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媒體熱衷報道的F1賽事,為何近幾年都沒有什麼消息了?

近十年來,作為與奧運會、世界盃齊名的F1在全球的關注度和觀眾一直是處在不容樂觀的尷尬局面,收視率每一年對比都在下滑。

曾經媒體熱衷報道的F1賽事,為何近幾年都沒有什麼消息了?

為了維持F1的熱度,主辦方毫無疑問將目標放在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無疑在汽車方面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可是隨著一屆又一屆的低收視率,擁有F1轉播權的央視似乎也對這項賽事提起不了興趣了。

說到底,中國並沒有像歐美那樣的賽車文化,中國的賽車文化是你從考賽車執照開始的,如果你想要正規的賽事資格,這個是少不了的,那些在路上飆車黨就另說,其次就是如果你要把這個當成職業,你就得要拉贊助,因為賽車配件確實是貴到嚇人,除非你家很有錢,不然你承擔不起。曾經媒體熱衷報道的F1賽事,為何近幾年都沒有什麼消息了?

F1賽道的使用費用、車輛維護費用、參賽費等等等等一堆雜七雜八的費用,這都是需要錢來支撐的。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說,誰會有錢到做這個事?就算有錢了,你仔細看看,要麼年紀大了,要麼就是富二代天天跑車出去玩,誰會把錢和時間投在一個未知的領域中呢?

在電視裡看到的F1每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用錢堆起來的,是非常多的錢,製作賽車技術堪比航天技術,培養的賽車手需要的錢是對一般人而言是天文數字,有錢做支撐了還得有天賦加上從小的訓練,門檻高得難以想象,大多數中國人還在為房奔波,看看電視轉播就行了曾經媒體熱衷報道的F1賽事,為何近幾年都沒有什麼消息了?

個人認為現今的F1大獎賽已經失去了當初的意義,初時的賽事首先比拼的是技術,象可變氣門、渦輪增壓、雙離合等高新技術都在F1賽事中率先出現,其次是車隊與車手之間的配合,其中不乏精典的法拉利四進站策略,利用換胎、加油和車手精彩絕倫的駕駛技巧來贏得各分站冠軍!縱觀現今的F1賽事,已沒有什麼看點,純粹就是排位賽後的發車位置定輸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