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师谈保健品会议营销:掠夺时代的中国式诈骗潜规则

天辛大师谈保健品会议营销:掠夺时代的中国式诈骗潜规则

数十年来纵容的掠夺式营销风气,严重影响了中国保健商品行业的正面生态。保健品行业“宰老”之风盛行,政府监管部门绝不能袖手旁观。要像打击电信诈骗那样打击保健品诈骗。放任了几十年,搞保健品传销的都坐到了中国百富前十名,岂有此理?

如今,大大小小的保健品商家都把“银发族”视作了“摇钱树”,他们抓住了老年人渴望被关怀,惧怕孤独的心理,派出了一众“训练有素”的推销员玩“精神慰藉”那一套,其表现出来的贴心程度,让许多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感到一股股类似于亲情的温暖。而一旦打动了老人的心,离打开他们的钱袋也就不远了;掌握了老人家庭核心信息的推销员,往往更能精准地忽悠老人购买保健品,而老人却常常陷入种种温柔的陷阱里而不自知,有的被洗了脑还帮着别人数钱。

老人生活孤独,会把不愉快的情绪转化成对身体的抱怨。当一个孤独的老人突然遇到了一个非常关心,还会哄自己开心的人,心情会变好,随之身体也就清爽,有利于老年人疾病好转。当然,老年人也愿意去购买一些保健品。吃完后,不少老人也会感觉身体变好,而且认为是吃保健品起作用了。这就让老年人深陷其中,难以抽身。如何让老年人心理上不再寂寞,也是每一个子女该思考的问题。

保健品营销手段,实则已经铸成了一个非常难以攻破的心理战场。

更可怕的是,保健品行业已经进入了2.0时代,大部分保健品几乎都有正规的手续、生产许可、保健品的批号等,很难从产品本身去调查。把低价产品高价卖出,很难在法律上认定是违法行为。

传销直销会销,原班人马:

钓鱼洗脑诈骗,老旧套路。

月额季额年额,千万利润。

送礼贿赂遮掩,蛇鼠一窝。

我们只要找到1000个老人,年净利润就是一个亿!---天辛大师批药监乱局

国内的保健品市场较为混乱,消费者对国内保健品行业信任度不高,认为一些保健品存在虚假广告、夸大效果、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市场规模大,产品需求高让我国成为保健品行业的一块宝地。尽管如此,这个行业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整治。整治目标主要就是“欺诈和虚假宣传”。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近5000亿元,全国共查处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案件7万余件。这是一个大行业,也是一个“乱”行业。

天辛大师谈保健品会议营销:掠夺时代的中国式诈骗潜规则

山东济南食药监局曾出台一个保健品营销会议审查制度,但因为根本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毫无效用。

以营养保健食品为主导产品的会议营销发展到今天已有20多年的历史,传销直销微销演变来的从业人员已超过2000万,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样的模式由于贴近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很多企业营销的利器,也因为偏于夸张的操作手法,成为违规违法的重灾区。在会销的过程中,欺骗消费者的现象非常普遍。

当市场人员把大把大把的钞票交到老板的手里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会议营销竟是如此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快速致富方法,既然团队、顾客都在我的手上,我为什么不自立门户呢?事实证明,越是做的好的市场,分离倾向也就越严重。大量外地员工携款逃跑的形象也一直伴随着这灰色暴利的行业。

天辛大师谈保健品会议营销:掠夺时代的中国式诈骗潜规则

天辛大师表示,部分保健品供货价不到1折——利润高得不敢想象。保健品泛滥实际上是有害于中国人民的全体利益的。因为当人民把现在还有限的收入,过度投入到无益的"营养保健品"中去的时候,人民可以用于有益的药物的钱就少了。同样,当企业和商业热心地推销和不断翻新各种无益的保健品,企业和商业用于生产和推销对人民有益的产品的时间和经费就少了。所以,推出无益的保健品是损害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针对我国保健品市场现状,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健全保健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来改变保健品领域违法成本过低的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