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怎麼樣可以跑得輕鬆?

次文化實驗室

這個問題很簡單,答案就倆字“控制”,學會控制配速就找到了輕鬆完成馬拉松的答案。老跑友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前面有多快,後面就有多慢”,很多新手起跑就是一頓猛跑,沒出10公里,自己已經力竭。為爭一時的快慢,給自己的後程挖了一個大大的坑。我們可以把馬拉松分成5斷距離來跑。

10公里:

起跑階段,可以比自己的計劃配速略慢,略慢10多秒都沒問題,別去管身邊呼嘯而過的生莽子,最後崩盤的都是這些人,注意跑表提示每公里的速度,微微調整速度。比賽時人處於興奮狀態,即使跑的很快自己還是感覺不到,成熟的跑者不會被興奮度所欺騙。

20公里:

此時整個身體已經達到非常好的運動狀態,會自然而然提速,前10公里略慢的時間都會在這個階段彌補回來,此時是想法最多的時候,想著自己要PB等等,還是那句話,穩定節奏,掌握好配速,不可忽快忽慢打亂節奏。

30公里:

30公里是馬拉松最難跑的階段,人的身體已經處於透支狀態,跑友常說的“撞牆”都會出現在這個階段,遇到撞牆期自己要學會主動調整,放慢速度,深呼吸,及時補充能量,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看看路邊的風景,儘快度過不適期。

40公里:

突破了最難熬的撞牆期,此時跑動不會有之前那麼難受了,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腳步頻率中,排除一切身邊的干擾,做到身心合一,用律動和意志去堅持。

2.195公里:

最後的勝利就眼前,此刻不要心急,不要去衝刺,因為你已經接近力竭,即使衝刺,也不會有多快的提速,反而會對身體帶來危險,按著自己的節奏去完成。祝你成功!

有跑友說過“馬拉松比賽就是三十公里熱身的十公里比賽”我認為這句話很對,前三十公里用穩定的節奏去熱身好,才能在最後的十公里跑出理想的成績。


想要第一時間接收到關於跑步方面的信息,請點右上角關注!


愛跑步

要輕鬆地跑馬拉松,需要2個必要條件。1.科學的訓練 2.比賽的策略。

1.科學的訓練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是誰都可以戰勝馬拉松的,何況還要“輕鬆”。準備一場馬拉松比賽雖然不需要10年,但再少怎麼也要半年以上的專業訓練。

  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關門時間一般是6小時,大眾選手集中在4個小時左右。連續奔跑幾個小時,需要一定的速度,更需要強大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為了鍛鍊心肺,提高耐力和速度,就需要循序漸經的長期專業的訓練,需要堆積一定的訓練量。很多跑步app都有制定訓練計劃的功能,一般來說每週最少需要3-4次的訓練,1次間歇跑,1次耐力跑,其他都慢跑。當然了間歇跑一點都不輕鬆,還很虐。

  也有完全都是慢跑的訓練計劃:MAF理論。按照180-年齡的心率來跑。如果想訓練時也輕鬆的話,推薦按照MAF來訓練。但是沒有大跑量的MAF只是在偷懶,效果不明顯。

  沒有心率表的話,就按照“談笑節奏”來跑:邊跑邊聊天說笑,邊跑邊哼個小曲兒的配速。

  還有營養和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訓練只是對身體的破壞,而有了營養,在休息的時候身體才會恢復並生長。

2. 比賽的策略

  要問跑過馬拉松的人,“馬拉松最痛苦的是什麼時候”,絕大多數都會回答“後半程”。也有“30公里撞牆”,“35公里撞牆”,“真正的馬拉松從35公里開始”等說法。“行百里者半九十”,42.195的90%還不到38km。

  跑馬拉松不僅靠“體力”,還要有“智力”。 大多數“撞牆”都是因為比賽的策略失敗,導致後半程能量不足,主要是配速策略和補給策略。

  補給大家都知道的,要少量多次,不渴也喝,不餓也吃。

  但更多的“撞牆”是因為起跑後覺得狀態良好,前半程配速過快,消耗了過多的能量儲備,等到了後半程,體內能量不足必然會“撞牆”

  根據低心率,按照“談笑節奏”來跑,節約並高效利用體內有限的糖原資源,完全可以輕鬆搞定馬拉松。

  



跑者阿飛

馬拉松本來就不是一項輕鬆的運動,如果想讓馬拉松運動過程中變輕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延長馬拉松時間,10個小時走40多公里的方式絕對不會比2個半小時跑完40多公里累。除此之外,只能是調整參加馬拉松運動的心態以及賽前準備和賽場戰術。

