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专注中国西部旅行,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旅行平台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一位传奇的探险家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约瑟夫·洛克,一位美籍奥地利人,一位伟大的人类学家、植物学家,一个传奇的探险家,更是一个知名的中国纳西文化研究家。

想必对探险热爱的人,都对洛克不陌生,若是你感觉很陌生的话,那么告诉你,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就是以洛克在中国的探险文章为灵感创作出来的,成就了香格里拉这一美丽的传说。

今天,大美莙带大家探寻洛克之路甘南段,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洛克与卓尼的缘分

1925年春天,站在四川边境的美国植物学者洛克面临着两条路:一条去青海,另一条去甘南。根据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仍保存着的洛克日记,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并与当时的卓尼土司杨积庆成了结拜兄弟。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与洛克合影

卓尼美景

大峪沟

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区位于甘肃省卓尼县木耳乡大峪沟,距县城30公里,大峪沟泉流纵横,汇集成四季丰沛的大峪河。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河流曲折有致,澄碧甘甜,全长81公里,流域处处可见鱼翔浅底,麝鹿啜饮,真是妙趣横生,自然天成。景区内生物垂直分布差异大,迭山雪线以上为裸岩,以下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旬、灌木、农作物等。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尼巴村

尼巴村隶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乡。“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尼巴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清澈的车巴河穿村逶迤而过,寨前几行陈列有致的嘛呢旗在朔风中索索抖动。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远望尼巴村,村寨的房屋建筑格式类同,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特别是蓝天白云下,家家户户房顶上搭晒青稞的架杆密如蛛网,纵横交错,更给山寨增添了神圣神秘的色彩。

车巴沟

车巴沟沿线贯穿区域即为车巴沟景区,沿沟分布着刀告、尼巴两个乡。顺着车巴河谷行进,河谷时窄时宽,水流时缓时急。两岸林荫深处,山泉叮咚,溪流淙淙,纵横交织。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洛克笔下的迭部

早在1925年,英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就来到了迭部,他在这里采集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的时候,被其自然风光所吸引,还在日记中做了以下描述:“迭部这块地方让我震惊,广阔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学博物馆,绝对是一块处女地。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地处扎尕那业日村的“洛克小屋”

迭部美景

扎尕那

洛克曾到过扎尕那,他说“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见扎尕那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扎尕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延绵起伏的石头大山,将这个藏族村寨环抱其中,山间时常云雾缥缈,村寨炊烟弥漫,宛若一座巨型宫殿。肃穆的白塔守护着一方信徒,安静祥和、与世无争。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措美峰

措美峰位于迭部县卡坝乡北部,距县城63公里,东与舟曲相连,北与卓尼为邻。《洮州厅志》所录洮州八景之一的“迭山横雪”在迭山山脉,其主峰——措美峰海拔4920米,为秦岭山脉最高峰,占地数十平方公里,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阻隔南北,成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措美峰清秀冷静,远离尘世,这座美女神山拔地而起,成为甘南第一高峰,远远看上一眼,忍不住惊叹,它是云中的世外桃源。若是在山间搭个帐篷住上一晚,霞光异彩,星空浩瀚,苍穹下,宁静而安详。

骨麻湖

骨麻湖又名“玉湖”,位于迭部县尼傲乡尖尼村委会东北部的骨麻山后侧。海拔3820米,湖面呈椭圆形,面积约3500平方米,水深5米以上。骨麻湖依白龙江北岸,迭山南麓,背靠雄伟的迭山主脉。

重温洛克之路,探寻甘南秘境

骨麻湖如明镜藏在迭山深处,四周青松翠柏、郁郁葱葱,万物倒映在湖中,令人赞叹。在这里,就连言语都要轻声细语,惟恐惊动沉醉美景中的仙人而引来倾盆大雨。

自驾路线推线

卓尼(乡道)—上卓村(S306)—阿子滩 (S306)—亦子多村(X412)—扎古录镇(X412)—刀告乡(X412)—尼巴村(X412)—扎尕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