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老年性皮肤瘙痒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与老年人皮肤萎缩、变性及干燥有关,瘙痒的部位以躯干及四肢为主,长期搔抓后皮肤可发生湿疹样变;与季节关系明显,冬季寒冷而诱发的称为冬季瘙痒症,夏季炎热而诱发的称为夏季瘙痒症。

发于冬季者,春暖可愈,发于夏季者,入冬即轻。瘙痒的部位多好发于躯干、股内侧、小腿屈面、关节周围等处,局限性、泛发性或全身性。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老年性皮肤瘙痒多在就寝前脱衣时突然发作,与皮肤温度骤然改变有关;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情绪变化可诱发或加重瘙痒。

瘙痒的严重程度可轻可重,可阵发性,间断性和持续性,瘙痒轻者可经搔抓后即可减轻或消失,瘙痒重者则奇痒难忍不停地搔抓直至表皮被抓破出血发生疼痛时才可减轻。

由于不断地搔抓可使患部皮肤变厚,变厚的皮损又加重了瘙痒,形成愈痒愈抓,愈抓愈痒的恶性循环反复瘙痒或较重者可影响睡眠,导致精神不振、情绪烦躁、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

由于经常搔抓,局部皮肤有抓痕,表皮脱落或有血痴及色素沉着,病程长者可发生苔藓样变,合并感染者可发生毛囊炎、疖疮及淋巴管、淋巴结炎等。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有“痒风”,例如《外科证治全书》记述:“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就是说本病为单以瘙痒为主,一般来讲,临床常见:

①风热相搏证,宜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临床方用消风散加减,药用当归、防风、生地、蝉衣、知母、苦参、白鲜皮、牡丹皮、薄荷等;

②正气不足,复感风寒证,宜疏风散寒,祛湿止痒,可用竹叶柳蒡汤加减,药用牛蒡子、桂枝、荆芥、防风、白芷、地肤子、柽柳等;

③血虚风燥者,老年人最为多见,一般病程较久,可见局部皮肤粗糙肥厚,干燥脱屑或毅裂,疼痒剧烈,伴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四肢酸懒,舌质淡红,苔薄白等症状。宜益气补血,祛风止痒,用养血润肤汤加减,药用当归、黄芪、熟地黄、生地、天冬、麦冬、白蒺藜、浮萍、夜交藤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对改善皮肤瘙痒也非常关键。

●在夏季注意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被,但冬季则不宜过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尽量少用肥皂等碱性强之洗浴用品,不能过度搓擦皮肤,皮肤干燥者四季洗浴均不宜过勤。

●浴后可外涂硅霜、凡士林,或其他润肤剂等润肤滋养霜保护皮肤。

●避免穿紧身衣裤,保持外阴部位干燥和清洁。

●避免饮用酒、浓茶、咖啡及辛辣油腻刺激性、致敏性(鱼虾、海味)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注意自我养生保健,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防止忧思恼怒,七情内伤。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痒为小痛,注意老年人皮肤瘙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