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之最|穿黄隧道——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都说济南是一座低调的城市,而低调,则是一种智慧。

这么多年来,济南一直在默默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众多“之最”,然而这些“之最”你真的了解吗?

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济南之最,盘点济南的那些“第一”与“之最”,这些内容涉及济南的经济、科技、文化、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咱们从全方位来领略济南这座低调内敛之城独有的魅力与实力。

济南之最|穿黄隧道——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济南黄河隧道,又称济泺路穿黄隧道,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是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也是黄河上第一条公路地铁合建的隧道。

据初步方案,穿黄隧道工程起点位于济泺路与泺安路交叉口,沿济泺路向北延伸,以隧道方式下穿二环北路、济青高速、黄河堤坝及黄河河道,然后沿规划道路前行,终点顺接既有309国道。根据初步规划,济泺路黄河隧道工程为城市主干道,隧道总长3.68千米,其中,盾构段长2519米。

济南之最|穿黄隧道——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隧道上部为双线6车道公路,大中小各型车均能通行,通车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隧道穿行只需要不到4分钟。建成后隧道内仅许大客车、小客车和小货车通行,不允许大型货运车辆通行,隧道内禁止运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通行。下层分四舱仓,分别是轨道交通、烟道、纵向逃生通道、管廊,轨道交通为未来的M2线。

济南之最|穿黄隧道——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其中,轨道交通的工程实施范围为:自汽修厂站北侧与区间分界点(不包含车站),至北岸与济泺路隧道平面分离点结束,包括穿黄河段盾构隧道共建区间,长度约3.2千米。未来通行列车将采用6辆编组A型车,设计速度为80公里/时,行车密度研究范围内为15对/小时,隧道区间按30对/小时考虑。一般来说,A型地铁列车长22.8米,宽3米,宽度最大,载客量最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用的都是A型车。

济南之最|穿黄隧道——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隧道于2017年12月1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待该隧道建成,济南将开启黄河天堑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新时代。

济南穿黄隧道大事记

2005年首次提出建设济泺路北穿黄河隧道的设想

2006年当年上半年正式提出修建济泺路穿黄隧道

2009年济南市组建了山东黄河隧道建设管理公司

2010年黄河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

2012年8月,济南市政府网站上显示,天桥区政府针对市民的咨询进行了答复:经市级领导及专家组的商议,因黄河属地上河,如架设穿黄隧道,将来会对黄河两岸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建设穿黄隧道的计划取消。

2013年6月,济南市规划局负责人在做客12345市民服务热线时透露,几经波折的泺口穿黄隧道项目有望重新启动,该项目正在落实建设主体,但建设时序还未确定。

2015年5月,鹊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出炉,济泺路穿黄隧道工程赫然在列,该计划正式重启。

2017年6月,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跨黄桥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编制招标公告。

9月,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出具审查意见,发布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工程相当于有了“准生证”。

9月,济南市发改委网站对济泺路穿黄隧道工程项目审批核准进行公示,批准文号为济发改能交〔2017〕567号。

12月,济泺路穿黄隧道终于破土动工,济南携河发展开启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