最新研究表明,為達到最好的運動表現,馬拉松運動者在日常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配比為5:3:2。碳水化合物作為耐力運動的主要來源,攝入按5-6克/公斤攝入;水分的補充選擇滲透壓與人體內液壓滲透壓相等,被身體的利用率更高也更快的含葡萄糖的液體;馬拉松訓練者要每日補充優質蛋白如肉、禽、乳、魚、蛋等2-3千克每公斤,來儘快恢復因為高強度耐力訓練丟失的氨基酸數量;關於體內微量元素,單純依靠自然食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遠遠不能滿足馬拉松訓練者的需求,必須額外補充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

由於每個人的糖原儲備都是有限的,並且最大限度也僅僅能支撐運動員跑30公里左右。因此,要想在馬拉松比賽中避免或者延緩撞牆發生,訓練以脂肪燃燒作為主要供能渠道的有氧系統非常重要,這可以保證我們能夠儘量跑完全程。但要想在比賽中拿好的名次,需要我們在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控制。在比賽全程中的速度控制與節奏分配是否符合項目特點,是否符合自身訓練水平對最終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

避免後半程降速,特別是35KM以後速度耐力以及保持高速的能力是馬拉松制勝的重要因素。優秀的運動員會通過比賽節奏的控制來把握整場比賽,而成績稍差的運動員則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節奏狀態,由於過高的初始速度引起的生理動態平衡失調,導致供能系統、神經系統等生理系統的紊亂,引起後半程跑動速度的下降等一系列負面情況的出現。而節奏控制這一原因再比賽中的影響力要排在運動員競技水平之上。


於梅君運動康復

我要回答這個問題…太有發言權了…

很幸運的中籤北馬…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今年跑量相當少,甚至都沒有跑過半馬,太可怕了,可是北馬實在太難中籤了,牌子又太貌美…必須去…


知道中籤到開跑只有五週的時間,好像…我的訓練時間也就是五週…於是,制定了一個五週跑全馬方案…

首先,知道自己的能力,去年跑量遠多於今年,全馬最好成績都只有437,所以今年定的目標配速是7分…

其次,第一週,恢復跑,第一天以630的配速跑五公里,第三天跑8公里,第五天9公里…緩慢遞增…如果覺得增加不了的,就把速度放得特別慢,反正要跑完,爬都要爬完…括號生理期除外哈…到倒數第二週的週末,跑一個緩慢的長距離,最後一週的週三跑了一個緩慢的12km…就算訓練結束…這一點其實並不特別推薦,因為我平時雖然跑得不多,但是每週三場羽毛球是保證了的,體能應該比普通人…會好一丟丟吧…所以賽前的那個週五,還去打了球,還三局單打…捂臉…

然後,比賽的時候,全程慢慢跑,全程…不加速,我從起跑開始就是慢慢跑,十公里時被慫恿加了兩公里速,6分配速跟一個小隊,但是覺得有點疲憊,馬上放慢速度,繼續回到7分配速,一定要記得自己的速度…慢一點就慢一點…至少不累…


每個補給點都吃…每個水站都喝…看到私補也衝上去討吃的…還喝了兩杯凍可樂…雖然成績比以往更差,跌入了五小時…但是跑完以後只有大腿肌肉和小腿前側有痠痛,到週二已經徹底恢復,哪兒哪兒都不疼了…這次北馬以後,以後再參加全馬,就會抱著玩玩玩的心態去了…

對了再多說一句,跑完幾天睡覺的時候把腳墊起來,蠻舒服的…祝大家玩得開心…我們賽道上見啦


神經貓July


我也是個業務馬拉松愛好者,看了不少運動文章,也實際總結一些經驗,怎麼跑的輕鬆,得掌握幾點:

1-合理的運動習慣。每個人作息時間不一樣,有的晨跑,有的晚跑,我覺得平時訓練這都沒問題。每次跑多少跑多快跑多久才是重點,自己切身體會,每週跑4次最為合理,最好是隔天運動。一次自己的極限速度跑50分鐘,一次最慢速度跑,是極限速度的兩到三倍時間跑90分鐘,兩次中等速度跑60分鐘。

2-科學的跑步姿勢。長跑運動姿勢很重要,能最大化減少受傷和消耗體能。腳跟靠前一點點先著地,快速滾動到腳掌發力蹬地,雙手半握拳,自然下垂於腰部,略彎曲手,靠近身體放鬆擺臂,腰部與臀部略收緊,頭正,目看前方10到50米範圍。路平時,身體儘量放鬆,身體保持直立,蹬腿自然。上坡時,身體前傾30到50度不等,腳步放慢。下跑時,身體後仰15到30度不等,腳步速度加快,步幅減小。

3-跑步呼吸。嘴微張開,不要大張,鼻與嘴同時呼吸,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節奏,讓神經儘量自動調節,呼吸自然,大口小口根據自己呼吸習慣,不要強制調。

