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医是一种实践医学。个人以为无论什么理论,都是应该以实际疗效为前提,而推论出的。在重理论,轻实际,还是重实践,轻理论之间,笔者还是更倾向于后者。所以,笔者认为,无论何人用何种方法,来解释疾病,或解释用药,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应该看疗效。在疗效中积累经验,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快的捷径。甚至很多人根本都不懂太多中医理论,在临床中一样可以大展拳脚,对某一类疾病,一样收获很好的疗效,师承、祖传或秘方,都有这个特点。
也就是,疗效才是一切医论的基础与前提。而这种疗效,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临床摸索才能积累起来的。是需要有不断的自我纠错,自我改正,自我学习的过程。有些人认为学习中医理论比较难,在我看来,临床经验的积累才是更难的,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老中医”往往更吃香的原因了。
因此,想学好中医,中医基础理论共通的部分,是需要掌握的,而且每个学中医的人,所学习的也都是大同小异。而真正到了实践当中,由于每个人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中医文化的理解,由于就医环境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等等诸多不同因素影响,也就注定了学习中医的人之间,会存在必然的差异性。这种中医之间的差异性,是天然的,也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是中医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中医文化的特点。
了解了以上中医学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一位学习中医的人,所要走的路,都是相似的。但是,每一位从事中医的人,又必然会各不相同。每个人修行的路,都不会相同。我们在学习诸多中医著作时,尽量博采众长,吸收精华,为我所用也就够了。至于,诸多著作当中,所存在的诸多差异,甚至相抵触的观点,则是中医学科里客观存在的,既避免不了,也逃避不了,我们只能从错综复杂的理论当中,繁琐的医案中,尽量的感悟学习。这一半需要勤奋,而另一半则需要天赋,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学习中医,要靠“悟性”的原因。
因此,学习中医的路,前半程大家可以携伴同行,而后半程,则必然孤独!
閱讀更多 中醫實戰筆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