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增持公告里挖掘投资机会?

如何在增持公告里挖掘投资机会?

近段时间以来,上证指数持续创下年内新低,市场在经历之前个股闪崩频发后,一些基本面较好的白马股也开始补跌,市场信心降至低谷。然而随着股价的走低,不少公司大股东已经开始加大增持力度,发布增持计划的公司,以及拿出真金白银实施增持的公司均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5.27-6.27)有约400家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对自家股票进行了增持,增持金额达到138亿元,其中增持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31家。

表1:近一个月(5.27-6.27)大股东增持金额超过1亿元的个股列表

如何在增持公告里挖掘投资机会?

一些获大股东增持,或发布增持计划的公司出现逆市上涨行情。比如 水井坊,6月25日收盘后, 水井坊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帝亚吉欧拟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将其持有的 水井坊比例从目前39.71%提高至最多不超过60.00%。要约价格为62.00元/股,比6月25日 水井坊发布公告前收盘价高出22.63%。

受此消息刺激, 水井坊6月26日一字涨停,6月27日再次冲高逾7%,在目前市场环境整体偏弱下表现得尤为抢眼。

如何在增持公告里挖掘投资机会?

一般来说,增持对公司股价来说是利好消息,因为这传达出了增持方对公司看好的态度,特别是大股东或者管理层的增持,因为他们往往比较了解自己的公司。

另一方面也表明,增持方认为股价可能被低估了,尤其是一轮大的下跌后,往往容易引发大股东的抄底行为。

那么获增持的公司股价一定会上涨吗?也不一定,发布增持公告后股价继续下跌的例子有很多,不少个股股价大幅跌破大股东或者高管的增持价。

如何更好的利用增持公告,挖掘到好公司呢?

首先我们要分析大股东增持背后的动机。增持一般是出于稳定股价,这本身不是坏事,但有些公司的大股东增持计划较“虚”,比如有的公司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为了稳定股价,不至于跌破质押平仓线而进行增持,这类增持可能参考价值就不高。

另外,有的上市公司股价经历大涨后处于历史相对较高位置,此时发布的增持计划,投资者就要思考一下了,为什么股价处于低位时不增持,而在高位发布增持计划呢?这类增持投资者也应该注意,增持传递出的信号参考价值也不大。

此外我们还要分析大股东增持的“诚意”,仔细甄别增持的含金量。有一些公司披露增持计划,但不明确增持金额和时间,只是笼统的讲增持不超过若干金额,这类增持就较假,因为增持较低的金额也是增持。真正有诚意的增持一般会明确增持时间,并且承诺较高的增持金额。

一般来说,含金量较高的增持主要是出于股价低估,以及大股东对公司未来业绩有信心,这类增持传递出的参考价值较高。

判断低估我们可以结合公司目前市盈率、市净率、股价等指标,比较一下是否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而说到业绩,就要结合目前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公司近期净利润增速等因素综合考虑。

因此,大股东增持的股票不一定都会涨,但里面可能的确有一些价值已经被低估的公司。这就要求我们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了,同时结合估值、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等基本面因素综合考虑。可在大股东增持的股票中选择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净利润增速较快的公司,综合考虑可能会提高我们的择股准确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