4-跑步裝備。運動鞋一定要穿舊鞋,嘴舒適的,有減震透氣的最佳,重量不要太重,鞋帶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鞋帶繫好,一個手指能順著鞋舌放進去就可以。運動褲,透氣速幹,褲腳較短些,彈性要好,內褲必須選擇彈性貼身透氣性,禁止純棉。運動衣服要貼身透氣速乾性衣服,不要偏大偏小。襪子透氣彈性襪子,不能太薄和太厚。

5-運動飲食。適當維生素E,微量鐵元素,少吃大量脂肪,多吃瘦肉類,穀物,水果,清淡為主,飲食規律均勻。

6-跑馬現場。跑馬前兩天不睡午覺,早上早起,跑馬前一天晚上一般能睡好,前三天開始補水計劃,開始儲備碳水化合物。跑馬當時提前兩個半小時或者三個小時起床,不要洗澡。排便一到三次,再飲食,充分熱身,保暖,提前到達起跑點,再熱身,放鬆起跑。

7-跑馬過程。跑馬過程是自己挑戰自己,心一定要靜,不要太過激動。起跑5公里用自己平時的中等速度,自己極限是4分30秒,起跑5公里速度就是5分40秒左右,比極限速度慢一分鐘左右。5公里後慢慢提速,不要一下提個檔次,中途速度要與極限速度有30秒差距才行,每一個補水站都喝水,適當喝,不要等渴了才喝,那就晚了。10公里便可以吃第一根能量,轉化能量需要時間,20公里再吃,30公里吃最後一個,避免體能下降。身上太熱,用海綿擦洗,少用多水淋頭,避免水進去跑鞋。中途不舒服,立即減速,或者停止比賽,覺得狀態好,可適當提速,很快就能跑完全程。記住中途儘量不是說話。

8-跑馬結束。運動結束,多走動,心臟恢復平穩開始飲水和電解質飲料,3小時內進食一些能量食物,多拍打肌體,用涼一點的水沖洗全身,水不要太熱,無論是否疼痛,冰敷關節20分鐘,比賽後第二天三天不易跑步,坐靠牆蹲,或者上下樓梯排酸,或者滾筒,高爾夫球按摩,泡冷水澡,第四天可以用最慢跑速跑60分鐘,逐步恢復。


一條大笨魚

馬拉松全程42.195km,有人說用時長一點就會跑得輕鬆,然而這是不對的。在馬拉松賽場上想要輕鬆完賽,必須要在賽前進行計劃性的訓練,提高體能,同時在賽前賽中進行適當的補給。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是很難輕鬆的完成全馬的。

  • 如果覺得有必要可以增加一些的補給品(賽事官方補給以外的私補)如肌鰹強、能量膠,可以提升全馬的跑步體驗。
  • 賽前至少進行1-2次長距離的拉練(35km以上),才能確保馬拉松能夠順利完賽。
  • 比賽中,使用合理的配速,科學的分配體能方能輕鬆完賽。

耐力運動

其實今年第一次太馬中籤,就去跑了太馬全馬。練習跑步快一年,跑過兩個半馬,成績都在145左右,但從沒有跑過42公里,中間就跑過一次36公里,累夠嗆……過後那個不舒服,就想全馬跑不了,但朋友說半馬能跑進150,全馬✖️2再加半小時就是全馬成績,有朋友的鼓勵,再想想自己可能沒有準備好就跑了36,所以就正常的每週跑3到4次,每次10公里左右,週末就20多,一直到太馬前一週開始休整。提前一天到太原,但因為地形不熟,從賓館去領裝備,來回走了有10幾公里,晚上也沒有睡好,心想完了,怕跑不下來。

開始跑了,就按朋友說的保持配速6分多點,一直很平穩,不管別人跑多快,路上每一個補給點都補充,可是當跑到36公里後,就感覺肚子難受有點疼,感覺是吃多了,能量膠,香蕉,黃瓜,飲料,水都太多,所以後來就連跑帶走的到了終點,時間426,感覺還不錯,腿沒有那麼痠疼,沒有想象中的難受,過後兩天就啥事也沒有了!所以,全馬沒有那麼難跑,只要你努力,就沒有問題!


五彩瑾的蔚藍1

長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慣或節奏,經長跑長跑的人都知道,跟著別人的節奏跑很累。所以長跑比賽有時比的不僅是體力,也包括節奏的撐握上,誰能把對方打亂誰他跟著你的節奏來,那最後誰就能勝利。


王會強15030133748

揠苗助長肯定很痛苦,勉強能完成半馬的人直接參加全馬,那是相當痛苦的。所以循序漸進就好了,不在乎跑的多慢,重要的是跑的夠多,夠遠,慢慢的就輕鬆了。

我跑42.195叫咬牙死撐,跑越野的跑42.195那叫放鬆放鬆。


籩134487769

馬拉松是一項挑戰個人極限的運動,輕鬆是不可能的。因為當你可以輕鬆跑十公里時,你就會想跑半程,當你可以跑半程時,你就想去挑戰全程。跑完全程了你就開始拼速度,想P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