貨幣寬鬆之下,並沒有引發房地產泡沫,房地產價格一直保持平穩上漲的趨勢。相比之下,日本大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化嚴重,這是德國與日本最大的差異。

  德國與日本第二個不同點在於,德國通過財政政策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通過大量的減稅政策,加大企業的研發支持力度,資助投資週期較長的行業,從而保證了經濟的健康增長。

  從最終結果看,同樣受到廣場協議影響,同樣使用了貨幣寬鬆,但是兩國的結局完全不同:1990年至2016年,日本實際

GDP增長累計值僅為30%,而德國則高達47%。

  同樣是貨幣寬鬆,為何德國與日本差異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在於,日本出現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以及嚴重的產業空心化,而德國在這兩方面都做得比日本好太多。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政府也開啟了史無前例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週期,並使得美國經濟今年“一枝獨秀”。

  美國的例子,其實更是家喻戶曉,但是不知道為何,現在中國國內的一些研究者都已經忘了,美國現在的經濟復甦與貨幣寬鬆有關。

  來看看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是怎麼說的:“在2008年秋至2009年初,我們啟動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雖然無法完全確定,但大部分學術研究表明,這個舉措對美國的經濟的確起到了促進作用。”提問者追問:“所以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於美國經濟的復甦有著很大的益處?”伯南克說:“對。”

  伯南克最為著名的是他對於“大蕭條”的研究,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結論是“抑制總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全球貨幣供給緊縮”。伯南克認為:“一是要穩定我們的金融體系;二是作為最後貸款人,央行要確保貨幣政策能充分地適應和支持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美國長期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美國能夠走出經濟危機嗎?

  現在中國人都看到了美國的經濟復甦,卻忘了伯南克等人在貨幣政策上做出的卓越貢獻。如果美國當時採取的不是貨幣寬鬆而是貨幣緊縮,則無疑又是一個新的“大蕭條”。

  總結上述三個例子,結論很顯然,同樣是貨幣寬鬆,有的國家可以二十年經濟停滯(日本),而有的國家則可以經濟長期繁榮(德國),甚至一枝獨秀(美國)。

  從日本的失敗案例來看,我們認為,中國的研究者不能太過於線性思維,而要多用比較思維,多區分相關關係與因果關係,不能太過輕易地就得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因為貨幣寬鬆。

  從德國、美國的成功經驗來看,通過貨幣寬鬆來保持經濟穩定,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同時注重抑制房地產泡沫,才是最佳的發展路徑。


準確理解穩健中性的內涵



  通過分析2014-2016年中國自身的經驗教訓,還有20世紀80年代日本、德國的對比經驗,以及2008年之後的美國經濟復甦,我們可以發現,貨幣寬鬆從來都不是“夢魘”,貨幣寬鬆只是政策籃子中的一項工具。

  只有“工具是否被恰當運用”才決定了貨幣政策寬鬆的利弊,且在經濟存在明顯下行壓力下,貨幣政策寬鬆是對沖經濟下行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夠有效刺激經濟需求、恢復經濟信心,不可因為一些“瑕疵”而摒棄不用,可以說,貨幣寬鬆瑕不掩瑜。

  不恰當的貨幣寬鬆政策確實會帶來負面效應,其中以房地產泡沫影響最為嚴重。以日本的教訓為例,日本“大水漫灌式”的貨幣寬鬆政策,以及資金的“脫實向虛”,導致了房地產價格泡沫,最終房地產泡沫破滅,日本經濟受創十分嚴重,因此,需要注意在貨幣寬鬆過程中的“房地產泡沫”風險。

  對比當下的中國經濟金融環境,2016年四季度以來,中國政策層通過“930”、“317”房地產政策調控,定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有助於抑制房地產泡沫,這是貨幣寬鬆過程中非常必要的機制保障。

  此外,中國的監管機構在2017年以來,採取了大量的措施,堵住金融監管的真空和漏洞,形成了完善的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監管框架,這與2014-2016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甚至可以這樣講,即使重演2014-2016年的貨幣寬鬆,當前的中國金融體系也絕不可能重演當年的金融亂象。

  對於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貨幣政策應當保持“穩健中性”,但穩健中性的內涵絕對不是利率不變,而是在經濟下行過程中,一方面保持短端基準利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穩定(DR007在2.8%左右),另一方面促使長端無風險利率下行(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依然偏高)。

  在監管體系已經今非昔比的現在,在房地產調控機制大幅完善的現在,“降準”的副作用已經大大降低,必要性卻已經非常凸顯。

  現在中國央行重複2015-2016年的貨幣政策確實不可行,但是在經濟本來已經下行的背景下,通過貨幣緊縮來承受不必要的短期陣痛,無助於中國經濟保持平穩,更無助於新經濟發展和科技研發,貨幣緊縮是當前經濟的毒藥而非解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