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殲20外掛副油箱,有玩笑說這貨這麼掛可以直飛阿拉斯加。當然,玩笑歸玩笑,“開外掛”的殲20究竟意味著什麼樣的作戰模式呢?本文便一探究竟。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空軍是一支極度缺乏大型軍用加油機的空軍。這種結構上的畸形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彌補的。空軍各型戰機如果要出島鏈作戰,勢必要更為依賴副油箱。所謂“出島鏈”作戰,本質上便是對美日作戰,而美日都擁有較為完善的航母或準航母作戰能力,對於海空的控制區域極大。作戰時,第一島鏈內,尤其東海和黃海都不適合我軍加油機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副油箱成為了戰機延長作戰半徑最實際的選擇。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中日之間隔得太近,戰時的東海黃海並不適合大型軍機平臺生存

殲20出島鏈幹什麼?那幹得可多了。殲20的光電瞄準具可以為東21D或東26指引航母所在點,極大增加我軍反艦彈道導彈的命中率。出島鏈後拋棄副油箱恢復隱身的殲20可以穿插入對手的海空警戒區域,獵殺戰略預警機,加油機以及戰略轟炸機,極大緩解我國東南沿海的防空壓力。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外掛副油箱後失去隱身能力的殲20是如何突防的呢?這是許多媒體試圖解釋又沒能解釋清楚的關鍵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隱藏於一個細節之中。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F18同樣帶四個副油箱,但他的副油箱非常光潔,沒有氣動面
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殲20的副油箱有X型氣動面,可以極大提高高速狀態下縱向穩定性。這在亞音速下是多餘的設計。

(對了,噴發動機的孩子們歇會吧......)

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颱風的超音速能力已經算挺生猛了,他的副油箱也只有兩片,不支持縱向穩定,也就意味著他並不具備掛載副油箱超音速飛行的能力

這一被大家忽視的細節意味著,殲20在外掛四個副油箱的情況下依然有能力進行超音速飛行,這是任何三代戰機都無法做到的能力,也就是為什麼殲20外掛副油箱會成為一項重要的試飛科目。作戰時,多機編隊的殲20攻擊群採用最大軍用推力進行1.5馬赫左右的超音速突防,極大壓縮宮古海峽附近日軍的反應時間。實質上鬼子無論是龜速的肥電35B還是老舊的F15都很難跟得上這樣的突防速度。同時我軍還可以出動更大集群的三代戰機,在中程戰術導彈的配合下持續壓制對手的機場和防空導彈陣地,為殲20的突防提供掩護。

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超音速突防這種說法,看似有點落後,但也得分使用場合。像東海這種狹窄海域,如果用1.5倍音速突防,這對於任何防空網絡而言都是噩夢。
副油箱的一細節暴露殲20未來的作戰模式

我軍缺少一款適用於殲20內置彈倉的反艦導彈。當然,美帝已經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我們要做的就是帶上“皮尺”.......(純屬玩笑,查水錶勿擾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