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車3+2:就算是銷量“常青樹”高爾夫的這2個缺點也得注意

[資訊-牛車網]

如果說一輛車都能像明星一樣有眾多的鐵粉,那它在汽車圈可算是有點地位了。作為大眾汽車集團的當家花旦,高爾夫在全球市場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自1974年上市以來累計銷量竟然達到了驚人的2750萬輛。在認可這輛車圈老前輩的同時,也請允許我吐槽一下它的缺點吧。

选车3+2:就算是销量“常青树”高尔夫的这2个缺点也得注意

優點:

1)底盤與操控

高爾夫在日常駕駛中懸掛有著不錯的支撐度,雖然沒有大型轎車那麼的柔軟,但過減速帶或者是低窪路面時並不會覺得過於生硬。過彎幾乎感覺不到離心力,相比於高大的SUV不會有過度傾斜。這也得益於高爾夫再次換回了後獨立懸掛,從而有效減少車身受到的衝擊,並提高了車輪的地面附著力和整體穩定性。總體來說底盤調教相對適中,對於高爾夫偏家用的定位不會太軟也不會太硬。再加上小巧的車身和方向盤的助力,讓這臺高爾夫開起來非常輕盈。這種靈活的駕駛感受,說它是臺大玩具車應該不算過分了。

选车3+2:就算是销量“常青树”高尔夫的这2个缺点也得注意

2)油耗

我們假設一臺車平均1000塊每月的油錢,那麼五年就已經60000元了。由此可見油耗在一輛車上的支出佔了多大的比重。我們通過在各大汽車論壇中車主的統計,以高爾夫中配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例,70%市區路況的前提下可以達到表顯7.5L每百公里的油耗。如果再計算到每公里價格,那基本可以達到0.5元每公里的油費。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如果日常高速駕駛的比重多一些油耗可能會降到更低。不過車主的駕駛習慣也是油耗的決定性因素,我們還是提倡大家減少暴力駕駛,安全第一。

选车3+2:就算是销量“常青树”高尔夫的这2个缺点也得注意

3)性價比

得益於上世紀末捷達和桑塔納在中國市場的好成績,大眾在中國的情懷粉可謂是暴漲。段子裡面常說到的,大眾的每款車型都是基於高爾夫的小改,我們也勉強可以認為高爾夫就是大眾的基礎原型車。基於網上的成交價查詢,高爾夫全系基本有兩萬以上的折扣,這相比於幾年前高爾夫6的加價可以說是實惠的多了。綜合來看其實越是低配,性價比相對更高。我們單看高低配車型的差價,其實增加的那些配置並不都是實用的,所以也就不值那些差價了。最低配成交價可以達到10萬,如果趕上會砍價的車友,突破了十萬大關買一臺合資大眾的高爾夫,也算是相當的物超所值了吧。說到性價比更是不得不提保值率。高爾夫的外觀相對比較傳統和經典,所以即使很多年也不會過時,再配上大眾高穩定性的發動機,也使得它的保值率非常高。

选车3+2:就算是销量“常青树”高尔夫的这2个缺点也得注意

缺點:

1)手動調節座椅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很多細微的缺點可能在4S店看車甚至是試駕中並不容易被發現,但在日常駕駛過程中可是能給你帶來相當大的麻煩。接下來請容我吐槽一下高爾夫的座椅!高爾夫全系只有高配車型配備了座椅電動調節,而且都只是駕駛座電動,副駕手動調節。其實對於緊湊級車來講這些都勉強能夠接受,然而重點是它的手動竟然是需要旋鈕來調節靠背。說起這個配置我還得想起20年前路上跑的昌河松花江麵包車,你要是想把靠背放倒躺一躺,沒個兩分鐘估計是擰不到底了。如果再趕上個大手的壯漢,那你手能不能完全伸進去都是回事了。在人體工程學這方面,看來高爾夫還有待提高。一味的為了節約成本去省掉必要的配置,可不是個明智之舉。當你開慣了有電動座椅調節的車並沒有覺得多麼的方便,但這些功能一旦沒有,那你就慢慢的擰吧。

选车3+2:就算是销量“常青树”高尔夫的这2个缺点也得注意

2)空間

作為一臺兩廂車,吐槽它的後備箱有點不忍心,可作為家用車典範,空間又是不能避而不提的重要指標。高爾夫的後尾箱整體容積只有380升,並且在中間隔板的干擾下,想放大件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了。如果是有娃的家庭,在不放倒後排座椅的情況下,嬰兒車基本放不進去。也礙於車子外部整體尺寸,車廂內部空間並不大,軸距為2637mm,在前排座椅正常位置前提下,後排乘客基本上是沒有多餘的腿部空間了。綜合來看作為家用通勤車,空間方面高爾夫並沒有什麼優勢,如果家裡人比較多的話,買這臺車就需要考慮一下了。

选车3+2:就算是销量“常青树”高尔夫的这2个缺点也得注意

很多人把大眾高爾夫譽為神車,其實廣義來講,一輛車和一條毛巾一個水杯一樣也算日用品,有優點就必然有缺點,並沒有神或不神之說。買車選車還要因人而異,歸根結底還是要買自己喜歡的。對於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更喜歡年代悠久的車款。畢竟是一臺經過無數工程師設計並進化了四十多年的車,你是更願意相信它,還是選擇一個只有幾歲年齡的新車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